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轶男
摘 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教育部门倡导学前教育和传统文化进行有机融合。然而实际调查发现,部分幼儿园的落实效果并不好,很难真正发挥出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本文基于这一问题,探讨在幼儿园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方式。
关键词:传统文化 幼儿园课程 有机融合
传统文化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富含深刻的教育意义和思想内涵,可以为幼儿启蒙做出巨大贡献。幼儿虽然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较为薄弱,但学习能力与模仿能力相对较强,正处于人生道路中的起步阶段。这时,教师要培养幼儿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加强对幼儿的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发展幼儿的综合素养,还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可谓是一举多得。
一、导入神话故事,强化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普遍在心智方面没有发育完全,对于情感的认知较为模糊,个人的判断力、学习能力均有待提升。因此,教师必须对幼儿的情感进行正确的引导,以此培养幼儿的情感认知、表达能力。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有趣的神话故事,这些故事往往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情感教育元素。教师将神话故事作为情感教育的主要载体,让幼儿在听故事、读故事的过程中,学习传统文化,获得情感体验,能够大大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以小班幼儿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中华传统神话》的儿童绘本和多媒体课件,选择其中的《女娲造人》这一篇神话,先为幼儿播放相关的动画片段,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随后提问:“哪位小朋友能告诉老师,动画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并鼓励幼儿举手回答。接下来,教师要陪伴幼儿一同阅读绘本,使幼儿详细了解故事情节,再对幼儿做出情感方面的引导:“读完故事之后,大家觉得女娲娘娘是一个什么样的神话人物?作为人类的母亲,她是否和我们的母亲有同样的特点呢?”从而鼓励幼儿进行交流和想象。
二、营造园区氛围,优化教育环境
环境是教育中的隐性因素,它贯穿教育全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育效果,因此园区内的环境及氛围营造也分外重要。幼儿园应该配合教师,优选合适的教育元素,加强园区内的校园文化建设,在园内营造传统文化氛围,打造更加全面、立体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例如,幼儿园可以在公告板、走廊、楼梯间等各个位置挂上传统文化的宣传海报,或者使用一些艺术品装饰园区,在幼儿园营造文化氛围。在临近某些传统节日时,教师也应注意及时更换装饰物,为幼儿营造节日的氛围。园区内还可以设置“气象播报台”,利用电子板报提醒幼儿天气变化的情况,并将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内容加入其中,让幼儿了解节气的知识。另外,幼儿园要建立传统民间艺术作品的展区,如陶泥塑、皮影戏、民族乐器、窗花剪纸等,供幼儿参观、把玩。在课间或户外活动时,教师要为幼儿播放传统民乐作为背景音乐,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幼儿会渐渐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更愿意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中。
三、融入科学课程,升华幼儿认知
传统文化蕴含了多种科学道理,能够有效完善幼儿的认知,大幅度提高幼儿园课程的质量。科学教育是让幼儿了解生活常识、学习科学知识,并尝试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幼儿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并让学生在观察中产生疑问,随后,教师应为幼儿科普科学知识,帮助幼儿养成“多观察、勤动脑”的良好习惯。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加速幼儿对世界的认知与理解,还可以让幼儿在学习传统文化、发展科学思维的过程中产生民族自豪感。
例如,在惊蛰前后,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开展户外活动,深入自然,观察自然界中渐渐“复苏”的动植物。在活动正式开始前,教师应为幼儿播放二十四节气的科普短片,让幼儿掌握基本的节气概念,随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惊蛰的含义:“惊”指的是进入春季,多雨多雷,雷声就造成了“惊”;“蛰”指的是各种小昆虫,在“惊蛰”时节,会有许多昆虫出现。教师应在保障幼儿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开发“探索万物复苏”的主题课程,带领幼儿来到户外,感受春天的气息,并让幼儿观察自然界中的生物。幼儿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世间万物的异同点及内在联系,从而提升科学素养,意识到科学对人类生活、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四、结合动手实践,加深学习体验
幼儿园课程中有许多动手实践环节。教师可以将一些传统民间艺术引入课堂,让幼儿在实践中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幼儿带来更加丰富的传统文化体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是极为重要的一项教育内容,高质量的手工课堂可以培养幼儿的手脑协调能力,促进幼儿智力与艺术素养的发展。在结合传统文化的手工课中,教师要留给幼儿足够的探索空间,鼓励幼儿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在实践中自由探索传统文化的乐趣。
例如,教師可以开办“我身边的剪纸艺术”的主题活动。首先,教师要准备各种颜色的卡纸、儿童剪刀、铅笔,在活动开始前做好铺垫:“冬天已经来了,我们马上就要迎来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春节。那么,在春节我们都要做什么事情呢?”从而让幼儿主动分享有关春节的记忆,并为幼儿讲述春节的传统习俗。随后,教师要继续引导:“春节到来之际,家家户户都会贴好漂亮的窗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体验一下窗花的制作过程。”至此,便可以正式开展剪纸教学了。教师可以从简单的图案入手,先为幼儿播放剪纸教学的视频,让幼儿对剪纸有基本的了解,再亲自动手示范,讲述手工制作的要点,让幼儿熟悉剪刀的使用方式,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教师应在幼儿园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安排实践课程,让幼儿在亲自动手和切身体验中感知传统文化的乐趣,提高幼儿动手的积极性,有效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五、携手家校共育,创建主题活动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和家长建立沟通渠道,让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为幼儿创造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在“家校共育”的教育思想下,引导家长共同参与幼儿教育事业,结合传统文化创造合适的主题类活动,陪伴孩子一同完成活动。教师选择的活动应尽量以合作为主,重点强调亲子间的配合,让幼儿既能在有趣的活动中学到知识,又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例如,在中秋节到来之际,教师可以举办“中秋月饼制作初体验”主题活动。首先,教师应组建家校联系群,在家长群中事先说明主题活动计划,并告知家长活动的大致时间。教师还应该尊重家长对主题活动的建议,共同优化活动细节。活动开始前,教师应准备好所有的制作材料,等待家长到园,随后以一个家庭为一个小组,每四个小组整合成一个大组,开展“月饼大比拼”活动,要求每一个大组分别制作“最好吃的月饼”“最具创意的月饼”和“最美丽的月饼”。月饼制作完成后,应由在场的全体人员共同品尝、打分,评选出得分最高的月饼。
总之,教师应在幼儿园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让幼儿感悟传统文化中的精神,以此有效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发展需求,以传统文化为基石,优化课程结构,创设高质量、趣味性的集体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传统、感知传统,最终成长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人。
参考文献:
[1]谢晓玢.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幼儿园课程建构[J].亚太教育,2022(5):19-21.
[2]王洪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策略研究[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2(6):79-80.
[3]何丛丛,苗小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有效路径[J].家长,2022(17):61-63.◆(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新店镇汤园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