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芬
一、数学日记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增强学习动力。在写数学日记的时候,学生经常会将自己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方式进行记录。在记录整个过程时,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进行一个全面的思考,从而让自己在以后的数学学习和解题中有更多的自信,并以此来激励自己,提高自己的学习热情。
(二)明确教学方向。首先,通过对学生数学日记的分析,教师能够知道自己在平时教学指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以学生长远的发展为基础,将数学知识与技能、教学方法与过程、师生情感态度与三观等充分挖掘、融合,从而为今后的教学计划和学科学习提供方向;其次,许多学生都会将数学日记当作一种记录学习困惑的工具,他们会将日常学习中的一些疑惑都写入其中。因此,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日记对学生的学习困惑进行收集、整合,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
(三)反思学习过程。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的思考变得条理化,从而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数学日记也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与反思,找出影响学习或学习错误的原因;其次,数学日记也可以让学生将课本学习到的新知识从瞬时记忆变为长时记忆,便于学生在课后对新知识进行归纳、巩固。
二、数学日记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新形式,增进数感体验。以“乘法分配律”为例,此章节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并对一些实践案例进行操作體验,因此教师可将数学日记融入其中,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呈现并开展班级集体展示活动,用以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首先,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较为个性的数学日记,以供学生参考、借鉴,比如将(a+b)×c=a×c+b×c中的a、b当作小偷,c当作警察,改编成警察抓小偷的故事;又或是将a、b当作爸爸妈妈,c当作自己,改编成爸爸妈妈都爱我的故事,赋予枯燥的数学学习以丰富的情感,通过这些个性化的新颖日记范例激发学生学写数学日记的热情,主动进行日记创新与创作,在班级集体展示交流中形成自己的学习认知,进而培养学生撰写数学日记的良好习惯,建立数学思维。
(二)精选内容,促进自主反思。对于数学日记的内容,学生一开始无从下手,因此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与启迪。首先,数学教师应当重视与教材的衔接,指导学生与所学知识相联系,比如写出对概念的学习体会、例题的解读、实验分析的反思,或者对一题多解、简便算法的探究以及学习方法的积累等;其次,教师们还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设计日记内容时多倾听学生的意见,同时还要强调对数学日记的情感思考,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时常做总结、反思。
(三)联系生活,夯实数感基础。以“三角形的特性”为例,数学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实验展示让学生对三角形的稳定性、相关概念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与了解,因此在设计数学日记内容时,引导学生将其与生活相结合。比如“我的自行车就是三角形结构,一定也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特点”“家里的板凳有些不稳,我利用新学的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知识向爸爸提出处理办法,板凳就修理好了,我得到了全家人的表扬,好开心,看来数学知识真的对我们生活有很大帮助,我以后一定认真学习”“奶奶家院子里新种的小树苗老是被风吹倒,我找来一些木棍制作成三脚架帮助这棵小树苗,现在它再也不怕大风吹啦”。
(四)多元评价,发展数感潜质。“以三角形的内角和”为例,在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剪纸通过拼接法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结论,数学教师以此实践操作为内容,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利用拼接法推导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并根据这个操作,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还做过什么其他的数学实验活动,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有许多“拼一拼”“摆一摆”“画一画”等实验活动,为本次数学日记的内容奠定了基础。在日记的展评环节,几乎所有学生都能按时提交,首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评、自评,促使学生在思维整合的过程中,获得更深层次的体验,从而构建出更加全面、立体的反思认知;教师从旁指导,并从中选取一些较有特色的数学日记,将学生的自评、互评归纳总结,并从内容、形式、创意、个性、色彩等教学多维度的点评,带给学生更多自主反思的机会,促使学生在数学日记的创作、评价中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