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建模过程 培养模型意识

2023-07-13 01:30洪静
数学之友 2023年4期
关键词:建模能力数学素养

洪静

摘 要:在数学解题中发现,学生常因模型意识不强、对模型理解不深而出现“懂而不会”的情况.为了培养学生的模型意识,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在教学中应带领学生经历数学模型的“形成—建立—求解”的全过程,以此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关键词:模型意识;建模能力;数学素养

1 提出问题

例1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矩形OACB的顶点O在坐标原点,顶点A,B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OA=3,OB=4,D为边OB的中点.

(1) 若E為边OA边上的动点,当△CDE的周长最小时,求点E的坐标;

(2) 若E、F为边OA上的两个动点,且EF=2,当四边形CDEF的周长最小时,求点E、F的坐标.

例1为某校的模拟考试题,从得分上来看,问题(1)的正确率大约是60%,而问题(2)的正确率不到5%.问题(1)是一个典型的“将军饮马”的变式问题,此类问题在教学中重点讲解并练习过,故得分率较高.而问题(2)其本质与问题(1)相同,但是因为问题的背景发生了变化,学生找不到原型可以模仿,为此正确率不高.

2 分析问题

那么造成问题(2)失分过高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呢?通过调研发现,学生对于此类的“最短路径”问题缺乏有效的方法,因此问题的背景略有变化,学生就表现得束手无策.

在实际教学中,受“讲授式”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模型并没有理解透彻,所以在解题时未能通过有效的图形变换构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基本模型,故在解题时受阻.

3 改进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为了帮助学生建构“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基本模型,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背景“最短路径问题”的解决中提炼出解决问题的通法,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帮助学生认识模型、理解模型、应用模型.在具体教学中,笔者以学生实际学情为出发点,通过专题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图形变换的观点去审视图形的构成,从而通过图形的变换,将问题转化为熟悉的模型,以此掌握模型的本质,提高学生应用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1].

3.1 明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模型

例2 如图2,已知点A,B分别代表两个村庄,直线m表示小河,现欲在河边选一点P修个抽水站,向A,B两个村庄修建水渠,问点P选在哪里可以使水渠的总长最短?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晰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基本模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从而为接下来的问题解决做铺垫.

3.2 利用轴对称变换构造模型

例3 如图3,已知点A,B分别代表两个村庄,直线m表示小河,现欲在河边选一点P修个抽水站,向A,B两个村庄修建水渠,问点P选在哪里可以使水渠的总长最短?

问题1:请给出你的设计方案并说明理由;

问题2:根据例2,说一说为什么要用轴对称的方法解决问题呢?

例4 如图4,点A为某牧民家,他每天早上先要赶着牛羊去小河边喝水(m表示小河),然后再将牛羊赶到草地吃草(n表示草地),请问他怎么走可以确保行驶的总路程最短?请画出路线图,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大多学生知道如何设计方案,但是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设计,可见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还停留于简单的模仿阶段,并没有认清问题的本质.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自主探究、互动交流等环节,从而通过交流掌握学生对这一模型的理解情况,以便教师通过有效地引导让学生知道通过对称轴来转化的真正目的,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并可以应用模型解决问题[2].例3是这一教学模块的核心,只有让学生理解了、学会了,才能继续后面模块的探究,因此在此环节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互动交流,总结反思,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真懂真会.例4实则例2的变形,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其目的是通过巧妙的变化让学生熟练掌握模型,并在变化中理解不变的数学模型.

3.3 利用平移变换构造模型

例5 如图5,点A,B表示一条河两边的两个村庄,现要在小河上修建一座垂直于河岸的桥CD,问桥CD修建在何处从B村到A村路程B-D-C-A最短?(假定河的两岸是平行直线)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在给出题目后,教师设计了如下问题链:

(1) 从B村到A村的路程由哪几条线段组成?

(2) 决定路程长短的是哪些线段?

(3) 点D选在何处BD+CA的值最小?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轴对称变换吗?

(4) 你能用其他图形变换将BD、CA转化为首尾相接的形式吗?

