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青
摘要:新媒体环境不断发展,网络舆情事件也日益增多。网络舆情的发展方向并非一成不变,随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舆情可能会发生变化甚至出现反转。本文以“秦皇岛男孩救人牺牲”事件为例,采取个案研究法,将此舆情事件分为首发阶段、发酵阶段、反转阶段和平息阶段,探究了“后真相”时代舆情反转带来的挑战,并从中总结经验,概括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期为引导网络舆论健康发展提供些许经验,促进互动舆论场的风清气朗,实现社会的安定和谐。
关键词:“后真相”时代;舆情反转;“秦皇岛男孩救人牺牲”事件;引导策略
网络环境下,互联网舆情的变化与现实生活中各种形式的危机事件息息相关,并且与群体行动形成强烈的互动,如果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对策,将导致监管秩序从有序转为失序,从可控转为失控,进而影响整个舆论生态。[1]本文以 “秦皇岛男孩救人牺牲”事件为例,探究该事件不同阶段网络舆论发展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并从该事件中分析反转舆情产生的原因,总结出舆情引导的策略和普遍原则。
一、事件的反转过程回顾
(一)舆情首发阶段
2021年8月2日凌晨,在秦皇岛海岸,韩兴博与同事突然听到从远处海面传来的求救声,一行人连外衣都来不及脱,直接下海救人。经过众人携手营救,三名落水女孩成功上岸,而17岁的辽宁男孩韩兴博却命丧大海。事件发生后,社会大众深感惋惜。
(二)舆情发酵阶段
8月2日当天,一位自称当天接诊的医生爆料:被救的女孩在韩兴博尸体被发现之前就已出院。女孩家人在通话中否认了这一事实,而三名女孩也没有表达任何感激之情。8月9日,一名男性发视频表示,他是三名被救女孩中的一名女孩的哥哥,并代表她向网民道歉。该男子表示 “自己的妹妹”正处于叛逆期,当时也正处于情绪激动之时,一时口无遮拦对网友说了难听的话,但内心并没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她接受网友的指责,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这名男子所谓的 “道歉”激怒了众多网友,视频中发布的女子也被误认为是 “被救女孩”之一。然而事实上照片中的陈女士并非当事人,却遭到了网友的人肉搜索和网暴。甚至还有人对三名女孩进行十分恶劣的人身攻击。
(三)舆情反转阶段
照片被盗用后,陈女士立即向警方报案,并向相关涉事平台举报,陈女士告诉 《都市时报》记者,她并不是被救女孩,该男子也不是被救女孩的哥哥,“道歉”男子只是盗取了陈女士的照片,并伪装成被救女孩的哥哥,以此来收割流量,自己也是其中的受害者。
8月5日下午,有报道称,韩兴博的姐姐表示,被救女孩主动与她联系,并表示感谢,其家人也来到殡仪馆,表示会充分满足她们的需求。此外,韩兴博的姐姐还表示,三名女孩刚被救出时很震惊害怕,立即被送往医院,也没有想到韩兴博会因此失去生命,三名女孩是无辜的。同时,她呼吁网友不要盲目听信谣言,随意攻击他人。
(四)舆情平息阶段
8月10日,“道歉”视频博主因涉及不良炒作蹭热门而被平台永久性封禁,公安正在对此案进行调查。陈女士坚信公正永不缺位,媒体在接下来几天里发表了评论,斥责那些为了追求关注度而制造流言和威胁他人的言行,并提醒广大网友不要盲目跟风,要善于辨别信息真伪。由于本次舆情事件处理得当,进展迅速,舆论得到了较快平息。尽管如此,这次舆论风波仍然给公众的情绪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二、网络舆论反转的成因
(一)对话环境为网络舆论反转孕育生存空间
新媒体赋予公众话语权,传播权下放,传统媒体话语权不断削减,二者主体地位逐渐平等,形成 “对话”环境。信息可在此环境中自由流淌,為网络舆论的反转孕育生存空间。
技术赋权背景下,自媒体涌现,信息传播主体呈现多元格局,信息源更加多样化。相较于传统主流媒体,自媒体承担的社会责任更小,拥有更多的灵活性,而且犯错的成本也更低。因此,博眼球、蹭热度、标题党就成了不少自媒体吸引流量的手段。“秦皇岛男孩救人牺牲”事件中,网络舆论的冲突和博弈导致相关信息不断变化,真实性难以完全掌握。非官方的发声混杂,舆情的爆发点都出自个人账号的发声,真实性难以确定。在事情发酵的过程中,大多数网友都卷入了一片指责声中,错综复杂的舆情反转导致事实真相愈加模糊不清。
