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茹
一、作业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业是双向的双边活动。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就是课程的目标,学校发展的现状体现在一级目标和二级目标,最终落实在每一节课上。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作业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以学生独立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一个过程,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掌握基础知识,不断形成独立思考和良好的自学习惯,不断发展钻研问题和科学思考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发展水平情况。
二、布置作业基本要求
1.科学。依据课程和教学目标,统筹设计学科作业,着重于学生学科知识的巩固和能力发展,特别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精心选擇课堂的练习题。科学组织学生的堂上的练习一般不要少于15分钟,教师巡堂要给予耐心的辅导。
2.规范。书写规范美观,学科作业与测试卷和学习单要有管理,学生的练习册处理要有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和典型性,学科组长要再整理。优质的资源库有利于老师发展和成长。备课的时候要备题,例题、练习题、复习题、复习题、测试题,要准确的分析题目立意,情景和控制作业的覆盖面,匹配学生学习存在当中的问题,重新梳理学生作业题和补充练习题。
3.要适度。作业的难易程度要适度,教师精选并控制练习题难度,作业要有针对性代表性。对于作业中较难的题目做好方法指导。作业的数量要适度,要因人而异,要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拓展,体现学科思想方法,避免因过度的训练而导致熟能生笨、孰能生厌。
4.系列化。作业形式多样,一般分为:书面作业,口头作业,个性化作业,项目作业。书面作业分为课前作业,课堂作业,课后作业。专题和练习题与教学的三维目标相一致。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学情统筹安排书面作业题目的选择。
5.个性化。安排作业要分层布置,不同的学习群体要有不同的目标、不同的要求。数学科作业主要针对不同群体分层作业,下面以一次函数单元复习设计为例,阐述“双减”背景下数学分层作业设计和个性化作业设计实施。
三、作业设计示例与分析
1.内容分析。本章作为单元复习课,对照课标,本章的课程内容主要是理解一次函数及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求出自变量取值范围,探索问题中的数量变化和规律,并能画出具体实例中的一次函数图像,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和一次函数中k与b的实际意义。因此,对于本节的单元复习,设计的作业类型分为前测(必做)、巩固作业(必做)、发展性作业(鼓励做)和综合性运用作业(选做)。
2.设计内容
前测题
1.汽车离开甲站10千米后,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前进了t小时,则汽车离开甲站所走的路程s(千米)与时间t(小时)之间的解析式是( ).
A.s=10+60t B.s=60t
C.s=60t-10 D.s=10-60t
3.点P(x,y )在第一象限,且x+y=8,点A的坐标为(6,0)。设△OPA的面积为S
(1)用含的式子表示S,写出的取值范围,画出函数S的图象。
(2)当点P的横坐标为5时,OPA的面积为多少?
(3) △OPA的面积能大于24吗?为什么?
拓展性作业(选做)
例如:我们生活上的电梯运行问题,电话费、电费、水费、出租车车费、行李托运费等分段计费问题。
责任编辑 徐国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