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观融入初中生物学教学实践的路径

2023-07-12 15:31王迪
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教学设计

【摘 要】生态文明观的培育过程,要求学生将目光从课堂转移到课外,转移到更广阔的社会和自然中去,关注人与自然的關系,思考生态文明观下人类的发展问题。文章以初中生物学为切入点,依托学科优势,探寻在初中生物学教育实践中融入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分析在生物学教学实践中融入生态文明观的实践意义,将融入路径设计为前置学习环节、交互学习环节、延伸学习环节三个部分。

【关键词】生态文明观 初中生物学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04-53-03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报告[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2]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其中也提及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的发展和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一定会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3]作为指导我国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到了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即“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生态文明观的培育过程要求学生将目光从课堂转移到课外,转移到更广阔的社会和自然中去,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生态文明观下人类的发展问题。由此可见,生态文明观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符合当下教育要求。

一、初中生应具备的生态文明素养和生物学学科的教育责任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核心素养成为新时代重要的育人要求。初中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态学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观是新时代赋予生物学学科的使命,是学科教育必须重视的育人要求,也是生物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

(一)初中生应具备的生态文明素养

初中阶段学生的价值观正在形成,探索欲和求知欲比较旺盛,批判性思维明显增强。基于这些身心发育特点,初中生应具备以下生态文明素养:能够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树立生命观,用生命观去解读周边的生命现象;能够顺应社会的发展变化,用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探索精神去分析、思考生物学知识;能用生态理念解决问题,并尝试在生活中践行生态文明行为,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生物学学科的教育责任

初中生物学的核心素养涵盖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社会责任四个维度。在我国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生态文明教育至关重要。初中生物学教材中包含较多关于生态文明的知识点,适合作为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切入点、融合线、延伸面。

二、生态文明观融入初中生物学的教学设计思路

依据认知主义与史密斯和雷根模型教学设计理论,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将生态文明观融入初中生物学教学设计,具体包括前置学习环节、交互学习环节、延伸学习环节。这一设计理念符合中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教育需求。

(一)生态文明观融入初中生物学教学的前置学习环节

前置学习是指在教师正式授课之前让学生进行尝试性学习。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前置学习的学习单,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作答,教师再对学生前置学习单的结果进行反馈,设计下一个教学环节的具体教学内容。

1.前置学习环节的设计意义

围绕课程标准设计的前置学习单,体现了生本教育理念。可以通过学生完成前置学习单的情况,了解生态文明观融入初中生物学教学的切入点在哪里,学生原有的生态文明的水平在哪个层次等问题,从而为具体教学实践奠定基础。此外,前置学习环节的设计还可以解决教与学之间的信息差问题,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2.前置学习环节的设计形式

教师在遵循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个体学习水平差异,综合设置多样化的前置学习内容。

(1)借助人教版教材,开展“想一想”前置学习。这个模块主要是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进而帮助学生建构概念。例如借助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中“想一想,议一议”的资料,教师可在学习单上设计“你身边有环境污染的现象吗?”“你觉得你身边的自然环境近几年有变化吗?”“你觉得环境污染对生物有没有影响?”等问题,要求学生简述理由。学生可利用互联网搜集资料,关注周围的生态环境变化和我国在近几年为生态文明建设所做的努力。

(2)借助课外实验组,开展“试一试”前置学习。这个模块属于选做性质,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将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并选出小组长。学生自愿加入实验小组,在保障实验安全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探究实验。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观。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时,教师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加课外探究实验,结合课本探究资料,教师提供实验技术支持,指导学生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并保留有关的视频资料作为课堂教学素材。

(二)生态文明观融入初中生物学教学的交互学习环节

交互学习是针对教学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设计的。交互学习环节是教师和学生平等交流的过程,侧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交互学习要结合前置学习反馈的学生情况,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进行调整。

1.交互学习环节的设计意义

无论是在教学设计中,还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交互学习都尤为重要。学生的学习不仅由个人决定,而且还受教师、同伴等的共同影响。交互学习环节的设计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初中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进取心和竞争意识,这一特点有利于交互学习环节的开展,大部分学生都有意愿主动参与交互学习。

