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婷
摘 要:本文以三个不同需求层面为视角,剖析贵州省发展实现转型存在的优势和困境,为欠发达地区的转变发展方式路径提供意见,从而促进贵州省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需求;发展;贫苦;贵州
一、物质需求层面的贵州发展
(一)经济发展现状。一个地区的发展,体现在追求物质需求满足方面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生产和投资的总规模、社会总收入和总消费等方面[1]。贵州是西部贫困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有明显差距。图1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的地区生产总值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直观看出,贵州省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特别是自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到2012年,随着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贵州省的经济发展速度迅速加快,在此期间的人均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6.99%。
2014年贵州第一产业增加值1275.45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3847.06亿元,增长12.3%;第三产业增加值4128.50亿元,增长10.4%。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6393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4295美元)。 经《2014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统计显示,2014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9251.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图2显示了贵州省近四年来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虽然地区生产总值每年都有所增加,但增长的幅度却在逐年下降,说明贵州省的经济发展脚步有所放缓。
(1)经济发展水平低,工业发展落后。贵州的科技技术水平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来说还比较落后,高素质劳动力资本比较欠缺,所以普遍劳动力都从事第一产业(农业)的工作,大中小企业也相对较少,没有足够合适的岗位可以提供给劳动力,所以工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2)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明显。贵阳作为贵州省的省会中心城市,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据统计年鉴可知,2014年贵阳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为2085.42亿元,其次是遵义市1584.67亿元,排名后几位的地区生产总值只有600亿元左右。可见,贵阳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贵州其他地区。
(二)自然资源现状。(1)矿产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不高。贵州的煤炭、铝土矿、硫铁矿等矿产资源储量均超过亿吨,素以“西南煤海”著称,虽然丰富,但分布不均,开发难度大。(2)耕地质量不高,粮食产量低。贵州省内没有平原地貌,耕地的水田少、旱地多、平地少、坡地多、优质地少、质量中等以下耕地多的特点,使得粮食产量呈下降势头,且也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特别是遭遇旱灾、冰雹的年份粮食产量波动很大。
二、人文需求层面的贵州发展
(一)社会文化发展现状。由于贵州是贫困落后地区,教育文化水平较低,使得高素质人力资本稀缺,大量知识或技术劳动力选择向东部发达地区转移。
(二)政治发展现状。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到其特有的文
化、习俗等传统观念的影响,避免不了与非民族地区在某些政策上发生冲突,还需要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生态需求层面的贵州发展
(一)水资源丰富,水土流失严重。贵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暖夏凉,降水量丰富一般在1100-1200毫米。丰富的降水量使得贵州拥有众多河流,境内河流属于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赤水河、乌江、南盘江等河流,在这些河流上大多进行了水电开发,现在贵州是“西电东送”工程的主要战场,成为广东最重要的能源供给地。
(二)环境污染严重,环保投入不足。受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贵州环境正承受巨大的压力,废水、废气、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都大幅度增加,但是环保资金的投入却在下降。
参考文献:
[1] 钟茂初.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