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子怡 闫政 常亚楠
[摘要]针对当前二本院校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相对欠缺,专业实践能力较为薄弱,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问题,构建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的协调育人模式平台。研究主要运用高校毕业生课程成绩、实习实践、就业方向等数据进行数据库信息统计,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性研究。通过数据分析表明:在协调育人模式培养下,学生就业社会认可度提高35%;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得到提高,相关专业一次性就业率达到80%。
[关键词]辅导员;专业教师;协调育人;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3.10.027
引言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基本问题,主要指的是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用的对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构造模式和运行方式,一般由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三部分构成。目前国际上运用比较广泛的主要有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CBE”模式、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TAFE”模式和以新加坡为代表的“教学工厂”模式等。 [1]
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推动下,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近几年,全国高考形势呈现重点大学缩招而高考报名人数稳升不降的局面,二本院校成为接纳大多数考生的地方,然而国内二本院校大多分布在地级市,财政经费投入有限,教育实践资源相对缺乏,这些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有别于少数优秀综合院校,更应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但目前二本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没有将人才培养与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校企合作模式下主要以研究生与导师团队为主,本科生真正参与到项目、实践中的机会少,对培养适应现代化发展,就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不利,至今没有可鉴之路。
国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二本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可借鉴之处有:一是注重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共同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方案。高校选派专业教师、辅导员、学生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选派一线专业人员参与到高校教学及第二课堂实践中,为学生现身说法,这是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二是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地方特色,其特色产业、企业发展所需人才特点来更新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着重专注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实践能力的锻炼也提出更高要求,辅导员的作用就在于在此过程中加强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和个人素质修养的培养等。
一、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调育人机制构建的意义
(一)实现教育资源优势互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目前,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在工作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交流合作有限,无法充分凝聚育人合力,使学生培养教育中出现衔接空白。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调育人正是实现“三全育人”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双方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对自身工作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共商思政育人方法。 [2]另一方面,通过协调育人平台的建立,实现教育资源互补,将立德树人与专业知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同时为学生压缩时间成本,更好地提升学习效率。
(二)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才的培养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但目前二本院校学生的教育培养主要着重在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实习及相关实践多是蜻蜓点水,参与到一线生产及项目实践的机会并不多。另外,二本院校均为省级单位,教育教学经费有限,学校实验设备较陈旧,实验内容多为基础性,因此无法将学校书本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社会上企业最新采用的机械设备、生产工艺相结合,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差,面临就业时在技术能力上基本处于“小白”状态,竞争力弱。
辅导员与专业教师联动能有效地将德育与智育相结合,将课程思政更好地融入到专业学科的学习中去,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
(三)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
高校毕业生个人综合实力与社会需求结构性矛盾并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以笔者所在学校院系为例:我校机械系2020年毕业生人数为588人,2020年9月前就业人数441人,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74%;2021年毕业生人数为612人,2020年9月前就业人数465人,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76%;2022年毕业生人数为417人,2022年9月前就业人数339人,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81.3%。然而,数据统计显示,一次性就业学生中从事机械专业相关工作的不足四分之一。
通过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调育人,可以使学生在校期间打好专业知识基础,同时在课外实践中锻炼实际操作能力,为就业打好坚实的个人基础;另一方面,专业教师接触的企业多,资源广,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就业选择,从而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
二、协调育人模式原理
协同理论(亦称“协同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基于德国物理学教授赫尔曼·哈肯在对动物、人类及物理等各种系统进行研究时创立的。协同理论属于系统科学的分支理论,其核心理念是系统从无序转化为有序。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由许多系统组织起来的一个统一整体,每个系统是由若干子系统构成的,在整个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必然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 [3]其中,子系统之间如果实现协调合作的作用,那么整个系统就可以发挥出巨大的能量,这与哲学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也是一致的。
