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

2023-06-28 12:32苏爱红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双减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苏爱红

【摘要】“双减”意见中提出,应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实施零起点教学,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不随意增减课时、不随意加快进度,以便于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实现个性化成长.高效课堂更强调对课上教学活动、教学进度、教学目标的把控,能够将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益以最大化、最优化的方式呈现.为此,物理教师有必要在了解“双减”政策、把握高效课堂理念的同时,营造适于初中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物理高效教学模式,通过教材和学生学情分析,做好教学设计,以实施针对性教学策略为主,搭建高效教育体系,融合希沃白板以及实验教学,为学生物理学习水平的提升打好基础.

【关键词】“双减”;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双减”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开始将教学重点转移至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方面,高效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理念被提出.高效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构建知识网络,高效课堂下的教学活动更有助于达成自主学习、积极学习、有效学习目标.同时,“双减”政策的逐步实施,将物理“减负增质”的教育理念推向新的台阶,学生在“双减”背景下获得更多自主性学习机会和学习空间,如何以高效课堂为构建目的,确保物理教学活动的有序实施成为当下初中物理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1“双减”背景下高效课堂实践意义

高效课堂,即高效性课或高效性课堂,主要强调教师通过对课程内容和课堂教学手段的再加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以更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课堂教学目标的教学手段完成教学任务.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21年7月颁布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意见中指出“应以实施高质量教育模式为主,将学校作为开展教育的主阵地,不断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师教学效率,从而满足学生学业需求,在缓解学生学习负担的情况下,促进学生轻松快乐成长”.围绕“双减”内容分析可看出,“减负不减质”已然成为当下时期中小学教育的核心所在.同时,“双减”文件中提出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并非一蹴而就,包括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意识、科学观念等均需要在每节课堂中形成,如何在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的情况下,将学科内容以更完整且高效的方式呈现成为当下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效课堂迎合“双减”教育要求,不仅缩减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生学业负担,还形成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教育的稳步实施.

2“双减”背景下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方法

2.1教材分析

“阿基米德原理”课程,属于八年级阶段初中生需掌握的物理知识重难点内容,本课程要求学生在了解“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生活观念,结合物理知识探查“生活现象”,直至完全掌握阿基米德原理.本课程可作为浮力研究和浮力利用的有效支撑,课程本身带有的可操作性特点也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物理理解能力.

2.2学情分析

虽然步入八年级后,学生大多已经形成对生活中浮力现象的了解,也结合以往课程知识点,初步掌握“测量物体受到浮力”相关技巧.但结合本课程内容来看,多以实验的方式开展,包含力的测量、重力等相关内容,此阶段学生实验能力尚未成熟,多停留于理论思考缺乏理性思维层面,易出现知识混淆的情况.为此,教师需结合高效课堂教育理念,细化物理实验教学,以强化学生科学探究精神为目的,促进学生物理思维的稳步形成.

2.3教学目标

“双减”背景下提出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培育要求,为将“双减”政策落于实处,亦为保障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相一致,教师应从核心素养角度,确立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以及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形成.

2.3.1物理观念

关于本课程初中生需具备的物理观念在于,掌握“物体浸入体积”与“物理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概念;了解“阿基米德原理公式”中各物理量所代表的含义.

2.3.2科学思维

结合课程内容实施物理实验,锻炼学生实验意识、设计能力及操作能力;掌握实验分析方法、论证方式,形成归纳演绎的物理思维;逐步具备科学探究能力,产生科学思维意识.

2.3.3科学探究

结合实验过程和结论,自主理解并总结出“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基于实验过程所需材料,掌握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并合理解释实验现象,最后形成系统的实验结论;通过合作学习的探究方法掌握探查物理规律的基础(即实验)这一理念.

2.3.4科学态度与责任

建立物理与生活之間的关系,培养学生“探索生活物理现象”意识,秉持尊重实验事实的客观求真态度,促进物理学习习惯、实践能力的形成.

2.4教学过程

2.4.1形成课前预习

“双减”背景下强调以学校教育为主,提高物理课上教学效率与质量.但课上教学时间有限,若将所有教学活动集中于课上教育,难免违背“减负不减质”的教育初衷.课前预习能够为课上教育打好基础,并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为此,教师可组织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引导学生调查“阿基米德的故事”,了解本课程知识特点和知识框架,并回顾相关旧知识点,以此打好新知学习基础,为深化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把握提供助力.

2.4.2教学设计

从教材分析可以看出,“阿基米德原理”属于八年级物理重难点内容,通过课前预习,学生也形成对课程难度的了解.此时,教师应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打破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畏惧心理,以实现学习主动性的提升.具体如下:

师生互动通过希沃白板开展课堂互动,融合“浮力”知识内容开展小组竞赛形式的游戏活动.如设置闯关游戏,游戏问题包括“浸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下的力是否叫做浮力?”“巨大的冰山可在海洋中漂浮是否受到水的浮力影响?”等.

设计意图结合趣味性竞赛活动,可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将关注点投放至课程本身.同时,结合旧知识开展问题设计,促进新旧知识连接,小组合作形式也在无形之中培养学生越战越勇的精神,激发其团队荣誉感,营造良好的互动学习氛围.

