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恩嵘
摘要:艺术作为人类智慧结晶的一种独特类型,是“呈人之美”;艺术教育则是让每个人通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成为完整幸福的美好的人,是“成人之美”。协商式评价在美术单元教学中最擅长的便是“成人之美”,既成就了学生,同时又成就了教师自身的“成人之美”。
关键词:小学美术 单元教学 推进协商式评价
由于学生学习能力与接受能力是不相同的,他们在美术鉴赏、美术技能、创新能力和学习自主性等方面的发展是具有差异性的。传统评价只是课程结束前的一道程序,以往的美术课程评价存在评价目标单一、评价方式简单化、评价内容片面化等问题,难以满足学生在单元美术教学中的需求,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需要教师进行思索与探究。
一、美术单元教学评价现状分析
以往评价内容的片面化,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在传统美术课堂中,教师一般采用一课时一评价的方式,在短时间内对于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想象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不能予以全面评价。
首先,评价方法简单化,学生积极性无法得到激发。在美术教育中,简单地通过纸笔绘画收集学生发展依据的评价方法,已不能准确全面地量化评定学生在各个方面的综合发展情况。
其次,评价过程模式化,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不足。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多数以学生绘画结果作为评定教与学的客观模式。采用这种“一锤定音”评价,学生往往是被动地等待评价,无法自主地参与评价,进行自我评价,筛选和吸纳有用的信息;无法做到敢想敢画、大胆探索、创新;无法在评价中进行自我调控。
最后,评价功能缺失化,学生的探究精神受影响。评价中的四种功能值得关注,即在诊断功能中,学生的评价结果反馈形式主要以分数、等第等形式展现是终结性的评价;在导向功能中,往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性评价,评价没有发挥“指挥棒”的作用;在激励功能中,积极推动学生行动,但评价往往会高出实际;调控功能中,评价突出的是选拔,学生在实践中的探究精神受到影响。
二、协商式评价体系的实施要点
教师要通过学习目标、评价内容、实施方式、评价主体、反馈方式等几个环节的共同建构锚定美术单元教学,推进协商式评价,并得到学校的全力支持,这样每一项任务也就更易于贯彻,在此基础上,美术单元教学评价会更加有的放矢了。
首先,协商式评价执行前,师生应相互了解,协商沟通前问卷从以下四个领域出发,分别是“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以及“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了解学生学习美术的情况。
其次,教师要针对单元内不同的小主题、具体美术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设计,主要侧重对学生在学习内容方面做出判断。比如,在教学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十五课《有生命的石头》时,由于本单元影响深远,可以在学生的心中播下石文化的种子,在若干年以后,慢慢地在学生心中发芽、开花、结出多彩的果实。如第一课时《探寻身边的石头》(欣赏),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户外采集有趣的石头,及到校石文化馆中参观并记录,并有针对性地选用大量石文化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参与石文化的传承和交流。第二课时《探索石头粘贴》(欣赏、技法),教师通过让学生协作完成石头拼贴创作,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合作能力。第三课时《探究石头联想画》(欣赏、技法、创作),教师可以通过石头设计画稿、石头联想绘画,全过程注重主题研究性的学习,追求真实性学习结果,具有实践性,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想象能力。第四课时《作业展评》,教师布置石头联想画画展,并完成师生之间的协商学习合同,通过协商式评价等多维性的评价,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最后,在教师评价方面,主要测量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素养和教育教学成效,教师评价目的是为了提升教师的美术专业发展和提高素质水平,激活教师的教学新思维,在评价中知不足,然后不断改进。师生可协商共同制定教师评价表。
三、能由浅入深地进行“解疑”
首先,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整体感悟,协商式评价具有导向性与激励性。主题单元教学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学生在面对丰富的真实情境时,需要一个相对充分的过程以解决问题。协商式评价指引的优势便凸显出来了,对思维方向的确定具有引导作用,方向明确,便会产生“头雁先飞,群雁齐追”的效果。
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体验,协商式评价具有研究性与合作性。在美术单元学习中,能以一个集中问题为先导,学生得到教师提供的小主题或问题,像科研人员一样搜集资料、分析讨论、实践验证等方法发现和提出问题,研究性地展开协商学习活动,解决问题并得出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潜移默化的研究中不断成长。
最后,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矛盾”,协商式评价具有差异性与多角度。对于同一主题单元教学内容,教师不再只停驻在“类”的概念上,而是有针对性地协商评价每位学生,协商式评价注重对象的差异性以及展现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逐渐实现学生的进步。
总而言之,当前时代发展,大单元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不是单单传授绘画知识与技能。教师要使学生在美术单元中自主学习美术知识,提高自身素养,提升学习高度以及创新、合作、解决问题等能力,这些问题的答案聚集在美术单元评价上,因此要以美术课程标准为评价依托,建构一种师生认同、共同参与的单元协商式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