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需求分析

2023-08-06 12:51刘会兰
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7期
关键词:需求家庭教育农村

刘会兰

【摘 要】农村家庭教育服务指导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为更好地实施农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文章选取陕西省农村家庭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法及观察法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需求进行调研及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需求意识并不强烈,农村家庭对于家庭指导服务偏向于针对特殊情况的临时性指导服務,农村家庭倾向于学校主体提供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农村家庭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内容较多地指向文化课学习,忽视学生真正的教育需求。针对上述结果提出培养农村家庭教育意识,深入促进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关注家长自身素养,培养家庭教育指导人才。

【关键词】农村 家庭教育 指导服务 需求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07-85-04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其总要求是“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所谓乡村振兴,就是要振兴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实现乡村的现代化发展。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乡村教育的振兴,而乡村教育的根基和基础在家庭教育,农村儿童家庭教育质量能否提升是乡村教育振兴的首要问题。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家庭教育促进法》倡导“社会协同”,要求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妇女联合会、中小学校、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等组织在家庭教育指导中为父母“赋能”,通过向父母递送福利,增强他们的育儿信心,让所有公民都能接受合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其中,“特别强调要关注弱势群体”“为留守未成年人和困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提供服务”[1]。本文基于陕西省农村家庭教育的调查,分析陕西省农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需求现状,并基于此提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对策建议。

一、调查设计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陕西省农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需求的现状,为促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发展提供现实依据。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选取农村家庭为对象。我国有关农村家庭教育的研究较多以留守儿童、隔代教育为对象。笔者在本次研究中,根据村委会及当地学校提供的资料,征得家庭成员的同意,共选取了12组家庭进行访谈和观察,其中心理健康问题的儿童家庭1例、学习困难儿童家庭2例、单亲或重组家庭1例、贫困儿童家庭1例、留守儿童家庭1例、隔代抚养家庭1例、无特殊情况家庭5例。

(二)调查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的调研方法是访谈法和观察法。

(1)访谈法。本研究设计了结构化访谈问卷,结合无结构式访谈的方式,采用个别访谈的形式展开调查。结构化访谈问卷由家庭基本信息和10个主要问题组成。访谈过程中采用录音笔进行录音记录,最后对录音进行分析。无结构化访谈是在观察过程中的随机交谈中完成的,记录方式为现场笔录。

(2)观察法。针对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展开观察,主要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方式、交流内容、互动模式等。

(三)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以下内容展开: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意识及观念,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开展模式及主要指导内容,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主体的需求,农村家庭自发的其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方面的需求。

二、农村家庭教育现状

农村家庭教育存在很多突出的亟待关注的现象。

一是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无论是特殊情况家庭还是无特殊情况家庭,家庭成员在一起有效交流的时间较少,男女老少都有手机依赖倾向,沉溺于网络短视频及直播,养育者对孩子的要求是不许看手机、玩游戏,但孩子往往会以“那你为什么在玩手机”进行反驳,而养育者往往以“我是大人,你是孩子”这句没有说服力的话来说教。沉溺网络让家庭成员之间缺少沟通时间,父母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时有时无,家庭教育力度也不够。

二是家庭成员之间缺少良好的沟通与互动。受访家庭中,几乎所有的家庭都存在成员之间沟通方式单一、沟通交流的内容较单调的问题。沟通主要是针对吃饭睡觉等生活问题,采用你问我答的方式,较少关注彼此的情感需求,当提及关注孩子是否开心快乐的话题时,除了较年轻的父母,大多数家长回答“很少想到这个问题”。反之,孩子在谈及家人对自己的帮助时,表示除了衣食住行,家庭成员之间精神上的依赖较少,并认为长辈并不具备深入了解和满足孩子需要的意识。

三是家庭教育内容单一。农村家庭对孩子的学习关注度较高,但是一些隔代教养家庭对孩子学习以外的其他兴趣需求关注较少,给予学习以外其他方面的经济支持较少。几乎所有的家庭教育活动都是围绕学习展开,似乎其他方面的教育都是为学习成绩服务的,养育者对孩子的教育规划缺失,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忽视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

四是个别农村家庭整体成员存在价值观教育方面的误区,特别是在隔代教养家庭中,祖辈自身的价值观有待修正。例如孩子捡到30元的时候,祖辈默认这30元属于孩子自己,可以随意支取,并对这种意外收获表示赞赏,这可能滋长孩子不劳而获的心理意识。由此可见,农村家庭在价值观教育方面缺少必要的教育意识,教育成员的价值观方面需要得到进一步关注。

五是家庭教育方式缺乏科学性。一些家庭还是秉承“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对于孩子的错误行为及学习困难行为,主要采取指责和施压甚至打骂的方式。当家长生气时,会夸大问题的严重性,有些甚至上升到人格侮辱及人身攻击,而并没有帮助孩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即使孩子有良好的表现,有效的强化方式和表扬也相对较少,表扬的主要方式是物质奖励,精神奖励较少。

