李云飞 张俊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及大城市“虹吸效应”的不断增强,当代青年群体逐步从农村流动到城市、从小城市流动到大城市。因此,“空巢青年”作为一个新群體悄然而生。本文通过访谈调查的方式,对十余名“空巢青年”进行深入访谈,进而得出当代青年自主意识的增强及婚姻观念的消解、社会风气的更新及价值追求的世俗、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交往形式的单一是产生这一群体的主要原因。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通过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价值倡导、实践指导的方式帮助他们走出迷茫和困境,进而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关键词:“空巢青年”;产生原因;引导策略
“空巢青年”群体的产生既有特殊的时代性,又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 “时空变迁”的产物。当青年群体游离于个体意识与婚姻家庭、切换于现实生活与虚拟世界以及困顿于个体奋斗与外部环境时,在复杂因素的催化下便产生了 “空巢青年”群体。深刻分析 “空巢青年”产生的原因,并通过正确的方式引导其走出现实困境,使 “空巢青年”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砖添瓦。[1]
一、“空巢青年”的核心概念
“‘空巢青年一词,源于2016年3月中旬电影 《妄想症》上映前的宣传,是指生活在大城市,与父母及亲人分居,单身、独居、租房的社会新人类。”从2017年开始 “空巢青年”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一部分高校毕业生 (如本科生、研究生)更愿意在大城市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大城市定居工作和生活。到大城市打拼的青年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会面临着租房、就业、恋爱等问题,我们把这段时期的青年称为 “空巢青年”。本文认为,“空巢青年”是指离开家乡到一、二线城市或者省会城市奋斗打拼、离开父母和亲人、年龄在20—35岁之间的青年人。他们一般受过高等教育,具有独立的自主意识、自尊自信,工作和事业都处于起步阶段,并且长期处于单身独居的状态。
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空巢青年”概念的提出时间并不长,由于它带有一丝 “苦闷”“孤独”“寂寞”的韵味,因此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是 “空巢青年”与 “空巢老人”有些相似之处,那就是都有 “空巢”的概念,只不过主体有所不同。
二、“空巢青年”现象的产生原因
(一)自主意识的增强及婚姻观念的消解
自主意识是指 “主体基于自己的活动所具有的支配、控制的权利和能力,并努力成为自然、社会和自身主人的一种积极的心理过程。”[3]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开放,“空巢青年”群体的主体意识也逐步形成,他们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对待问题的看法。
访谈对象 (丁YY,女,29岁)表示:“作为一名白领,我已经基本实现了经济的独立,之前也很羡慕身边朋友结婚生子,但是现在发现部分已婚的朋友被婚后琐事折磨困扰,感觉他们过得并不算幸福。虽然我现在还没有结婚,也有亲戚朋友对我劝导,让我相亲,但是我有我自己的想法和主见,我认为一个人的生活很好,并且我会坚持自己的想法。”
青年人自主意识的增强从某些方面也消解了他们的婚姻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结婚对象要求越来越高,结婚的年龄也逐步延长,婚姻质量成为当代年轻人结婚必不可少的参考依据。由于 “空巢青年”群体自主意识的增强,他们更加追求的是在婚姻中的自我实现和自我满足。加上学业、工作等原因加快了社会流动,使青年在社会交往中接触到更多的人,其婚姻的选择余地和涉及范围也会更大。同时,青年女性把在大城市的独居时光视为自我提升自我发展的最佳时间。青年人自主意识的增强和对婚姻观念的消解促使独居成为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方式。
(二)社会风气及价值追求的变化
社会风气就是一个区域的社会面貌,包括浮在表面上的世风,以及沉在骨子里的世俗。世风主要受到时代发展变化的影响,会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世俗则主要受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的影响,是历史文化的积淀。随着我国传统观念的更新和与外来文化的交融,我国当前的社会风气也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社会上的婚姻彩礼问题、诚信问题、“啃老”问题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产生。
一位访谈对象 (刘JS,男,25岁)说:“现在的社会太浮躁了,结婚压力太大,情侣之间把车、房、金钱看得太重,已经没有太多的真爱了,对于我这么一个农村家庭出身的孩子,刚刚毕业,根本没有能力承担这一切。就像电影 《小时代》里的一句台词:没有物质的爱情只是一盘散沙,都不用风吹,走两步就散了。”青年时期处于人生发展的黄金阶段,对未来有着美好的幻想和追求,充满着生机和活力,而 “空巢青年”作为青年群体的一部分,他们渴望在大城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尤其是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加之很多年轻人长年在外上学,见多识广,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理念不断更新,他们更多希望在大城市工作定居生活。尽管大城市各方面都具备较为完整的配套设施并为青年提供了多种资源和机会,但随着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 “空巢青年”在大城市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租房及购房的压力、高强度的工作、人际关系的相处、生活琐事的处理等各方面负担都是刚刚步入社会的毕业生需要面对的,他们常常感到孤独、迷茫和无助。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交往形式的单一
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是促进 “空巢青年”群体逐渐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现实生活中,上网在‘空巢青年的业余活动中占比为21%,而与家人朋友聊天占比为9.9%,读书、看报、学习仅占8.3%。”[4]数字媒体的快速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从侧面刺激了 “空巢青年”群体的产生。
访谈对象 (吴MQ,女,26岁)表示:“自从我大学毕业以后,和朋友聚得就比较少了,和同事的联系基本也仅限工作时间。所以平时都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出门逛街,久而久之也不觉得孤单了,反而觉得这样最自在。”
