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学艺 吕晓潇
摘 要:当今世界进入了国际化、信息化的新时代,聆听国内外各领域专家或精英的演讲是我们提高自身认知、开拓视野、丰富自身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从生态翻译学角度研究演讲类文本的翻译,通过分析源语言与目的语言的生态环境差异,按照生态翻译学中“选择”与“适应”的原则,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层面展开分析,提出完善译文中生态环境的建议,充实了生态翻译学下演讲类文体的研究,也有利于演讲文本的传播,对于当代青年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演讲类文本;翻译实践
作者简介:范学艺,吕晓潇,山东科技大学。
一、生态翻译学概述
生态翻译学是一门跨学科理论,是通过生态学的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的整体性研究。这项理论由胡庚申教授在2001年提出,经过20多年的完善逐渐成熟,构建了崭新的生态译学理论和研究范式。
理论最初通过“翻译—语言—文化—人类—自然界”的关联序链揭示了翻译活动与生物自然界存在着互联关系,并考虑到两者间的类似性和同构性,将“适应与选择”学说引用到研究中,并强调翻译就是译者的适应与译者的选择。胡庚申教授将源语言与译语比作两个生态环境,翻译过程是将文本在两个生态环境中进行移植的过程,是译者在生态中“自我适应”与“选择”的交替选择。文本“移植前”接受适应性选择,在“移植中”将源语言生态移植到译语生态中,其中包含语言、文化、社会、交际等因素,需要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对内容进行编辑、重构与润色。“移植后”则需要考虑源文本在新的语言生态中能否做到“适者生存”,“强者长存”。
生态翻译学的翻译方法是通过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进行适应性转换。具体表现为内容与形式上的转换,文化层面、文化负载词的转换,确保其交际意图,使接受的信息与情感达到与源语读者一致的转换。译者通过这三个视角,既能保证译文语言层面的正确性,保留其蕴含的文化底蕴,又保证了原文的功能性。
二、文本的翻译生态环境
(一)关于演讲类文本
演讲是以声音语言为载体、配合肢体语言进行的一种主观阐述。
演讲类文本通常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情况紧密相连,具备口语化、大众化的特点。对于具体问题会带有鲜明的态度与立场,代表着演讲者强烈的主观见解且非常注重传递的效果,所以其难易程度要贴合受众的理解能力。其次,演讲类文本条理清晰,主次分明,形式多样性与内容的丰富性往往不是其侧重点。
演讲类文本较其他文体具有特殊性,根据不同场合有不同类型:信息型以传达事实为主,表情型旨在抒发情感,呼唤型则是引导读者做出反应。其交际功能表现是多种多样的。
(二)源语与目的语的翻译生态环境
就本篇演讲稿而言,演讲者常年受西方教育以及美国街头文化的影响,思维逻辑、语言表达更倾向于英语母语者,措辞简洁有力,言语透露着张力与自信。但在汉语演讲中,由于秉承崇尚谦虚的美德,自谦的态度更能使人接受,而且运用成语、引语也会让演讲更具层次,凸显内蕴,让受众群体有更好的体验。
英语演讲稿的结构通常比较清晰,开宗明义的提出主题,运用事实论述,让听众在叙事中接纳观点,而中文的演讲主题会有许多修饰语与大篇振奋人心的宣传性语言,以实现传达意图。其实就文字本身而言,英汉之间是“以音表意”与“以形表意”的区别,汉语更适合记录,英语更倾向于用嘴说、用耳听,在某种程度上是更适合演说的,注重演说也一直是西方文化的传统。每种语言都有其局限性,所以我们更需要在两者间进行适当转化。
三、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演讲类文本翻译策略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例,分别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探讨生态学视角下演讲类文本的翻译策略。
(一)语言维
英语属印欧语系,而汉语属汉藏语系。两者在表达、结构、逻辑以及风格上存在差异,这也就造就了词汇、句法、语篇等语言形式上的不同,语言维正是通过这些方面进行适应性的选择与转化。
例1:... because you know I hate it when people say all those rappers, the hip-hop is really big in China right now, it's like this Chinese rappers' album is good for China.