2.交互学习环节的设计形式

交互学习环节的呈现依托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根据初中生物学课程的特点,设计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交互学习环节,使生态文明观有效融入生物学教学,达到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可操作性比较强的形式有以下三种:

(1)巧用信息技术补充教学。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搜集与教材中生态文明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在视觉上带给学生一定的冲击力。例如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时,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新型冠状病毒的微视频,激发学生对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观念的思考,开启交互学习。

(2)小组合作开展头脑风暴。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并由学生选定小组长,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可以自主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头脑风暴,拓展思维。学生的讨论结果可能和教师预设不相符,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如何应对。例如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中“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这一知识点时,因为要整合之前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本节课的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师可让小组自主阅读教材內容,讨论学习,并讲解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这一过程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生态建设中“低碳生活”“碳达峰”“碳中和”的意义。

(3)自导自演课本短剧。教师可筛选与生态文明观有关的知识点,设计课本情景短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大量搜集资料编写剧本,排练并拍摄短剧。这一实践活动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生态文明观的理解。例如教学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时,教师指导学生根据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编排剧本,小组根据编排好的剧本进行表演及拍摄。教师可将拍摄好的视频在课堂上播放,最后形成的教学素材视频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适当引申,深化这一环节的效果。

(三)生态文明观融入初中生物学教学的延伸学习环节

延伸学习环节是一堂课的外延。在一节课结束后,教师可结合对本节课中与生态文明观相关的知识点,为学生布置相契合的任务,将课堂学习的知识延伸到生活实践中。延伸学习环节的设计完成了生态文明观融入初中生物学教学的最后一步。

1.延伸学习环节的设计意义

延伸学习环节一般在课外完成,这一环节作为课堂的外延,既具有课后作业的属性,又体现了学生对生态文明观的践行。前置学习环节和交互学习环节属于“学”的部分,延伸学习环节是“用”的部分,将课堂中学到的生态文明知识转化为生态文明行为,进而完成生态文明素养的全面提升,将生态文明观融入生活中。

此外,“双减”政策要求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及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人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延伸学习环节的设计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

2.延伸学习环节的设计形式

延伸学习环节主要以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实践为主。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设计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体现生态文明观的延伸学习实践。

(1)课内实践再延伸。教师可以筛选教材中与生态文明观相关的、学生能独立完成的实验,进行延伸学习设计。例如笔者根据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设计了一个调查活动,主题为“校园内不认识的生物大探秘”,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资源(互联网、教师、家人),了解不认识的生物。笔者所在学校地处乡镇,部分学生的家里会养一些动物,因此笔者还补充设计了“我家生物大揭秘”的活动,指导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在家中开展生物种类的调查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萌发了关注周边生物的生存环境的意识,为后续理解生物多样性做铺垫。

(2)课外社会实践。生物学教材中的部分生态文明内容不局限于课堂,涉及社会生活。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在“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这一部分,引导学生思考“在护绿、低碳上,我们能做些什么”。在延伸学习环节,可设计“我的护绿、低碳一周”,让学生记录自己一周中的护绿、低碳行为,加深学生对“我”是生物圈中的一员,“我”为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的认识。

初中是学生接触系统的生物学教育的初始阶段,因此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要从初中阶段开始,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观。本文对在初中生物学教学实践中融入生态文明观的路径进行探索,形成了以前置学习环节、交互学习环节和延伸学习环节为依托的一般过程,将生态文明观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生物学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阶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人类与生态的关系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希望能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建设生态文明城市[EB/OL].http://cpc.people.com.cn/GB/78780/82291/83676/83689/7365763.html?Kgr.(2008-06-11)[2022-10-15].

[2]新华社.开创生态文明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纪实[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8/02/c_1121421208.htm.(2017-08-02)[2022-10-15].

[3]王芳.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素材的挖掘与实践:以苏科版教材为例[D].延安:延安大学,2022:1.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2021-3-13)[2022-10-15].

王迪 / 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从事生物学教学研究(唐山 063000)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农村中学新时代教师专业化发展相关因素和对策研究”(PCPSEKT2020026)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学教学设计
自主学习 识“微”见远
浅谈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保障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措施探讨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探究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