(二)新闻真实过程式发展催生网络舆论反转
网络传播速率的提升使新闻行业对新闻报道的追求由 “及时”转变为 “实时”,对新闻真实的追求也随之演变为对真相的动态追寻,使得公众对事件的评论也发生过程式转变。
当前不少媒体崇尚 “流量为王”,为了获取高阅读量以及快速抢占市场,在未查清事情全貌的前提下以偏概全,通过刻板印象的报道引发舆论讨论,导致舆论频频反转。[2]甚至有一些传统媒体为了追求流量,不经核实就直接转发新闻,扩大了假消息的流传范围,更加误导受众,导致舆论出现了错误导向。以 “秦皇岛男孩救人牺牲”事件为例,一些不良新闻媒体未能全面了解事情的真相就对相关内容予以转载报道,操纵了广大受众的情绪,网友缺乏理智判断力而盲目地转载评价,从而导致 “一边倒”现象的发生,进一步加重了网络暴力的形成,“众声喧哗”大大增加了热点事件舆论反转的可能性。
(三)群体话语狂欢使得网络舆论轮番倒戈
在 “对话”的网络环境中展示出的信息能够迅速聚合持有相同观点的公众,形成一定的心理暗示与狂欢状态,急切地为事件定性、站队,形成片面舆论现象,伴随着事件的进展轮番倒戈。在舆论场中,猎奇的、有戏剧性的小概率事件往往更能吸引大众的注意力,而略显平淡的真相却很难受到认可,一旦舆论导向出错,在最终调查结果出现之前,真相就会随着 “沉默的螺旋”逐渐沉入信息的海底。如果以 “信息茧房”内感知的 “意见气候”作为判断是否发表意见的依据,则可能导致 “反沉默的螺旋”,舆情反转必然发生。[3]
当互联网用户首次受到媒介的消息冲击时,会本能地利用自己头脑中的印象来给事件贴上标签,在没有经过证实的情况下,他们会偏袒某一方且会产生偏见性的看法。“秦皇岛男孩救人牺牲”事件中的被救女孩首次发声的回应为一些心存恶意的网友提供了发泄情绪的机会,使得对公共事件的讨论变成了一场激烈的对骂。由于对弱势的同情怜悯心态和选择性忽略,温和式理性的观点相比于群体高涨的谩骂声显得苍白,使得整个舆情变得更加集中化和寡头化。
三、网络舆情反转的负面影响
(一)舆情反转导致媒体公信力下降
严重干扰受众的判断力。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不再是记者和媒体的特权。“全民皆媒”和 “去中心化”的时代特点,加上网民在网络环境中的匿名性,使得一些网民可以摆脱社会伦理和集体道德的约束,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伴随着新闻反转产生的舆情反转,甚至会影响下一步的事态走向,情感逐渐被放大,事实逐渐被忽视,受众逐渐成为 “情感的奴隶”。
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传播主体的多元化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信息垄断,一些传统媒体为了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吸引眼球,不得不采取一些违背新闻从业准则的行为来满足公众的情绪,产生了一些媒体失范行为。媒体公信力直接影响着媒体的价值和生存,频繁的新闻反转消磨了网民的热情和信任。
破坏网络秩序。不论是片面报道还是虚假新闻,都会滋生网络谣言。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基础,反转舆情的愈演愈烈会导致整个网络世界真假混杂,网络谣言泛滥,真假难辨,产生信任危机,最终破坏整个互联网的生态环境。
(二)复杂舆情加固“后真相”症候
“真相”被情绪所冲淡。新媒体的主要特征是即时性和便利性,内容相对零散和碎片化,只反映新闻事件的一个点或一个方面,形成 “相对现实”。在社会传播中,人们往往更受情感的影响,而更多地忽略客观事实。在 “后真相”时代,情感被放大以吸引大众,甚至超越了事实成为新闻的主体,产生 “真相不重要”的错觉。
传播机制失序。在新媒体时代,社交媒体的发展将信息传播渠道转变为更具互动性的平台。社交媒体的互动性使得受众可以参与到新闻生产过程中,人人手里都有一个 “麦克风”,而他们媒体素养的缺乏和非理性的沟通行为意味着许多情感偏见和价值判断将被带入信息传播中。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容易产生变形,情感态度在传播中占据上风。
(三)非理性倾向引发网络暴力
