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整合理论视域下爱伦·坡《黑猫》的病态人格研究

2023-04-29 07:32:38王楠宋薇
秦智 2023年10期
关键词:概念整合人格结构黑猫

王楠 宋薇

[摘要]《黑猫》是美国文坛中的经久不衰之作,一直以来受到多个视角和维度的解读。因此,结合当下跨领域与跨学科研究的时代热点,本文尝试基于认知诗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对《黑猫》这一经典文学文本进行认知解读,将主人公“我”与黑猫普罗托、妻子以及第二只黑猫分别作为独立的认知输入空间,挖掘出主人公“我”与他们之间隐秘的对应关联,并通过心智认知活动与认知知识背景形成各自相应的概念整合空间,最终构成多个概念整合网络。在整合网络形成的过程中,逐步揭示主人公“我”健全人格的崩塌,为该文本所呈现的主人公的病态人格以及“人性本恶”主题提供认知理据。同时也为这一经典文本的解读增加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认知诗学;概念整合;《黑猫》;人格结构;人性

[中图分类号]I712.0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3.10.024

引言

从20世纪中期以来,文学研究逐渐重视从语言学中汲取可以促进其自身发展的营养,因此近年来,学科与领域之间的跨越式发展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与方向之一。在此背景下,跨越语言学与文学的新交叉学科——认知诗学在21世纪初应运而生。认知诗学建立在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之上,运用认知科学的相关理论解读文学文本,注重从心智角度关注和研究文学。 [1]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认知诗学展开了如火如荼的研究,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进行了全方面的探索。虽然在理论运用过程中,认知诗学的相关理论被较多地运用于诗歌的解读,但是这并不能否认认知诗学相关理论对小说同样具有解释力。

《黑猫》是19世纪美国文坛中的佼佼者埃德加·爱伦·坡的代表作品之一,在国内外学者对其展开的各维度研究中,不乏从精神分析的视角对主人公的病态的心理和人格所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者常常通过分析作品中的意象等因素从而得出与主人公人格、人性或心理相关的结论,但少有学者解释这一过程的认知理据。而认知诗学的“认知”聚焦于阅读的心智过程,试图考察故事叙述与认知之间的心智活动。 [2]因此,本文试图从认知诗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解读这一经典文本,阐释主人公健全人格的崩塌,为该文本所呈现的主人公的病态人格以及“人性本恶”主题提供认知理据。

一、概念整合理论

作为美国著名的认知语言学家,吉尔斯·福柯尼耶(Gilles Fauconnier)于1985年在他所著的《心理空间》(Mental Spaces)一书中提出了心理空间理论。该理论一经提出,迅速引起了广大研究学者的注意,继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之后,福柯尼耶与特纳(Turner)一同对心理空间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整理与研究,最终形成了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也称概念合成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3]在概念整合理论中,两个或是多个独立认知域中信息构成不同的输入空间,概念整合就是将不同的输入空间通过跨空间的部分映射匹配起来。人们在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构建心理空间用以诠释概念意义。

图1  概念整合网络[4]

如图1所示,概念整合涉及到四个空间:两个输入空间(Input Space),一个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以及一个整合空间(Blended Space)。来自两个或多个独立认知域的信息构成输入空间1和输入空间2,类属空间由两个输入空间共有的、抽象的耦合组织与结构构成,而整合空间则可以包含三个部分:类属空间中的普遍结构、输入空间选择性投射的特定信息以及整合空间自身通过“组合”、“完善”和“延伸”三个相互关联的心智认知活动而建立起来的层创空间。在层创空间的建构中,人的认知能力发挥巨大的作用,使得“延伸”有了无限的可能,从而整合出无限的创新意义。

概念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路径,人们对概念进行整合其实就是对事物共有的、抽象的特征的探索,从而创造出新的意义。人类强大的认知能力使得概念具有了可整合性,人们可以对输入头脑中的属于不同独立认知域的信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梳理、匹配和整合。概念整合理论在解读文本意义的过程中,试图为解读提供认知理据,值得指出的是,相较于简单的语言现象,概念整合理论在分析小说时往往需要多次整合才能完成。在《黑猫》这部经典短篇小说中,我们不难发现,黑猫普路托、妻子以及第二只黑猫的状态变化与主人公“我”的状态变化息息相关,而这种动态变化的关联给文本的认知解读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

