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情境的小学语文趣味化语言活动教学价值与原则

2023-05-16 09:18马金花
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24期
关键词:语言活动趣味化生活情境

马金花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十分重视趣味化语言活动的开展。趣味化语言活动具有生活性、趣味性和实效性的特征,通常分为识字写字类、阅读鉴赏类、诵读积累类、表达交流类和综合实践类等五类;其教学价值表现为唤醒学生生活经验,激发语文学习兴趣,促进落实语文素养。以趣味化语言活动创设生活情境,应遵循主题的一致性、任务的驱动性、学习的自主性、全程的反思性等原则。

【关键词】生活情境 趣味化 语言活动 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24-77-03

语言活动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主要方式。教师常常要设计趣味化语言活动,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加深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消化。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主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多从趣味角度设计各类语言活动,如讲笑话、说趣事等,以求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但却容易忽略语文学习的学科属性。这就使得各类趣味语言活动呈现单一化,偏离了语文特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增强语言活动的趣味性是极为重要的。但对于如何优化课堂语言活动,使其真正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等问题,尚待深入思考研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应利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语文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等相关经验,增强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建设开放的语文学习空间,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在多样的日常生活场景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基于课程标准,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通过引入学生熟悉了解的生活情境,使课堂语言活动趣味化,从而指向真实的语文核心素养,加强语文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因此,创设基于生活情境的语言活动,既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服务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切实培育。

一、小学语文趣味化语言活动的学科特征与教学分类

趣味化语言活动是一种适合小学低年级和中年级学生的课堂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以语言为核心,以趣味性为基础,以多种样态的学习活动为形式,融合多种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紧扣“实用性”特点,结合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进行教学。因此,基于生活情境的趣味化语言活动,旨在通过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将学生的语言活动引入生活,使趣味性不再是脱离实用倾向的无意义趣味,而是一种有着语文质地内容的真实趣味、自然趣味。

(一)小学语文趣味化语言活动的学科特征

一是趣味化语言活动的生活性。事实上,小学生对自己的周遭生活现象有着强烈的好奇感。如果语文学习活动围绕着学生熟悉的生活开展,那么学生就会倍感亲切,认为与自己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产生主动学习的需要。因为主动需要,所以开展的语言活动对学生来说也就会是真实可感的、充满兴趣的。

二是趣味化语言活动的趣味性。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情境有着一种内在的趣味指向。基于生活情境的趣味化语言,学生就会细细咀嚼,品味其中的意蕴、情趣。这就促使趣味化语言活动情境的创设不再一味寻求有趣,而是对生活的主动探寻与积极回应。

三是趣味化语言活动的实效性。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各种言语实践活动,使语文学习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更有利于语文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顺利推进,融洽师生关系。这使得学生对于教学活动及其内容印象深刻,推动学生积极参与,有助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基于生活情境创设语文趣味化语言活动,通过回归学生生活,让语文的教与学都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而实现教学方式的迭代与突破。

(二)小学语文趣味化语言活动的教学分类

按照语文课程学习内容不同、学习方式差异和运用语言的目的区分,常见的趣味化语言活动有以下五类。

第一,识字写字类。这是以引导学生识字写字,强化对汉字音形义的理解、应用和积累为目的的一种活动设计。

第二,阅读鉴赏类。这一类语言活动主要是为了深化学生对文章词语、句子、语言结构的理解,促使学生关注文章的表达方式,是为了“言意兼得”而设计的活动类型。

第三,诵读积累类。这一类趣味化语言活动的核心是以童歌、童谣、顺口溜等形式,以读、诵、演的传诵方式,进行反复诵读交流,在声情并茂、带有韵味的诵读中强化积累。

第四,表达交流类。这是以促进学生表达和交流为目的的语言活动,通常针对文本中的特殊语言方式创设情境,插入活动,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

第五,综合实践类。这一类语言活动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动脑思考,手脑结合探究,解决问题。

二、基于生活情境的趣味化语言活动的教学价值

通過生活情境的创设,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活动不再是孤立的语文知识、概念的习得,而是真实情境下鲜活语文素养的运用与培育,是一种可迁移的高质量的语文学习活动。具体来说,基于生活情境的小学语文趣味化语言活动具有以下价值。

(一)唤醒学生生活经验

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趣味性语言活动中加入生活情境,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深度体验,激发学生感知生活、联系生活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在二年级课文《坐井观天》中:“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飞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一百多里”的意思,以及小鸟飞行的艰辛,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了一个语言活动,让学生借助生活中的一幅幅图画,边展开想象边口述:“小鸟飞啊飞,飞过了草原,飞过了大山;飞啊飞,飞过了……又飞过了……”这样有助于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让学生通过形象的语言描述表达出来。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语言活动情境,会让学生产生活动的参与感,也更加有利于激起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语言文字的内驱力,激活课堂学习的氛围。例如《爬天都峰》这篇课文中描写爬山的那一段文字,用了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并且连续运用了8个“爬”。在这里可设计一个生活化的趣味性语言活动:教师读,由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内容情境进行动作表演,然后让学生互相表演;再让学生进行动作拓展,展露一些自己爬山的动作,教师再通过采访,引导学生把它呈现出来。学生通过反复体验,学习作者把动作写具体的方法。这样的语言活动不仅把学生的肢体语言调动起来,让学生兴致勃勃,激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而且借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对于学生领会文章内容大有裨益。