(5) 请给出你的详解解题思路,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借助问题链逐渐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根据已知可知CD为定值,为此影响路径长短的线段为BD、CA,因此问题就转化为点D在何处使BD+CA取最小值.基于此,教师专门设计了问题(4),引导学生通过平移构造基本模型.从点D出发,每走1m,两河岸就靠近1m,当从D走到C时,相当于两河岸重合,这样问题逐渐转化为学生熟悉的模型.不过,根据平移的性质,此时B地也向河岸a平移了DC的距离到达点B′的位置.这样问题可以转化为:如图6,在直线a上找一点C,使得AC+B′C最小.连接AB′交直线a与点C,过点C作CD⊥直线b于点D,则CD就是桥的位置.

3.4 利用旋转变换构造模型

例6 如图7,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E是等边三角形,M为对角线BD(不含B点)上任意一点,将BM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BN,连接EN,AM,CM.

(1) 求证:△AMB≌△ENB;

(2) 当M点在何处时,AM+BM+CM的值最小?请说明理由.

问题(1)证明过程略,在解决问题(2)时需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问题1:若想AM+BM+CM的最小值,如何把AM、BM、CM这三条线段连接成一条线段呢?

问题2:根据△AMB≌△ENB,可以得到哪些有价值的信息呢?

(引导学生将AM转化为EN)

问题3:由“将BM绕点B逆時针旋转60°得到BN”这一条件能够得到什么呢?

(连接MN,易证△BMN是等边三角形,由此可以将BM转化为线段MN)

【设计意图】前面已经学习了利用轴对称变换和平移变换构造基本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基本模型,通过旋转来构造基本模型,以此通过不同变换解决同一问题(线段之和最短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领悟基本模型在解决问题的价值,深化对基本模型的理解.

3.5 利用多种变换构造模型

有了前面的探究和铺垫,现在回归至原始问题,即回归例1.再次解题时,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通过图形变换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从学生反馈来看,经历了前面的深层探究,现在已经有一大半的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不过因为本题第(2)问中涉及到两种变换,即平移和翻折,所以对于一些基本较弱的学生来讲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为此在此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寻找有效的解题路径.在互动交流中,教师了解了学生的实际困难,创设如下问题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问题1:在四边形CDEF中,哪几条线段定值呢?问题可以如何转化呢?

问题2:问题(2)中线段DE和CF的位置与问题(1)中线段DE和CE的位置有何不同呢?

问题3:通过何种图形变换可以将线段DE和CF的端点E和F重合呢?

【设计意图】对比问题(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两者的区别在于端点是否重合,由此引导学生通过平移变换构造基本模型,即将问题(2)逐渐转化为问题(1),根据轴对称变换顺利解决问题.在解题时,既有教师的耐心引导,又有同学们的激烈争论,让学生进一步领悟数学的本质,深化对模型的理解.同时通过两种图形的变换,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反思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能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经历模型建构、模型深化的过程,并通过具体应用提高学生的模型意识,提高学生建模能力,以此提高学生数学综合应用能力.

本节教学中,通过解题反馈发现问题(2)之所以得分低下,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模型学懂、学透,这样在解决简单的问题时,学生可以通过模仿来解决,但是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就显得束手无策.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关,教师借助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清晰地认识模型,并通过图形变换逐渐认清数学的本质,让学生体会不同变换方法解决问题中的相同之处,从而在变中领悟不变的原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总之,在教学中,不要急于就题论题式的讲解,要重视错因的分析,善于通过循序渐进地引导让学生将知识学懂学会.另外,在解题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模型思想的教学,突出建模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以此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德前.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4(1):124127.

[2] 闫如明,吕吉华.对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的几点思考——以解直角三角形为例[J].山东教育,2021(3):5152.

[3] 周静君.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会学策略探究[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8(2):2728.

猜你喜欢
建模能力数学素养
试论数学教学中学生“建模能力”培养的研究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策略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初探
小学数学教师数学素养提升途径分析
数学建模竞赛促进大学生数学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初中数学教学之二三思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