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文璐
【摘 要】“两个结合”的提出,要求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突破瓶颈、深入发展。然而目前部分学校仍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及教法陈旧、效果不佳等问题。为进一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厘清传统文化教育的定位,明确传统文化教育的责任主体,在课程建设中突出重点、提炼主题,以“骨干引领、选聘‘明师”为原则进行师资储备,从“善用情境、强化体验”角度进行教法革新。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 现实困境 优化路径
【中圖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22-10-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中小学校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在系统分析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从认识和行动两个层次同时发力助推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突破瓶颈,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根基。
一、学校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在实施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部分学校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盲目性和随意性的实践困境中,对于“教什么、谁来教、怎么教”等核心问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例如有的学校单纯依靠学科渗透和主题实践活动落实传统文化教育的任务,而没有提供相应的课时保障;有的学校虽然独立设置了传统文化教育课,但是逐渐演变为语文课、历史课,并没有凸显出课程的特色和文化属性,无法达到以文化人的效果。
基于教育实践逻辑,可从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分析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陷入的困境。一是课程设置方面,存在课程内容选择不当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教学内容“失之过窄”或“失之过泛”。“失之过窄”指的是课程选材过于集中、单一;而“失之过泛”指的是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试图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灌输给学生,但由于课时限制,只能进行蜻蜓点水式教学,造成碎片化现象。二是师资配备方面,师资队伍力量薄弱成为阻挠多数中小学深入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缺乏一支稳定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师队伍以及现有教师文化素养不足两个方面。独立设置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学校,由于缺乏专业对口的教师,同时迫于编制紧张的压力,可能会从语文、历史等学科中抽调教师临时充任。采取学科渗透、有机融入的学校将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工作分配到各科教学中去,在缺乏考评监督机制的情况下,依靠教师个体的觉悟和能力,难以形成文化育人的整体氛围。三是教学效果方面,受困于课堂教学方法陈旧、考核评价方式单一,学生反映获得感、体验感不强。多数学校要求教师增加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但仍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文化育人意识不突出,教学方法以灌输为主,让学生死记硬背,没有达到涵养文化的教育目的。在不同学科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往往需要在学科之间进行知识综合、迁移,而目前较为普遍的现象是,许多教师在学科渗透过程中未对教法进行革新,无法在传统文化和学科知识之间建立有机联系。
总而言之,部分中小学的管理者和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意识还不突出,甚至出现了“别人有,我也有”式的攀比和“别人这么做,我也这么做”式的跟风现象[2],办学者迷失在空洞、抽象的口号中,自然在改进教学实践、形成学校品牌方面成效微弱。
二、优化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为了推动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摆脱实践困境,应该从认识和行动两个层次同时谋求改进。在认识层面,需要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定位有清晰、理性的认识,同时明确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责任主体;在行动层面,则应该集中在课程、师资和教法上,集中资源解决好“教什么、谁来教、怎么教”的问题。
(一)厘清传统文化教育的定位
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定位直接影响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厘清传统文化教育的定位,是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一步。
首先,需要区分“传统文化研究”与“传统文化教育”的不同。传统文化的特点是“博大”,涉及人类生活衣食住行等方面,如历法、节气、生肖、医药、烹饪、园林、武术等。传统文化研究的特点是“精深”,强调对某种文化的渊源、流变与整合进行深入系统的考察,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术研究工作。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撷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经历一个课程化的过程,转化为可供学生学习的材料。我们不能寄希望于通过几年基础教育的涵养培育,就将学生培养成为学贯中西、博通古今的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应是“种子工程”,即在学生身上种上一颗“爱家、爱国”的文化种子,使其对本国的历史与文化饱含温情与敬意。
其次,现阶段国家提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目的是解决“从有到优”的问题,而非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既不是另起炉灶也不是白手起家,而是在优化存量的基础上搞好增量。以音乐学科为例,中小学校需要利用好现行教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突出文化教育意识,将中华传统音乐文化基因植根于学生的人生记忆中。在此基础上,可从本地区传统音乐资源中撷取精华,同时做好中外音乐作品的比较赏析,在培育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世界眼光,推动文化的对话交流。
最后,传统文化教育和既有的学科教育之间应当是交融而非对立的关系。一方面,现在的学校教育中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例如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美术、体育等学科课程,地方或校本课程中的书法教育、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以及大量的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中,都具有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有益资源和空间。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学科为核心课程,应起到引领示范作用,艺术(音乐、美术等)、体育与健康学科为重要组成部分,应起到支撑辅助作用。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文化自觉自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人文底蕴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传统文化教育与现有学校教育相配合,在培养学生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方面大有可为。