(三)落实学生语文素养

组织趣味化语言活动,如果没有一种真实生活元素加入,可能学生难以对该语言活动的内在价值获得切实的个体理解。例如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描写了祖国壮美山河,在备课中教师可考虑设置一个到课文中描述的地方旅游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对祖国山河壮美有更丰富真切的理解,进而产生更深沉真挚的热爱之情。生活情境具有实践行动性和任务驱动性,在学生的趣味化语言活动中加入生活情境,能够促进学生课堂认知向生活实践经验的转化。通过这样的教学,搭建起课堂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达成。

三、基于生活情境的趣味化语言活动教学原则

基于生活情境的趣味化语言活动,是提升语文课堂教學绩效的可用途径,但并非创设生活情境就一定能带来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因为其中还存在需要注意的一些基本原则。只有遵循必要的原则,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实效。组织基于生活情境的趣味化语言活动,需注意以下教学原则。

(一)主题的一致性

基于生活情境的趣味化语言活动,是课堂教学及课后延伸的任务型学习活动,其根本出发点是让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获得切实的提升。因此,基于生活情境的趣味化语言活动设计,必须突出交流话题的主题选择与引领,要通过不同的主题来实现不同的教育教学目标。所谓主题一致性,指的是需要运用一个主题来统贯整个趣味化语言活动,不应散乱,不能随意,确保主旨集中,指向明确。而生活情境的创设应当围绕特定主题展开,要引导学生在这一主题内容的对话学习过程中,开展具有趣味的丰富的语言活动,进而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以强化语文能力的训练与语文素养的培育落实。

(二)任务的驱动性

语文教学创设生活情境,不能只考虑到情境的真实性,以为提供了一个真实的情境,就能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殊不知情境本身不具备教育教学效果,必须是包含了教育教学意涵的生活境况,才能被改造成为语文问题导向的设计情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活动不是简单化的游戏,而是具有课程设计性的教育模块。在这样的语言活动中,生活情境的创设也需遵循驱动任务要求,方能促进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真正落实。例如《书戴嵩画牛》一文中,杜处士极度痴迷戴嵩的《斗牛图》。教师为了加深学生对杜处士的“痴”这一形象的理解,创设了一个人物(“我的密友”),其对百变魔方爱不释手,一下课就取出。这让学生真切地理解“痴迷”背后,是一种深切的喜爱。选取创设学生熟悉的痴迷魔方的人物形象,实为理解课文人物痴迷戴嵩的画的任务所需。

(三)学习的自主性

开展基于生活情境的趣味化语言活动,需要强调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相结合。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各种类型的生活情境的创设和引入,要给学生留下空间,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基础、个体感受来选取生活情境的差异性。趣味化语言活动的开展,特别需要学生能动性参与。而且这种参与应当是面向全体学生,期待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主动性,进而使之获得深度学习体验。只有让学生自主、深度参与到趣味化语言活动中,主动提起话题,积极表现出灵活与幽默,追索语言的深层含义,才能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四)全程的反思性

基于生活情境的趣味化语言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做活动的组织者,而且要做活动的评价者和反思促进者。要引导学生关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引导学生总结、梳理和评价活动的过程,反思活动的特色,以促进学生在反思中发展思维,提升认知,发展素养。因此,基于生活情境的趣味化语言活动,不仅仅注重趣味,更应注重思维。要从熟悉的事物或现象入手,进而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理解,有必要使之运用反思,以求思维获得发展与提升。例如在《两小儿辩日》一文教学中,教师为了训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掌握文章观点,并提升情感创意表达能力,真切地创设了一个“辩日”趣味化语言活动:教师从动作、言行举止上把自己模拟成出行的孔夫子,学生扮演“小儿”,运用大屏投影分别出现早晨和中午的太阳。这样进行生活情境创设,能让学生真实经历思考论辩过程,进而深度体验思考所带来的认知深化,以及厘清事理的活动乐趣。

综上所述,基于生活情境的趣味化语言活动,是让学生对原本存在于周遭的生活生发兴趣,在回归生活的同时,搭建学习的载体,使之充满丰富的趣味,最终培育语文素养。有学者指出:“把课上得有趣味,不是简简单单地说笑,也不是惟妙惟肖地模仿,而是基于教育理性和教育责任的爱,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具体体现。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性的课堂活动营造一种轻松平等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课堂学习。”[1]因此,让趣味化语言活动切实指向语文素养培育,正是语文教师不断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杨德铸.唤醒:让儿童语文学习自觉[J].江苏教育,2022(17):11-12.

猜你喜欢
语言活动趣味化生活情境
对幼儿语言教学中教师提问作用的认识
浅谈幼儿园舞蹈表演趣味化教学
基于课堂实践的会计教学趣味化探讨
精心设计语言活动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研究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次对文言知识的创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