解析:英语的结构比较清晰,具有精准性的特色,总是先说主干部分,再是补充部分。以此句为例,源语言受众群体会很清晰的抓住信息第一要点“我讨厌的现象”,随后when进行内容的补充“人们觉得嘻哈音乐与嘻哈歌手如今在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这样的表达形式与中文的叙事逻辑存在差异,按照事情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讲述才是汉语表达习惯。作为一篇演讲类文本,构建清晰的时间线是必要的,为达到语言维的生态适应效果,我们需要对其语序进行调整。通过上下文作者持有的观点,此处翻译为:
“人们说那些说唱歌手与说唱音乐现如今在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给我的感覺好像是这张国内说唱歌手的专辑对于中国来说已经算不错了,我讨厌听到这种话。”
例2:Now like I said it might not happen in your lifetime, but we are the force to make that wave to start going you know, so I believe one day we really are we really will be maybe the most influential, the most powerful country in the world, because no one else is, no one else will have the opportunity like us, but it's up to you guys, really, I mean I'm 37, I'm old, so you guys are the young ones, so hopefully you guys can really follow your dreams.
解析:这个例子中,连接词but、so、because表明了转折、因果关系,句子成分齐全,并且清楚地交代了各组成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通常情况下,英语语句中务必存在主、谓等主干成分,且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需要通过一些连接词来实现。而在汉语中,成分缺失的情况屡见不鲜,内在的逻辑关系也不一定要明确交代,即所谓的“意合重于形合”,况且演讲稿通常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运用过多的连接词只会让受众群体觉得拖沓、多此一举。 我们借用前面的语义将句子的某个成分进行缺省,以适应汉语的语言生态,使译文与读者之间形成一种平衡和谐关系。译文如下:
“就像我说的,即便这在你有生之年不会发生,总有一天也会发生,我们是推动这波浪潮开始前进的力量,我们会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最强大的国家。他们不会有我们这样的机会,这一切取决于你们,真的,我37岁了,我老了。你们都是年轻人,希望你们能真正追随自己的梦想。”
(二)文化维
在翻译过程中,比起语言层面的转换,異域文化意蕴的传达显得更为重要,也更有难度。本篇演讲稿的题材更偏向于文化方面,所以在文化维我们更要理解其表达的内涵,以及思考如何在汉语里体现,避免出现错误造成理解偏差。
例3:So that in China, in 10, 15, 20, 50 years, whenever, it really is our time to step up to the plate.
解析:原文中的“step up to the plate”是地道的英语表达,最初源于棒球比赛,plate是本垒板,step up to the plate表示球员踏上本垒板准备击球,可以引申为“开始行动”的意思。如若采取直译那等同于忽视了这层文化内涵。美国是具有深厚棒球文化背景的国家,源语受众群体会有强烈的共鸣,中国虽然欠缺,但通过归化的方式,引用中国历史上的成语与典故来传达其负载的文化,又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欣赏性。此处选用“投袂而起”这一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四年》,恰好地体现了这一内涵,弥补了这一负载词的空缺。 翻译如下:
“在中国未来10年、15年、20年,50年的时间,无论何时,都是投袂而起的时代。”
例4:So when people think, I say made in China or say we are based in China, and it gives them a bad stigmatism.
解析:有些词汇属于特有表达,具有相应的文化背景。句中的stigmatism源于希腊语stigmatos,所有格形式为stigma,有“圣痕”之意,是基督受难时躯体被强加的一种耻辱与污名,进而对stigmatism引申为“对某种事物的耻辱化或污名化”,在一篇演讲稿中这样的翻译复杂且生僻。我们结合上下文可知,演讲者想表达的观点是“很多人会对于中国制造带有一定偏见”。此处译为“刻板印象”这样一个较为常见的词汇,既容易理解又不失准确,原文翻译为:
“所以当我说我们的产品是中国制造,或者我们的总部在中国;这让他们产生了负面的刻板印象。”
例5:When we go back, we have to really really, really, really stay true to your real roots, and stay true to whatever your real inspiration and idea is.
解析:roots即“根、根源”,“stay true to your real roots”可以推断为“出身背景”或者说“血统”,但这里牵扯到一个文化上的差异:西方人往往很重视自己的血统与出身,甚至会下意识地分出“高低贵贱”;比如特朗普就曾多次表示为自己身上有德国血统而骄傲。相反在中国是不提及血统的,剑桥大学的教授马丁·雅克曾表示:中国人身份的认同是通过文明而不是种族与血统。所以在这里我们需要将“血统”这一概念淡化,将“stay true to your real roots”翻译为“不要忘本”,既简洁明了,又不会给中文读者一种夹杂糟粕的感觉,更适合中文的生态环境。翻译如下:
“当我们回去的时候,我们不可以忘本,要忠于你真正的灵感和想法。”
(三)交际维
在转换语言形式和传递文化内涵的同时,原文的交际意图也需要在译文中得以体现。译者应该通过文本转换、信息过滤、增补信息等策略保证其交际功能满足读者内心的期望。交际维实现前提是建立在语言和文化的成功转换上,因此,在分析交际维的转换时,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前面两方面,在此对于语言维、文化维就不再赘述,直接分析交际维的转换部分。
例6:OK, there's a lot of money to be made there. OK sure, but you cannot lose the integrity of what you do and what you represent for money.