(二)明确传统文化教育的责任主体
完善传统文化教育应当依据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在具体实施上则应当因地制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负有管理、落实的责任。作为学校管理者的校长理应成为本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一责任人,除了管理者,学校教师也是责任主体中的一员。
首先,作为责任主体,无论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学校管理者都应意识到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今后的基本工作。中国历史悠久,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傳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是每个人的责任,也是中小学校的永恒使命。国家公布的文化、教育方面的文件表明,传统文化教育的地位只会提高不会降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只会加强不会减弱。
其次,作为责任主体,应该对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独特价值有清晰的认识。从学校教育阶段划分来说,中小学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阶段,是传承中华文化的主渠道,承担着主阵地的重要使命。从学生个体成长角度来说,人格品性、知识基础、价值情感的培养有赖于学生时代的教育,因此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从学校时期抓起。
最后,作为责任主体,应该认识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系统工程,而非一朝一夕之功。不是召开大会动员各科教师积极融入,也不是每周利用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上一堂课,或定期举办几场主题教育或实践活动就能达到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这个系统工程需要扎扎实实推进,过程中不应过分重视形式,而更应关注成效。此外,传统文化教育应当成为学校的“底色”而非“特色”。各中小学校可以在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形式、方式方法等方面加以探索,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
(三)课程建设:突出重点、提炼主题
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建设有两条路径:一是在既有的学科课程中增加或渗透、融入传统文化内容,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提出的“3+2+N”全科覆盖;二是在国家课程之外,利用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的形式开设一门独立的课程。前者是众多学校采取的措施,后者对教师、教材、场所等办学要素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只有部分学校在初步探索。当前加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应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在大力推动前者的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独立课程。就独立设置课程而言,可以从突出重点、提炼主题入手。
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丰富的学习内容和有限的学习时间之间存在着矛盾。为缓解矛盾,在课程建设方面的首要着力点是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突出重点。从出版发行的教材来看,无论是杨德军主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徐梓主编的《中华传统文化》,都存在包罗万象、面面俱到的现象。其他教材还出现了“教材读物化”的趋势。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应该走出“求大求全”“蜻蜓点水”的误区,在课程建设上以“重点突出、主题鲜明”为标准,落实国家提出的“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原则。在突出重点的同时,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建设时可以尝试提炼主题,以一个学期为限、以问题为导向,对一个主题层层递进,逐步深入,达到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的学习效果。例如小学阶段可以设计主题“平凡与伟大——致敬爱国志士”“喜悦与悲痛——节日的由来”等;中学则可以采取选修与必修相结合、初阶与高阶相衔接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四)师资储备:骨干引领、选聘“明师”
现行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实验都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解决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问题,应该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原则。一方面利用好现有的师资队伍,遴选具有较好基础的教师进入“卓越成长”项目,提供发展条件培养其为骨干教师,以达到引领其他教师发展的效果。同时,还需要全面提升整体教师队伍的传统文化素养,提高他们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能力,具体包括能围绕本学科学习更新知识系统、变革教学方法,能完成结合学科特点有机融入传统文化内容的任务。另一方面依据本地文化资源,从民间艺人、各类文化遗产传承人中选聘“明师”担任长期授课教师。应当将教学能力而非社会地位、名气作为主要参考,对外选聘“明师”而非“名师”。另外,还可以从本校教师队伍中选拔一批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教师担任“明师”助教,可结成师徒进行系统学习并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传承。
(五)教法革新:善用情境、强化体验
部分中小学的教学方法在于将知识结构化、系统化,通过反复练习、查缺补漏帮助学生提高学业成绩,这样容易忽视学生在情感体验方面的需求。国家提出完善传统文化教育,特别强调“加强对文化内涵的阐释,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倘若仍然使用以往的教学方法,学生难以获得文化参与感和认同感,教育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归纳为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三大主题。“革故鼎新、俭约自守、精忠报国”等观念并非凭空产生,而是中华民族在发展壮大的历史征程中总结凝练而来的。如何将这些抽象的概念(跨越时空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是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正视的、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可以将抽象的概念还原为一个个具体鲜活的故事或案例,通过营造情境拉近学生与历史文化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体验中意识到传统文化不是遥远的、僵化的知识,而是体现在自己日常生活之中。对技能、技艺、技巧类文化的研习,教学思路应该倾向于体验取向,摒弃知识取向。可以借鉴古人的教育经验,通过寓教于乐、感悟体认的方法进行文化熏陶,同时进行实践养成,增强学生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
站在“两个结合”的新时代高度,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关乎民族伟大复兴和国家文化安全。中小学校理应勇于担责、冲锋在前,在每个学生心中种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种子,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EB/OL].(2021-07-01)[2023-10-12].https://www.gov.cn/xinwen/2021-07/01/content_5621846.htm.
[2]徐梓.中华传统文化应成为中小学教育的“正餐”[J].群言,2014(7):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