六是家庭教育问题解决途径有待完善。在面对教育困境时,部分农村家庭选择与家人、亲戚、邻居进行交流,以获取经验,也有一部分家庭成员有寻求教师和学校帮助的意识。但笔者观察发现,家长对孩子的问题的关注点并不在孩子本身,更多的是为了缓解自身的不良情绪,当通过诉说或者其他方式缓解了自己的焦虑情绪之后,教育问题则被缩小化,甚至不了了之。

三、农村家庭教育指导需求分析

(一)农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需求意识

有关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意识,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有没有家庭教育的意识?第二,有没有家庭教育指导的正确观念?第三,有没有强烈的意识,认为自己需要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以这三个问题为核心,展开对农村家庭主要抚养者的访谈,结果显示:首先,农村家庭养育者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家庭主要管生活,孩子的教育应在学校完成,可见,农村家庭对教育的理解较片面,缺乏家庭教育意识。其次,农村家庭养育者认为即使要进行家庭教育,那也属于家庭、家族内部的“私事”,没有必要让外界在不熟悉的情况下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与干预,这就导致农村家庭教育以口耳相传的经验为主,而缺乏专业科学的指导。最后,很多家庭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所谓无知者无畏,由于对家庭教育知识的匮乏,导致农村家庭成员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意识并不强烈。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需求意识淡薄不代表不需要服务指导,客观问题与意识到客观问题的存在是两个不同的状态。因此关注农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需求意识是解决农村家庭教育问题的首要问题。

(二)农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模式需求分析

笔者通过查阅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有关研究资料,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模式进行梳理,总结出以下五种主要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模式:定期向家长提供个别指导(如约谈、家访等)、举办家庭教育专题讲座、邀请家长进行经验分享与交流、长期有计划的家庭教育指导学习班、随时咨询对口的家庭教育指导师。通过访谈,发现12组家庭中,有5组家庭首选随时咨询对口的家庭教育指导师;有3组家庭认为定期提供家访和约谈比较符合自己的需要;有2组家庭首选举办家庭教育专题讲座;仅有1组家庭对参加长期有计划的家庭教育指导学习班有需求;1组家庭表示各种模式都可以接受,但前提条件是时间要允许,不能和日常的其他事情有冲突。

由此可见,农村家庭教育在指导模式的需求方面主要指向个别化指导服务,例如专门的家庭指导师及针对性的家访和约谈,对于集体模式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需求不强烈,这可能和农村家庭经济现状及生活状态有关。例如有些家庭认为没有问题就不需要指导,有了问题也应该进行专门的针对性的指导,效率更高。但是,在调研中,农村养育者对家庭教育问题缺乏敏感性,尽管家庭教育已经出现问题需要被指导,家长未必有这样的意识去主动暴露问题和进行咨询。

(三)农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主体需求分析

能够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主体主要有政府、社区、学校、社会营利组织等。被调查家长群体表示并没有深入地接触过家庭教育指导,即使学校会根据孩子的主要问题和家长进行沟通,但部分教师只是提出问题,并没有给予一定的对策建议,这就导致家长盲目地采用自己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当问及希望哪些组织对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时,12组家庭中有9组家庭表示学校是最应该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主体,因为孩子生活和学习在学校,学校教师最了解孩子。当提及政府及社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时,有3组家庭表示政府会更加公益性。当提及是否愿意支付费用请专业的组织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时,全部家庭表示不愿意花钱,主要是对营利性机构不信任,认为这些机构会源源不断地索取费用,最后也解决不了问题。由此可见,农村家庭比较倾向于以学校为主体提供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这主要是由农村家庭成员对教育的狭义理解和学校教育长期以来的影响力造成的。

(四)农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内容需求分析

根据文献查阅及理论分析,笔者认为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应该包括学习习惯、情绪情感问题、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身体健康与体育锻炼、人际关系及交往问题、价值观念问题和思想道德问题等。在访谈过程中,让12组家庭选出自己最迫切需要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内容,结果显示:提到学习习惯的家庭有8组,认为情绪情感问题需要被指导的家庭有8组,在人际关系及交往问题的家庭教育方面存在困境的家庭有4组,对价值观念问题和思想道德问题比较关注的家庭有2组,认为孩子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需要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家庭有2组,几乎没有任何家庭提及身体健康与体育锻炼需要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由此可见,农村家庭比较关注孩子的学习及情感问题,其次是人际关系和交往问题,最后是生活习惯和身体健康问题。但通过笔者及课题组成员对受访家庭的观察发现,学习习惯方面存在问题的孩子其实较少,孩子自身比较渴望受到关注的是情感问题及生涯规划等方面的问题,有孩子表示:“家人让我学我就学,但是我还是不知道将来我能干什么。”有这种反应的孩子不在少数,可见农村家庭教育在学习以外的内容方面有所欠缺,不能满足孩子真正的教育需求。

