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导入环节设计,促进学生有效探究

2023-07-13 04:46章蓓蓓平轶男
数学之友 2023年6期
关键词:导入环节实例分析初中数学

章蓓蓓 平轶男

摘 要:作为一节课的序章,导入环节能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并帮助学生为后续的研究和学习做好准备.本文联系教学实际,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为例,探讨了导入环节的常见设计方式,并通过对比分析了导入设计的注意点.

关键词:初中数学;导入环节;实例分析;设计

导入环节是一节数学课的开始,教师一般会在此环节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来引领学生展开思考,为学生即将开启的科学探究过程提供热身的平台,帮助他们酝酿状态.初中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上课铃声响起后,他们的思维可能还停滞于休息状态,恰当的导入环节能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且能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能帮助学生衔接已有的数学知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初中数学教师要注意导入环节的设计,下面笔者就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为例,分析一下当下数学課堂导入环节设计和实施的具体情况.

1 导入环节的教学实践展示

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学生已经有了大量的知识储备,在其他几何问题的探究中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因此这一课应该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索.而在教师放手让学生研究之前,教师要通过导入环节的设计帮助学生做好各种铺垫,下面是三种最为常见的导入环节设计.

导入设计1

教师展示用木条制成的平行四边形框架,四个顶点用销钉来固定连接,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分析.

师:请大家观察平行四边形框架,你能说明对边的数量关系吗?

生:对边相等.

师:现在老师来推移框架的边,请大家观察它在调整过程中有什么特点?(教师操作,并示意学生观察.)

生:推移之后,边长不变,对边依然相等.

师:因为组成框架的木条没有变化,所以长度不变,这一结论显然是正确的.那图形整体的形状有无调整呢?

生:这还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这一结论是否正确呢?这需要一个判定的依据.通过前面的课,我们已经确认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两组对边分别相等,那么它的逆命题是否成立呢?

最后一个问题的设定也就开启了本节课关于判定定理的研究.

导入设计2

教师先引领学生围绕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复习,并要求学生分别阐述对应的逆命题,再引导学生对其正确性进行证明,然后一次性获得所有的判定定理.

师:前面的几节课,我们对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进行了分析,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

生: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两组对角分别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平行四边形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

师:通过以前的学习,同学们应该可以确认,图形的基本性质及其判定之间有着互逆关系,上述内容的逆命题是否成立,它们是否能够成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呢?请同学们进行思考和讨论.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以分组讨论的方式证明各个逆命题.

导入设计3

教师先安排学生回忆等腰三角形的探究过程,让学生意识到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及其判定定理之间可能隐含的关系,然后再让学生回忆全等三角形的学习过程,进一步强化几何问题的基本研究思路,然后将研究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依据.

师:前段时间我们学了不少特殊的几何图形或图形之间的特殊关系,你能回顾一下有哪些吗?

生:有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等.

师:很好,以等腰三角形为例,你还记得我们当时是从哪些角度来研究其特点的呢?

生:边、角、线段等方面的特点是探索的切入点,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底角相等,且有三线合一的特点.

师:如果要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方法呢?

生:可以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来着手:看三角形是否有两条边相等,或两个角相等,亦或是看某一条边上的高、中线是否能够重合等等.

师:通过以上分析,同学们能否感觉到性质和判定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生:它们互为逆命题.

随后学生即开始自主探究,他们从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出发,类比等腰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等知识,发掘相关结论的逆命题,并探索逆命题的正确性.

2 三种常见导入的比较分析

导入的目的是为了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问题的探索之中,同时导入还应该有着承上启下的功能,需要能够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问题的探索进行铺垫[1.采用情景创设以及实验观察进行导入,这往往侧重于前面一方面的功能,采用复习方式进行导入则侧重于后一方面的功能.这是上述导入设计表面上的区别,深入比较,笔者还有以下几个思考.

2.1 导入环节应该具体一些,还是抽象一点呢?

上述第一个导入设计中,教师通过实物教具的展示,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鼓励学生进行猜想,这是一种具体化的导入;后两种导入方式侧重于复习,理论性更强,更为抽象.相比而言,第1种方式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哪一种方式更符合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呢?

对八年级后阶段的数学学习而言,学生已经有了很多关于平面几何的知识储备,他们的思维已逐渐趋于理性,而且经历过等腰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等内容的学习之后,我们也可以确认学生能从很多抽象的问题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因此第一种设计只能暂时地引导学生收拢其注意力,但却无助于强化他们主动研究的欲望,对他们探究进程的推进作用不大.

2.2 导入环节应该面面俱到,还是点到为止呢?

上述三种设计都有着明确的指向性,即导引学生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出发,让学生对相关结论的逆命题展开探索.第一种方式侧重于让学生通过观察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特点,进而引领学生发现判定定理1和判定定理2,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向其他判定定理延伸;第二种方式以复习为主体,让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然后让学生通过对逆命题的证明将一系列判定定理都证明出来;第三种方式将重心落在思路启发上,让学生回顾已有的探究经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研究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的探索.

对比可以发现,前两种的导入教学可谓是面面俱到,第一种引领学生对判定定理1和2展开了深入的探索;第二种索性让学生用理论推导的方式将问题一股脑地解决.这两种方式的教学速度极快,但是教学效果如何呢?笔者认为它们将学生的思维完全控制住,学生只是被动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这无异于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第三种方式点到为止,让学生彻底成为探究活动的主宰者,教师之前的思路点拨能够有效启发他们的思维,他们的学习是真正的有意义的建构.

2.3 导入环节应该重视结论,还是注重方法呢?

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在导入环节就急切地将学生的视角导向最终的结论,即将结论作为学生论证的内容,上述的前两者导入都有着这样的倾向,第三种导入则侧重于方法的引导,它首先是让学生自主回忆以往所经历的科学探究过程,启发学生采用类比的思想研究四边形.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彻底放松对学生思维的约束,让学生循着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以及方法的认识对陌生问题展开探究,这样的导入为学生的研究指明方向,但又引而不发,将思维的主导权还给学生,切实注重了学生对方法的习得.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数学教师的共识,结论固然重要,但学生更需要在课堂上收获对方法的体会和感悟,所以在导入环节,教师不能过分强调结论的灌输,而应该通过方法引领让学生为后阶段的探究进行准备[2.

3 结束语

数学教学的本质任务是什么?是帮助学生在数学知识体系和自己的认知结构搭建桥梁,这一点需要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好引导作用,尤其是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尤其要注意方法的引导[3.

导入是一节课不可或缺的环节,虽然它所占用的时间不长,但是却直接决定了课堂的思想高度.精心设计的导入环节应该有效对接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但要匹配学生的兴趣特点,让导入环节能够帮助学生收拢注意力,更要能够唤醒学生已有的认知记忆,让学生结合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展开探索.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师要加强学习和研究,并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及时对教学情况进行对比和反思,进而完善对导入环节的设计和打磨,让课堂導入能够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月英.初中数学核心概念及其思想方法研探——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教学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0(6):29-30.

[2] 倪兴隆,吴宗标,霍先华.类比中小学数学内容促进中小学教学衔接——“从分数到分式”的教学实录与思考[J].中学数学,2013(18):58-60.

[3] 刘炜.谈高中观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1课时)”为例[J].中学数学月刊,2018(12):21-23.

猜你喜欢
导入环节实例分析初中数学
依托行业协会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引导性设计在公共设施领域的应用研究
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多种地质找矿手段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以实例分析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高职英语课堂导入环节策略浅析
精心预设导入环节 开好课堂教学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