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晓峰
摘 要:近年来,以“减轻作业负担与课外培训”为核心的“双减”政策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在“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打造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以“双减”政策为基点,结合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首先阐述了“双减”政策对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影响,详细探讨了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打造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符合“双减”政策的措施,以期为提高教育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教育;数学教学;优质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24-0137-03
教育部于2021年发布了关于“双减”政策的指导意见,旨在通过调整课程设置、优化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等手段实现学生学业负担和课外培训的有效减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何在“双减”政策下打造小学数学优质课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学科素养的提升,值得教师探索和深入研究。
对于教师来说,在“双减”政策颁布之前他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准备教案、批改作业和进行测试,“双减”政策的推行使得教师能够更加专注于教学本身,提高教学质量。由于减少了应试教育的压力,教师还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此外,“双减”政策还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专业发展机会。通过参与培训和研讨活动,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对于学生来说,长期面临繁重的课业负担和考试压力,可能会使他们的学习兴趣下降、引起身心健康问题。“双减”政策的推行使得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发展兴趣爱好、参加社会实践和锻炼身体,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减少了应试教育的比重,学生将会有更多的机会去培养自己的创造力、批判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学校来说,在“双减”政策实施之前,学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组织各种考试和评价活动,而“双减”政策的推行使得学校能够更加注重教育教学的本质,提高教育质量。学校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竞争力。“双减”是国家政策,其实施还可以为学校争取到更多的资源支持。政府将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设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保障[1]。
(一)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
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存在停留在符号运算层面,抽象复杂的情况,学生理解和消化这些内容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学内容注重于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记忆,强调运算技巧,忽视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脱节,学生难以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数学的学习因此变得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逐渐丧失。这样的课程内容安排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了学习效果。
(二)课堂教学方法单一
一些教师过于依赖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练习等,忽视了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讲解和示范,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从而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或者过于注重理论教学,认为数学是一门需要大量记忆和理解的学科,因此教学重点放在了公式和定理的讲解上,忽视了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体验;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结果忽视了过程,他们认为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测试学生才能掌握数学知识,这导致学生过于关注分数和排名,忽视了学习过程的体验和享受……这些单一的数学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且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练习作业布置不合理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便是作业的数量过多。部分教师认为,多做练习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课堂上讲解完知识点后会布置大量的作业,这种做法往往会给学生带来沉重的负担。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去参与户外活动、与同龄人交往以及进行兴趣爱好的培养,过多的作业使得学生不得不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完成作业,导致他们的课余生活被严重剥夺,缺乏了身心的平衡发展。不仅如此,除了作业数量过多外,目前一些作业只关注于重复性练习等,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得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无法真正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2]。
(一)调整教学内容,贴近学生需求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调整教学内容,确保其贴近学生实际需求。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动力,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还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3]。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课堂游戏“谁先算出面积?”让学生分组合作,利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如数方格法、剪拼法、重叠法等)来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看哪组学生能最快得出正确答案。等学生计算结束后,教师再提出一个具有更简便的算法,引导出计算公式“S=ab”(长方形面积)“S=a2”(正方形面积),这样的游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计算教室的地面面積、计算家中餐桌的桌面面积等,让学生借助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以提升其应用数学的技能。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例如“如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堂质量
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容易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而创新教学方法则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通过启发式问题、探究性学习等方式,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成为学习的主角;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教师的教学技巧和经验,忽视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创新。而创新教学方法则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和专业素养,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双减”政策的教育目标。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课《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为例,教师提问一些契合现实生活的问题,例如,“小明家有24个苹果,他平均分给了3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个苹果?”这个任务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然后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例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会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那么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又该如何计算呢?”让学生自己思考并鼓励他们发表看法。还可以设计一个“计算大挑战”的游戏,让学生通过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题目,争夺计算速度最快的荣誉,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巩固他们的计算技能。
(三)合理制定作业,提高练习效果
在“双减”政策的要求下,小学数学课程的作业得以减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需要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这些练习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题目,如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公式,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制定合理的课堂练习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强、启发性大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例如,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数学思维和方法来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课《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中的《多边形的内角和》为例,为了更好地实现“双减”政策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介绍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和性质。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实物示范,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些几何图形的特点和关系。接着,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三角形的内角和验证过程。在进行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将三角形进行旋转、平移等变换,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进一步理解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然后可以设计一些基础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点,如三角形的内角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内角和公式等,比如△ABC,内角A=40°,B=60°,C=80°,求△ABC的内角和;平行四边形ABCD,相邻两边AB和BC互相平行,∠A=80°,∠B=100°,∠C=110°等。这类作业应以课本习题和课后练习题为主,让学生通过完成这些作业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这样,既让学生懂得了这个公式,又让学生知道了三角形的性质,提高了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
(四)关注个体差异,实现因材施教
鉴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进度不同,传统的一刀切式教学往往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通过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可以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和任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例如,对于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高难度的题目和拓展内容,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而对于数学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练习和辅导,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课《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0.56+0.38和3.21-1.45,对于这两个题目,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用整数加减法的方法来计算,并引导他们发现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接着,教师可以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相同,但要注意小数点对齐。再引导学生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算理后,可以在黑板上写下几道题,提问学生上台解答,提问的时候就要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而定,对于掌握程度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练习1:计算4.32+2.87和7.13-3.98;对于掌握程度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练习2:计算1.25+0.48和5.67-4.32。这样,教师可以有效地关注个体差异,实现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节奏,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然而,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课堂教学方法单一、练习作业布置不合理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合理制定作业、注重因材施教等措施,打造“双减”政策下的小学数学优质高效课堂,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1]冯海报.“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3,(31).
[2]吴旭晨.落实“双减”提质增效——探“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課堂“提质增效”教学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3,(10).
[3]刘晶晶.促进数学深度学习助力师生真正成长——“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引导策略[J].知识文库,2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