二、病态人格的阴暗基调

众所周知,爱伦·坡小说中的动物意象极为丰富,他极其擅长运用动物意象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在爱伦·坡的这部短篇小说中,“猫”这种动物不仅作为最显眼的标题,同时也是该篇文本中的最主要的着墨点。文章开篇部分提到,主人公“我”从小喜爱动物,结婚之后,家中也养了鸟、金鱼、狗、猫等多种动物。然而,在这么多种类的动物中,主人公“我”偏偏对所养的猫进行了展开介绍,尤为指出这是一只“黑猫”,文中写道:“这只猫个头大,长相俊,浑身乌黑发亮” [5]同时,“我”的妻子认为“凡是黑猫,都是巫婆变的” [5]。至此,“黑猫”这一意象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得到前景化突出,进入阅读者的头脑中,构成输入空间1。在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中,黑猫象征着邪恶、死亡和不幸。黑猫被英国人认为是与女巫忠实相伴的宠物,提到黑猫必然会联系到邪恶的女巫。黑猫也被认为是恶魔撒旦的最佳形象。古代俄罗斯人将黑猫认定为不吉利的东西。

主人公“我”接着提到“我给这只猫取了个名字叫普路托”。 [6]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文中所提到的所有其他动物,包括主人公后来收养的第二只黑猫它们都没有名字,只有这第一只黑猫拥有了名字。因此,黑猫的名字“普路托”自然而然地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形成了输入空间2。普罗托是罗马神话体系中主掌死亡的冥神,他的王国就是恐怖地狱,那里是无法容纳活人的地方。

因此,输入空间1是“黑猫”:象征着死亡、邪恶、不幸;输入空间2是“普路托”:冥神,死亡,地狱。输入空间1与输入空间2所共有的、抽象的耦合信息构成了类属空间即:死亡、不幸等抽象意义,是典型的恐怖元素。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读者发挥组合、完善以及延伸的心智认知活动,借助背景知识,进行整合,从而产生具有创新意义的层创空间,即:爱伦·坡做出这样安排的目的。爱伦·坡做出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营造一种惊悚可怖的气氛,使读者形成恐怖的心理预期,更为重要的是为主人公病态的人格发展与人性本恶的主题打下阴暗的基调。

三、主人公“自我”人格的崩溃

与“黑猫”传统象征意义不同的是,主人公“我”的第一只黑猫并不是邪恶的代表。第一只黑猫普路托,与“我”形影不离,关系密切:“这只猫总是喜欢跟着我,不管是在屋里还是到街上去,我到哪儿,它就到哪儿,而且任凭我怎样赶都赶不走它”,“我和猫的交情维持了好多年”。 [5]然而,不幸的是,后来“我”染上了酗酒的毛病,在一天晚上醉酒后,“我”用小刀将黑猫普路托的一只眼珠剜了下来。后来黑猫普路托伤势逐渐好转,但被剜掉眼珠的空眼窠让“我”感到十分可怕,黑猫普路托自此也对“我”避之不及,而“我”渐渐地对它恼羞成怒,最终吊死了它。文章的这一部分主要讲述了第一只黑猫普路托和主人公“我”之间发生的事情。因此,黑猫普路托与主人公“我”作为这部分故事叙述的两个主体,在阅读过程中就成为两个输入空间。输入空间1主人公“我”:性格平和—性格波动—性格失控;输入空间2黑猫普路托:健康—残疾—死亡。因此,从上述两个输入空间我们不难看出,主人公“我”与黑猫普路托的状态变化是一种正相关关系,所抽象出共同信息即类属空间信息是:状态变化。

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者将输入空间与类属空间中的信息投射到整合空间中,同时发挥心智认知活动的延伸功能,主人公“我”剧烈的性格波动自然会使读者下意识地联系到精神分析相关背景知识。因此,精神分析中的人格结构这一背景知识就被纳入整合空间。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健全的人格结构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重部分组成。人格的“本我”忽视现实条件,追求本能的欲望满足;人格的“超我”则根据道德规范和世俗礼教等对人们的本能冲动与行为加以束缚;而人格的“自我”则在“本我”与“超我”之间发挥作用,它以现实条件实现“本我”的欲望,服从“超我”的强制性规则。它不仅要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东西,还要考虑到它所寻找的东西不能违背“超我”的价值观。因此,在人格的三个方面,“自我”扮演着艰难的角色。