四、意见及建议

针对本次调查发现的问题,对促进农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及提高农村家庭教育质量的对策建议如下。

一是加强家庭教育宣传,培养农村家庭教育意识。意识代表人认识到事情的意义,只有有了意识,才能促進行为的产生。农村家庭教育意识淡薄,这不仅仅是家庭不良成长环境的首要原因,也导致很多家庭教育问题得不到重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意识自然落后。因此,应继续加强家庭教育重要性宣传,让农村家庭成员有意识地面对自身家庭环境的现状,自觉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自我思考,从而由内向外产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需求,只有在强烈的需求之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才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家庭教育宣传可以以农村家庭比较感兴趣的网络媒体为媒介,通过模拟真实案例,以短视频等形式呈现,让农村家庭成员在自娱自乐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家庭教育观念的熏陶。

二是深入促进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家庭教育经历了“唯家庭教育是教”“家庭教育为主、学校教育为辅”“唯学校教育是教”[2]的三个阶段,“未来需要进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共同发展、共建共育的第四阶段”[3]。《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机构,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尽管全社会协同育人是未来教育发展的理想模式,但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是关键的第一步。一些农村家庭对教育的理解狭义,认为教育是学校的责任,同时,也认为只有学校可以做好教育。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和依赖是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良好契机。首先,学校可以从日常学习和行为习惯方面入手,指导家庭与学校进行良好配合,当家校合作产生良好效益时,家长则能够从现实收获中体验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效果。其次,应从政策角度对学校提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要求,并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学校教育质量的考核体系,由上而下地促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发展。

三是关注家长自身素养,帮助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学者很早就发现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子女造成的影响不同,家庭教育对子女心理健康[4]、认知能力[5]、学业成就[6]、人际关系[7]、情感状態[8]等各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德国著名教育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9]这就表明教育的真正价值是一种启蒙、一种唤醒、一种点燃,在家庭教育中,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社会学习理论也表明模仿是人发展的主要原因,家长在行为习惯、思维方式、情感态度等方面给子女带来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如果家长自身素质不提高,家庭教育就会流于形式,因此应将家长素质教育纳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范畴,政府、学校和各类社会组织应致力于促进家长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观、儿童观的形成,这是改善家庭教育的有效途径。另外,家庭教育不仅应关注对子女的教育,也应涉及亲子关系、夫妻关系、隔代关系,因此,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方面,也应该多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各类关系的指导与调节,从而帮助家庭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四是培养家庭教育指导人才。家庭教育人才短缺是乡村地区家庭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首先,农村家庭教育人才数量不足,当农村家庭出现家庭教育问题时,大多数情况下选择自行解决,甚至有人认为时间会解决一切问题,对于偶发问题置之不理,久而久之,形成根深蒂固的习惯。出现这种家庭教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问题无人可问,无处可问。其次,农村家庭教育指导人才素质不高。农村群体中也有属于自己的德高望重的家庭教育者,这些“本土”的家庭教育指导者之所以经常被请教,大多因为家庭成员中有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以此为例,大家口口相传,久而久之,形成群体特有的家庭教育经验,但这些教育经验不一定科学,有些甚至充满脱离现实的理想主义色彩,即使有一些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也仅限于特殊对象及特殊情境,家庭成员缺少因地制宜的应变能力。因此培养家庭教育指导人才是满足农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需求的突破口。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发现,各个家庭在进行家庭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境,其诱因是多层次的,既有家长、家庭内部的因素,又有社会环境的影响。个体、家庭作为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其行为受到社会环境的巨大影响,个体、家庭因素更多是社会问题的投影。由于长期以来受到狭义家庭教育的束缚,人们从个体、家庭内部来提出改善的建议与对策,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方面缺乏协同治理的视角。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方式是访谈法与观察法,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发现存在的现象和问题,但这些现象是否普遍存在,这些现象与不同的人口学特征的相关性如何,不同的家庭结构在这些现象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可以根据本研究的结论,编制调查问卷,进行随机抽样,进行大样本的调查研究,以发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共同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华伟.《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立法宗旨、法律内涵与实施要求[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63.

[2]张东燕,高书国.现代家庭教育的功能演进与价值提升:兼论家庭教育现代化[J].中国教育学刊,2020(1):66.

[3]同[2]66-67.

[4]张陈陈.教养方式的阶层差异及其对儿童非认知能力的影响[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20:1-52.

[5]杨娅佟.父母参与对儿童认知能力的影响:基于CEPS数据的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9(4):11-17,37.

[6]李燕芳,吕莹.家庭教育投入对儿童早期学业能力的影响:学习品质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3(9):63-70.

[7]同[4].

[8]同[4].

[9]罗蔚.在爱中成长[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7:23.

猜你喜欢
需求家庭教育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从不同需求层面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贫困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