虚拟映照现实,网络暴力伤害更加隐蔽。从网络暴力的实施层面看,匿名最具杀伤力。由于缺乏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现实环境,也察觉不到个人在言论框中的话语可能导致对方恐慌甚至危及人身安全,这使网民普遍缺乏同理心。网络暴力以其发展迅速、及时扩散和隐匿性强的特性,使攻击者躲在暗处用键盘和文字施暴,受害者饱受长期的精神伤害,却无法逃脱难以抵抗。
网络暴力易传染,表现为集体暴力。网民群体数量庞大、偏情绪化,又容易受到煽动,正如勒庞在 《乌合之众》中指出:人们在群体中易产生多元无知现象,盲目地追从他人行为。“沉默的螺旋”理论解释为暴力激进观点的放大与客观理性观点的沉默。客观理性的网民群体可能更加倾向于保持沉默或远离讨论,这导致暴力激进的观点进一步放大,从而使 “意见气候”偏向于非理性的沟通,进而产生网络暴力现象。
事件当事人深受其害。当事人在网上遭受到网络暴力,受到骚扰,被污名化,甚至私人生活被曝光。许多网民不再是简单地评论新闻,而是离开事件本身,指责和辱骂相关涉事人员。这些无知的网民将自己置于道德高位,谴责和伤害他人,但对于自身所做出的网络暴力行为却很少或没有付出代价。[4]类似事件不断发生,网络软暴力的悲剧不断重演。
四、网络舆情反转的预防与应对策略
(一)构建网络纠偏与事实审核机制
社交媒体平台应努力超越现有模式,在信息控制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并承担起内容监管的责任,加强自查,允许用户对事件相关信息进行质疑、修正或否定。平台建立自查网络纠偏机制,通过这个机制,涉事双方和信息发布方可以自由沟通,不断修正观点,寻求真相。同时也要重视他查,政府和主流媒体应该建立严格的审稿程序,严禁随意贴标签进行标签化报道,落实 “把關人”的职责,切实保证信息来源的可信度,有效避免由于虚假信息的发布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做强做大官方舆论场
官方舆论场应当完善紧急管理预案,构建完备的应急防范管理机构,加强舆情预警监测,构建有效的互联网研判系统,及早发现负面舆情苗头并采取相应对策。同时还要健全事件本身的重建、赔偿、调查、研究机制,以及网络信息流动的报告、引导、发布和协调机制。
(三)形成意见合理交流的场域
要促进公众意见的合理交流,应允许不同观点相互碰撞,形成意见合理交流的场域。同时也应增强传播主体的责任意识,对信息具体内容的真实程度、权威加以认真审核,提高对互联网信息的辨识和处理能力,发挥自身的意见领袖作用,警惕虚假信息。广大网民要提高新闻媒介素养,保持理性,避免被网络言论的不良情绪或虚假信息煽动。[5,6]
五、结束语
在 “后真相”时代,公众舆论的反转被认为是信息失实的标志。一个事件的全部真相往往要经过数次新闻报道才能揭晓,而且每次报道都可能与之前的信息不同,从而导致公众舆论的转变。无论时间如何变迁,“秦皇岛男孩救人牺牲”事件的舆情反转仍然会引发社会的思考,事件本身的属性对于舆论热议有着更为显著的影响,新闻报道的生命力不可忽视。尽管舆情反转有其不利之处,但只要能够深入理解其本质根源,严格控制媒体信息,把控从创作到传播的各个过程,就可以减少其对媒体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在复杂多变的互联网环境中,政府、媒体和公众必须共同努力,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洁和健康,以促进时代话语的良性表达。
参考文献:
[1] 宝佳星.新媒体环境下舆情反转的特征、负面效果及应对措施:以“小学生被体罚至吐血”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22,
43(08):20-22.
[2] 狄多华,朱昱熹.移动互联网时代舆情反转特点及对策研究:以2020年国内反转舆情为例[J].传媒,2021(14):30-33.
[3] 黎勇,郑凌.舆情反转中的“反沉默螺旋”:基于受众心理视角的分析[J].青年记者,2022(05):50-52.
[4] 骆正林,温馨.后真相时代“反转新闻”的传播机制及社会规治[J].传媒观察,2019(12):5-13.
[5] 同[4].
[6] 高宇.后真相时代舆情反转的原因及对策探析[J].新闻前哨,2021(05):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