根据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学说,起初,主人公“我”性格平和,这意味着这时的主人公处于人格和谐状态,说明“自我”人格调解功能正常且有效。相对地,这时的黑猫普路托也是身体健壮,聪明伶俐;然而,主人公“我”酗酒的毛病越来越重,酒精放松了主人公非理性的“本我”欲望的压制,挣脱了“自我”人格的调控,“自我”人格功能受到打击。相应地,黑猫普路托眼球被剜,身体有了残疾。最后,主人公的邪念彻底一发不可收拾,即使在清醒状态下也遵从了“本我”欲望,“为了作恶而作恶”。这说明主人公“自我”人格功能彻底失效。相应地,黑猫普路托死亡。通过背景知识的整合,形成了一个具有新意义的层创空间:黑猫普路托实际上就是主人公的“自我”人格。而黑猫普路托死亡,也意味着主人公“自我”人格的崩塌。

四、主人公“超我”人格的坍塌

“妻子”这一角色在文章中虽然着墨不多,但却至关重要。从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出“妻子”在文中的每一次出现都不是单独的,而是和主人公“我”一起出现。这样的并置出现使得“妻子”与主人公“我”在阅读者的认知过程中成为了两个输入空间。同时,通过文本细读,阅读者不难发现,“妻子”与主人公的抽象耦合部分是“善良”这一道德品质规约以及二者状态变化的正相关对应。

在最初主人公性格平和时期,他十分喜爱小动物,对动物们充满爱心,体现出“善良”这一优良品质,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学说,这说明此时的主人公受到“超我”人格的规约。相应地,“妻子”与这阶段的“我”志同道合,体现着“善与爱”,并且“一有机会就为我物色中意的小动物” [5],似乎是强制主人公“我”保持“善良”这一优良品质,体现出“超我”人格的约束作用。

后来,主人公开始酗酒,开始虐待家中饲养的动物,主人公不再遵循“爱护动物”这一约定俗成的道德要求,这说明主人公“超我”人格功能开始失效,主人公“我”逐渐摆脱“超我”的制约。相应地,这一阶段“妻子”遭受到了“我”的打骂,“我”与“妻子”不再志趣相投甚至是背道而驰,“我在上面说过了,我妻子是个极有怜悯心的人。我原先身上也有这种出色的美德”。 [5]在“我”带第二只黑猫回家时,“妻子”看见它和普路托一样缺少了一只眼睛,反而更加喜爱它,而“我”却因为这一情况更加厌恶它。

最后,在“我”要杀死第二只黑猫时,由于沉浸在杀戮的欲望中,道德规约、世俗礼教从“我”的头脑中清除,“我”完全脱离了“超我”的控制,“超我”人格彻底失去了作用。相应地,“我”想都没想地就用斧头把“妻子”砍死了,“可怜她还没来得及哼一声就当场送了命”。 [5]

因此结合上述分析,在整合空间中通过心智认知活动,对信息进行整合所形成的层创空间是:“妻子”是主人公的“超我”人格。在“妻子”死掉后,主人公没有丝毫的愧疚与后悔,反而内心十分平静,“干完了这件杀妻的勾当,我就索性细细盘算起藏匿尸首的事情了”。 [5]这时的主人公完全脱离了道德伦理的枷锁,“超我”人格坍塌,主人公沉浸在原始欲望的满足中,他的人格进一步失衡病态。

五、主人公“本我”人格的膨胀

小说中写道,“我甚至有些后悔害死这黑猫,因此就在经常出入的低等场所中,到处寻找一只外貌多少相似的黑猫来做填补”。 [5]终于,在一天晚上,“我”在一个下等酒寮里发现了第二只黑猫。在这里,我们可以注意到,第二只黑猫的出现的原因是主人公“我”的有意寻找,并且,第二只黑猫与普路托极为相似,“它的个头跟普路托差不多,全身上下除了一处之外,其他的跟普路托几乎一模一样”。 [5]爱伦·坡这样的有意设计使得第二只黑猫成为读者阅读过程中的重点关注。小说接下来开始讲述主人公与第二只黑猫之间发生的事情,至此,一人一猫作为两个不同的输入空间进入到读者的阅读认知的过程。