另一位访谈对象 (张CY,男,27岁)表示:“现在科技发展很快,各种App也很方便,上班打卡用钉钉、开会用腾讯会议、交流用微信、吃饭用美团、娱乐用抖音和小红书……这些都能够让我这个不爱与人交流的人减少社恐,让我过得更加的开心快乐。”
人与人的交往是促进心灵沟通、信息传递和问题解决的基本形式,面对面交流对于人际交往来说具有不可替代性。网络的普及和社交平台的出现造成人际交往的固定化、单一化,而广大青年群体则是进行网络社交的 “主力军”。“空巢青年”群体初来大城市,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 “朋友圈”,会感到面对面交往的不适应,甚至出现 “社恐”的心理。因此,利用网络进行线上交往的方式成为单身青年首选的交往方式。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就能满足人们的工作、生活、交流等各方面的需求,这种 “孤独”也可以称之为一种青年群體向往的 “孤独”。从这一角度看,信息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 “空巢青年”群体的产生。
三、引导“空巢青年”走出困囿的对策
(一)心理疏导
浮躁的社会风气和错误的婚姻观念致使 “空巢青年”群体心理发生偏差。家庭、社区和工作单位应形成合力,帮助 “空巢青年”群体提高心理认知能力,清除心理认同的偏差,形成正确的婚姻观念。第一,家庭应营造温馨有爱的环境,认真关注青年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帮助和关爱,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幸福的婚姻观念。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之间的关系则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以后对婚姻的看法。要及时对 “空巢青年”进行心理建设,使其正确看待和处理好工作与婚姻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二,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宣扬正能量的婚姻观。通过整治网络和短视频环境,大力弘扬积极、健康、向上的婚恋观念,减少带有 “贩卖焦虑”等夸大负面影响、片面看待问题的视频内容,培养青年人逐步形成正确的婚姻观念。第三,发挥青年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自我心理辅导。青年应积极参与到社会集体活动当中,如参加志愿服务、户外运动等,减少 “蜗居”时间,结识更多的朋友,以真情实感去充实青年的内心世界。
(二)价值倡导
青年时期是个人价值观念塑造和形成的关键期,正确的价值引导对 “空巢青年”群体未来的发展尤为重要。一方面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来影响他们的内在底蕴。青年人正面临着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把 “空巢青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影响 “空巢青年”群体的外在行为。通过认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增强内在定力,学习革命文化来增强内心毅力,学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增强外在动力。通过自己的拼搏精神,充实 “空巢青年”群体在大城市的幸福感、存在感、安全感和归属感,真正做到 “空巢”而不 “空心”。
(三)实践指导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青年人更多会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虽然丰富了人们的交往途径,使交往变得更加便捷,但在网络上以符号代表语气、以表情包代表情绪的方式实际上使得交往变得不真实且单一化。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一方面是通过言语表达,另一方面也需要情感的抒发。要真正实现 “空巢青年”群体真情实感的交流,就要以实践为导向,拓宽交往途径,在现实中去寻找并实现在城市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实现交往方式的多样化,要主动参加社区的各项活动,如社区的志愿者活动、读书交流会等活动,要以真诚的态度与他人交流,使自己融入其中。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空巢青年”群体正处于活力四射的年龄段,要充分挖掘青年人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各种娱乐型、友谊型等活动,如骑行队、篮球队、羽毛球队等。这样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加强人际交流,让 “空巢青年”群体在实践中找到精神依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空巢青年”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无好坏之分。青年人的 “空巢”状态是人生经历的一个阶段,只是暂时的,不应该成为他们前进的阻力,更不应该成为他们彻底 “躺平”的借口。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5]当前要形成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合力,帮助 “空巢青年”群体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真正做到 “空巢”而不 “空心”,平稳度过人生 “空巢”期。同时青年人要增强心怀 “国之大者”的理想信念,牢记习近平总书记 “不负韶华、不负人民、不负时代”的殷殷嘱托,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的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参考文献:
[1] 赵开开,于凤杰.“空巢青年”研究回顾与前瞻:阶段与特征、共识与分歧、重点与难点[J].理论月刊,2018(1).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商树松.论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主体意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性主张[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8(2):123-125.
[4] 聂伟,风笑天.空巢又空心:“空巢青年”的生存状态分析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7(08):57-63.
[5] 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 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N].人民日报,2021-04-02(1).
作者简介: 李云飞,男,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张俊,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