解析:如果按照原文直译为“这里有很多钱可以被赚,但是对于金钱,你不能失去你所从事的、你所代表的那一份真诚”。无论在什么文体下,这样的翻译都过于拖沓,演讲类文本中更是忌讳。在翻译时应做到避虚就实,对于信息进行筛选,突出原文要传达的交际意图。有钱可赚、取之有道、不忘初心足以传达作者的观点,确保了译文的交际生态、行文的流畅又方便读者的理解。译文:
“好吧,在这里确实有钱可赚,但是我们应取之有道,不忘初心。”
例7:And I think we cannot be like: oh it's fine, you know I went to this place in China, it tastes just as good, almost as good. This is just 'as good' nice, not okay, it really isn't okay.
解析:这篇演講稿中,“be like...”是经常出现的,最早源自美国黑人方言,现已被广泛使用;译为“就像……一样”,之后会描述一类场景,使得叙述形象有画面感。为了实现这一交际目的,让演讲稿充分发挥其作用,在这里通过人称的转换,把模拟的场景直接放置于读者自身,与读者形成交流。另外在交际维的转化中,我们应该力求目的语符合源语演讲者的身份。已知演讲者是一个以高标准自居的人,演讲个性鲜明独具态度,甚至包含一丝愤慨,为了最大限度还原源语受众群体的感受,下半句没有采取直译,而是根据作者的观点进行了适当的信息增补来达到交际意图。 我们将其翻译如下:
“就好比你去了中国某个地方,你感觉:嗯,还可以吧。请问什么是还可以?还可以意味着不可以,这是一个尚可的标准,我们不能得过且过。”
例8:Now everything that I do, I do it like I'm doing it for IMAX. I know that sounds funny, cause when I was a kid, everyone says we gotta do something. You gotta do it like you're doing it for TV.
解析:句中的IMAX是指“巨幕电影”,与后面的TV“电视”形成对比,演讲者的意思是在过去人们会把“登上银幕”作为一种成功的标准,无论你从事什么都要朝向这个目标,而这里的IMAX可以理解为“标准之上的标准”。其实对于汉语受众群体来说,“成功即上电视”这一逻辑是很好理解的,直译会更好地传达作者意图,且较为日常的语言表达也更符合演讲稿的要求,满足读者的预期。在此将“doing it for IMAX”翻译为“载入影史”,“doing it for TV”翻译为“上电视”,随后调整语序,用后者引出前者更有利于读者的理解。“I know that sounds funny”“这可能听起来挺好笑”,这里我们结合演讲者身份以及性格,引申出“其实我可没开玩笑”这层意思。结合以上所有,可以更好地传达出作者意图,实现交际目的,翻译如下:
“在我小的时候,人们都说好好做事争取上电视,然而我现在在做的,更像是要载入影史,这可没在开玩笑。”
四、结语
在演讲类文本翻译的过程中,语序与逻辑合理能让译文更加直观,更加符合受众群体的语言习惯。对于文化内涵以及文化负载词的准确解读能确保受众群体更好地理解;同时兼顾双方文化背景,选用适当的措辞,能使译文严谨,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而交际维上的适应转换可以使译文在目的语生态中“得以生存”,达到交际意图,确保演讲内容的传递效果。生态翻译学为演讲类文本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方式方法,三维视角的转换,加上合适的翻译原则与策略,实现了翻译过程中的最佳适应与选择,达到源语言与目标语的平衡。同时这次实践也充实了生态翻译学下演讲类文体的研究,为理论走向进一步成熟贡献了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11.
[2]胡庚申.适应与选择:翻译过程新解[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4):94.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产生的背景与发展的基础[J].外语研究,2010(4):65-66.
[4]孟伊莎.变译理论视角下演讲类文本的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D].贵州财经大学,2021.
[5]梁勇.演讲辞文本翻译失误与策略探讨[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4):76.
[6]鄢俊杰.生态翻译学视域下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研究:以石狮市民俗文化为例[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2(10):120-121.
[7]刘文涛.翻译生态环境视角下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英译本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20(18):75-76.
[8]徐意想. 基于语言—文化—交际维度分析《活着》英译本[J].英语教师,2020(13):142.
[9]Jacques M. 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M]. London: Allen Lane, 2009.
[10]袁小陆,赵彤. 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的《创业史》文化负载词英译[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122.
[11]詹聪.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科技文献翻译策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3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