自从遇到第二只黑猫,主人公“我”就备受罪恶的折磨。第二只黑猫与普路托酷似,就连眼珠也同样被剜掉了,它和普路托一样都受到“妻子”的喜爱,各种行为习惯也与普路托如出一辙。高度的相似并没有让“我”感到高兴,反而让“我”感到更加惊恐与不安,因为它勾起“我”以前的回忆,让“我”回想起曾经的疯狂、残暴与失控。文中还提到,第二只黑猫与普路托唯一不同的是胸前有一块白斑,而这白斑竟渐渐显露出一个绞刑架的形状。在主人公“我”看来,这个绞刑架状的白斑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他由于放纵心中邪念的滋长而犯下的罪行。第二只黑猫就是主人公“我”内心不受控制的邪念与冲动的具现。文中提到,在“我”要到地窖去时却突然发现第二只黑猫出现在“我”的脚边,进而成为“我”杀死“妻子”的诱因。可以说,第二只黑猫诱发了“我”的杀戮欲望,释放了“我”的原始本能,使“我”毫不犹豫地砍死了妻子,并且沉浸在原始欲望得到满足的愉悦中,“尽管我犯下滔天大罪,但心里竟安稳得很”。 [5]

杀死“妻子”后,主人公“我”已经完全被本能恶念所操控,在“得意于自己成功掩盖了罪行”这一本能念头的驱使下,“我”竟然在警察检查地窖时主动提起藏尸地点,甚至用棍子敲击藏尸的墙体,主动吸引警察的注意力。而“我”的恶念本能的不断膨胀,最终发出了声响——阵阵猫叫声,“我”的罪行被暴露,“我亲手把自己给埋葬了”。 [5]

读者在整合空间中通过心智认知活动对两个输入空间与文化背景知识进行整合,从而产生的层创空间就是:第二只黑猫是主人公“本我”人格的代表。第二只黑猫产生的刺激,使得主人公“本我”欲望不断膨胀。

六、结语

我们可以将上述小节得到的层创空间与整合空间看作是多个输入空间,而这多个输入空间所抽象出的共有的信息即类属空间是:主人公“我”人格发展失衡。主人公“自我”人格与“超我”人格逐渐削弱最终崩塌,“本我”人格逐渐膨胀最终占据主导地位。而完全受“本我”人格支配下的主人公罪行累累:虐杀动物,杀害妻子,毁尸灭迹。人格结构三要素相互作用,共同维持人类人格的健康发展。然而,当人类人格发展一旦失衡,在“本我”强烈要求满足原始欲望的驱动下,就会毫无动机地干出违背现实条件与法律道德的事情,就像文中的主人公“为了作恶而作恶”。当人无法控制与约束自我享乐本能,产生与社会利益相冲突的破坏性冲动与行为时,就突显为“人性本恶”。因此,通过对形成的整合网络的分析,我们逐步揭示主人公“我”病态人格的发展,同时突显出爱伦·坡作品中的常见的“人性本恶”主题,为作品中主人公的病态人格研究提供了认知理据。

参考文献:

[1]熊沐清.语言学与文学研究的新接面——两本认知诗学著作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4):299-305+321.

[2]熊沐清.故事与认知——简论认知诗学的文学功用观[J].外国语文,2009,25(1):6-15.

[3]钟蕾.概念整合理论对《雨中的猫》的认知解读[J].外国语文,2011,27(4):34-38.

[4]Fauconnier, G.1997.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爱伦·坡.黑猫[M].赵飞强,译.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王楠(1999.1-),女,汉族,山东烟台人,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宋薇(1981.8-),女,汉族,辽宁抚顺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概念整合人格结构黑猫
黑猫钓鱼 边庆祝
黑猫白猫
少儿美术(2020年1期)2020-12-06 06:56:14
黑猫和蓝猫
大灰狼(2019年1期)2019-01-31 17:45:30
汉语名名式饮食词语的语义合成分析
人间(2016年30期)2016-12-03 21:53:47
概念整合视阈下的广告语解读
浅析概念整合理论在语言中的应用
汉语歇后语的认知语用解读
中国市场(2016年22期)2016-07-07 06:12:49
以精神分析批评方法解读施蛰存《将军底头》
从人格结构理论看人物的性格与命运:解读《岛》中索菲娅的心路历程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
名作欣赏(2014年29期)2014-02-28 11: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