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焱 陈敏慧
师幼互动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师幼关系,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教师与幼儿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互动,师幼互动的质量直接影响活动的质量,良好的师幼互动可以实现幼儿的深度学习,有效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在我班主题生成活动“设计停车位”开展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
游戏实录一
随着“汽车叭叭叭”主题活动的开展,幼儿对车越来越关注,一天户外活动结束后,幼儿发现幼儿园里的自行车有乱停乱放的现象。一连好几天,他们都把自行车重新摆放好,可第二天自行车仍是乱停乱放。在一次餐后谈话中,幼儿产生要在幼儿园里设计一个停车场的想法,设计停车位的活动由此展开。
反思:兴趣是幼儿持续学习与探究的动力,生成活动来源于幼儿的兴趣。教师需要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学会倾听幼儿的声音,解读孩子的想法,助推生成活动的开展,成为生成活动有力支持者。
游戏实录二
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在画纸上设计停车位,并向同伴分享了设计的思路和理由,大家以投票的方式选取自己觉得最优的方案。在进行初次停车位规划后,幼儿仍发现自行车乱停乱放,大家讨论后觉得导致乱停乱放的原因是由于停车的场地没有指示牌,以至于其他班的小朋友不知道怎么放;另一方面是幼儿园里车多地方少,自行车取放不方便。针对取放不方便的问题,我们请家长和孩子一起观看路边共享单车的停车位,并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这时我们引导他们关注共享单车停放方式,向幼儿提出了3个问题:
1.共享单车摆放得整齐吗?它们是怎样停放的?
2.共享单车这么多为什么没有乱停乱放?
3.共享单车为什么这么容易取放?
子奇:“因为有停车线,所以大家都知道要停在这里,这样不会乱放了。”
坤霖:“共享单车是一排停放的,所以很容易取放。”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谈论着,这时我再次提出了以下问题:
1.幼儿园的车子容易取放吗?为什么不容易?
昕言:“自行车都靠得太近了,拿车子时车轮容易卡住。”
奕晨:“我们拿车的时候觉得很挤,很容易和小朋友碰撞在一起。”
2.我们可以怎么做才能使车子容易取放?
婧菡:“我们可以试试像共享单车这样把幼儿园的车子摆一排。”
云舒:“放的时候中间要有距离。”
反思:幼儿的学习是一个主动获得和积累经验的过程,在活动中,幼儿在自主状态下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的学习,往往是幼儿真正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学习。在设计停车位的过程中,运用社区资源,让幼儿通过共享单车与幼儿园内自行车的摆放方式进行对比,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帮助幼儿梳理和总结经验。
游戏实录三
为了让其他班的小朋友知道自行车最新的摆放方式,幼儿决定绘制停车线,大家讨论出可以用粉笔在地面上画出停车线,给每辆车画出停车位。在绘制中,有的孩子直接用粉笔绕着车子画了一个圈;有的把车子移开,在地面上画了一个方形。第二天我们再次去玩自行车时发现,新的问题出现了,昨天车子都摆好了,今天不够位置放了。在引导孩子观察后发现:原来,不是所有的线都是按车子的大小来画的,有些小型车的停车位很大,每辆车之间出现了大小不一的空隙,占用了空间,而且每条线都是歪歪扭扭的。在我们的启发下,孩子们分工合作,利用地面砖块的线为对照点,两人一组用尺子固定并用粉笔把停車线画出来。我们还准备了油漆、报纸、KT板,在老师的协助下刻出了长度和宽度与停车位适宜的凹槽,经过示范使用喷漆之后,幼儿取代了老师,可以分组完成了,他们沿着已用毛线固定的停车线绘制停车位。
反思:教师是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在活动中,以幼儿为活动的中心,教师作为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运用“计划→实施,再调整→回顾”的策略,推进活动的开展,使主题生成活动延伸。
教师要与幼儿建构良好的师幼互动,以平等的态度,支持幼儿的学习,要成为孩子的引导者、合作者和支持者,把握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蕴涵的教育价值,观察并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积极引导,及时生成主题。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