新时代高校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对高校育人工作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高校育人不能只局限于思政教师讲思政课,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去,而是需要专业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教学内容及教学实践过程中,实现课程思政。按照赫尔曼·哈肯“协同理论”原理,高校协调育人模式下的育人工作系统应该包含以思政工作者为主体以及与专业教师为主体共同承担育人工作的两个子系统,彼此间通过相互作用、协同合作,从而提升新时代高校育人工作的实际效果,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调育人模式探究
(一)搭建协调育人网络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协同
搭建协调育人管理平台,就是利用学生管理系统数据与课堂教学安排数据,实现大学生工作系统与教务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最终做到信息协同。这样有助于学生、辅导员、专业教师随时查阅了解本学期专业课程、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具体安排。协调育人网络管理平台依托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各自完成教育资源上传,实现学生管理系统和教务管理系统信息的数据共享,实现辅导员、专业教师和大学生的三方双向线上线下交流沟通模式,为学生专业实践合理安排提供便利。
(二)依托专业教师,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指的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的学生组织,是课堂之外的第二大育人载体。第二课堂中,学生更加注重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的能力培养,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才就业,提前适应社会有明显作用,第二课堂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沿阵地。
目前,普通二本高校学生第二课堂的组织和开展多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课外兴趣为主导,缺乏系统、完善的组织制度,教师参与度较低,学生在第二课堂中存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在个人能力培养、专业知识补充等实质性的收获较小。在协调育人模式下,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可以根据网络管理平台,收集学生第二课堂开展情况数据,有针对性地开展由专业教师牵头,辅导员组织的具有专业特点的第二课堂活动。许多高校辅导员经过教育部高校创业指导师培训,在帮助学生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学生还有机会参与到专业教师的横向课题,在科研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支部融合,形成思政育人合力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高等教育阶段学生专业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战斗堡垒,承担着教育、管理、监督、服务师生党员的作用,基层党组织要及时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位。切实完成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任务,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能更好地在专业建设中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党建教学提活力,实现双赢。学生支部建在专业上,就是拆掉“教”“学”“篱笆墙”,画好育人“同心圆”,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大多数由专职辅导员、专业教师“双带头人”担任,教师支部以专业为基础,以教研室为单位,这就为学生支部与教师支部融合发展提供了条件。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可以借助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党内政治生活,将学生专业学习、社会实践、思想教育融合到一起,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形成思政育人合力。
(四)运用校企合作模式,促进就业
校企合作是依托专业教师的资源优势,让学生参与到专业教师的横向项目中来,在项目切入的基础上开展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从而建立学校实践教学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二本院校所在地方企业为高校提供相应的岗位需求和人才培养标准,并为学生参观实习提供较为先进适用的仪器设备,学生在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下尽早接触实操训练,在掌握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应用实践技能,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校企合作作为学生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 [4]在校企合作中应当积极参与到学生专业实习中,是协调育人的有效实践形式。辅导员在协调育人模式下,能充分发挥其组织领导力,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对学生所学专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增进与专业教师的交流联系,从而促进协调育人工作的开展。
四、结语
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一线力量,协调育人机制基于二者共同的育人目标,是高校积极落实“三全育人”要求的必然选择。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调育人模式的探索,是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及就业技能提升服务,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影响下,能充分调动高校不同岗位教职工力量,形成合力,同时也是积极响应国家“访企拓岗”等就业政策的具体体现。发挥好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调育人的合力优势,将成为协同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朱丽佳.国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职教通讯,2011(6):65-66.
[2]吴倩倩,刘杰.浅谈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实践[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8(7):114-116.
[3][德]赫尔曼·哈肯.协同论[M].郭治安,沈小峰,译.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101-103.
[4]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3号)[EB/OL].2017-09-29.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709/t20170929_315781.html.
基金项目:2021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项目名称:《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调育人研究》(项目编号:2021zsszsx104)
作者简介:
田子怡(1990.2-),女,汉族,山西祁县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闫政(1979.11-),男,汉族,山西山阴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工程机械研究;
常亚楠(1989.1-),女,汉族,河南林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