学生活动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大多掌握阿基米德的故事,此时,教师便可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机会,引导学生叙述自己收集的资料,其他学生做好补充.此环节学习难度相对较低,可为学困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学困生讲述,学生大多了解“公元前200多年,一位国王给予工匠金块希望工匠能够为其打造纯金王冠,虽然在制作完成后王冠与原有金块的质量相等,国王却依然怀疑金匠在制作过程中采用银子替换金子,国王派遣阿基米德调查王冠含金量,并在不损坏王冠的基础上进行.此时,阿基米德展开设想,提出‘求出王冠体积形成金块体积之间的对比,以保障结果准确性,但鉴于王冠形状和花纹,易出现体积测算偏差,由此阿基米德陷入调查困境.直至阿基米德在观察盛满水的浴桶后发现,身体侵入水便会溢出,顿时产生新的观点,即‘物体浸没在水中排开的水,多取决于物体体积,与形状、质量无关.由此通过金块、银块质量实验得出,虽然二者质量相等,但银块能够排开更多的水,因此,只需将与王冠相等的金子和王冠置于水中,测量溢出的水便可以获得准确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预习、课上回顾的方式,较大程度上节约课上教学时间,不仅深化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更建立学生与“阿基米德”的情感联系.

教师活动在上述教学环节结束后,学生大多已经产生“阿基米德”实验探究兴趣,为促进学生在物理高效课堂中形成自我思维,教师可围绕课程知识点形成正向引导,如“根据m=ρv可知,假设易拉罐排开液体体积越大,其溢出液体的质量也会随之增大,由此可得出排开液体质量将直接影响浮力的大小.此时,假设一正方体高为h,将其浸没在带有水液体的圆柱容器中,发现水的深度与正方体任意两个相对面相同,如何求解正方体浮力?”

问题提出后,教师需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在学生形成自我感悟后,再开展问题讲解.如将正方体作为研究对象,其各个面所受到的力以公式F1、F2、F左、F右、F前、F后来表示,若正方体下表面和上表面距离液面深度分别为h1和h2,已知力允许相互抵消,因此,F左、F右、F前、F后均可相互抵消,仅剩F1和F2,由此得出‘下表面受到的力-上表面受到的力=正方体受到液体的浮力,即V=V排,F浮=F2-F1=p2S-p1S=ρ液gh2S-ρ液gh1S=ρ液ghS=ρ液gV=ρ液gV排,F浮=G排.

设计意图通过受力分析学生可明确浮力方向,结合自主思考和教师引导,更有助于深化学生对“F排=ρ液gV排=G排”的理解.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可进一步促进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概念的掌握,为接下来实验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减少学生因漫无目开展实验而引起的高效课堂教学问题.

学生实验为确保实验的高效、准确,可采用信息技术与分组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如先引导学生在希沃白板仿真实验中,利用称重法解决“如何形成重力测量?”“如何形成浮力测量?”两点问题.此类实验相对简单,结合信息技术的方式更有助于保障课上教学效率与质量.随后开展分组实验,围绕“如何收集被排开的水”“如何了解被排开水受到的重力”两个方向进行实践.通过实验研究,学生逐渐发现:将水加至溢水杯中的溢水口齐平,在溢水口下放置接水小桶,结合弹簧测力计挂住重物,最后再将重物缓慢地浸入溢水杯,此时,计算出小桶接住的溢水量便可获得被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针对重力问题,需先测出空桶受到的重力G空,结合弹簧测力计注意了解被排开的水和小桶受到的重力G空+水,最后结合G空+水-G空得出被排开水受到重力G排.

设计意图结合希沃白板展开仿真实验能够记和虚拟实验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注意力.随后,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实验,并围绕问题设计实验步骤,总结实验结论,帮助学生在合作实验中获得学习成就感.为确保物理高效课堂的有序实施,除完善课上教学设计外,教师还可围绕课程核心设计课后训练,为优等生、学困生发放不同难度的选择题、计算题,并组织学生围绕课程内容和课后训练,从“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导公式、内容以及公式三个方向,形成课堂总结.通过此方式不仅确保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建立,更为学生开展高效学习、教师实施高效教育奠定基础.

3结语

如何在保障物理教學质量的同时,减轻教学强度、学习压力成为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迎合“双减”教育准则,教师应承担起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教育职责,在掌握高效课堂构建原则的基础上,基于物理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明确初中物理教学目标,完善教学计划,设计更具互动性、时效性的物理实验活动,在激发学生物理学习意识和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为培养学生物理学习能力、推动学生在物理领域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邱语雅.“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3(08):91-93.

[2]王前进.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高效课堂构建对策[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20):47-49.

[3]胡波.基于“减负增效”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22(37):110-113.

[4]杜威.“双减”背景下的物理课堂教学需要更大的张力[J].新教育,2022(23):10-12.

[5]郭纪萌.“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五环”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学理科园地,2022,18(04):21-23.

猜你喜欢
双减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