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昕彤 宋文娜
(丹东市第十九中学,东港市教师进修学校)
人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指的就是教会别人学习知识的本领比仅仅传授其知识更重要。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学习能力成了人类的一个重要的生存技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本研究中,“会学”是有效实施学习的策略因素,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恰当选择并合理使用学习方式方法,熟练地运用相应的学习策略,高效完成学习任务。“会学”的培养,既是为学生学习提供基础支撑,也是促进学生知识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举措。
1.学习焦虑问题显著
针对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筛查结果显示,学习焦虑是中小学生面临的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且随着年级的增加,其学习焦虑问题表现更为突出。
2.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部分学生不愿意提前预习所学内容,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心听课,课后不爱复习所学内容,做作业时拖拉。
3.学习依赖性强
部分学生不会主动制定学习计划,大多是在教师、家长的要求下完成任务,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不能体会学习的乐趣。
4.学习方法僵化
部分学生对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的利用意识不强,宁可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死记硬背,也不愿意专心听教师讲的学习方法、弄清楚思考过程。
部分教师对学会学习核心素养未达到准确透彻的认识和理解,对学生应具备的学习能力的要点缺少充分认识,这种观念认识的局限导致教师很少将注意力投放在学生学会学习素养的培养上,更多关注的是怎么将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等。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方面,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认识、人际关系等非智力因素情绪的培养,而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等智力因素的培养却相对较少。
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在学会学习“会学”维度上的主要内容有:小学年级主要是学习习惯的培养与训练,培养学习能力;初中年级主要是发展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高中年级主要是掌握学习策略,积极应对考试焦虑。因此,丹东市心理教研核心团队依据相关理论和《纲要》在“会学”维度上的内容要求,从心理健康课程的角度出发,将学会学习中“会学”维度的培养分为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三个方面。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学习行为方式。学习习惯对个体的学习具有约束性,也是影响个体学习的重要因素。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提出:学习是由内驱力和习惯强度的乘积所决定的。当内驱力增大时,反应势能增大的程度就取决于习惯强度。因此,教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的系统性和组织性,从而保证高效学习。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包括行为参与、情感参与、认知参与和社会化参与。其中,学生的行为方式是载体,认知和情感因素体现了学习方式的实质内涵。它不是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三个学习方式基本维度上的特征。其中,自主学习侧重的是“个体性获得”,而合作学习侧重的是“社会性互动”。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学习过程方案,进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元认知策略三个方面。其中,认知策略包括组织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复述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资源管理策略就是帮助学生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以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质量的策略。主要包括学习环境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社会资源利用策略和努力管理策略等。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的了解和控制,即能有效地调节和安排学习过程。
基于上述研究的理论依据,从学会学习“会学”维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角度出发,本研究将培养目标分为三个方面。
1.学习习惯培养目标
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训练和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认真听课、记笔记、及时复习等学习习惯,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学习方式培养目标
引导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独立完成作业;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与他人互动交流,在与他人的互动交流中获得启发,帮助自身更好地学习。
3.学习策略培养目标
引导学生能够很好地利用精细加工策略、复述策略等记忆学习内容,进一步发展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学习能力,还能够实现知识的理解、意义建构、迁移以及知识应用;具备主动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的意识,学会时间管理,监控自身学习进程,并进行相应的调整;掌握应试技巧和方法。
1.学习习惯培养内容
引导学生认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作用和特点,思考觉察当前学习习惯表现,发现已经形成和需要得到提升的好习惯,制定学习习惯养成计划并付诸实践。例如:养成预习的习惯,即对所学知识要提前预习,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有哪些重点和难点,能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并做好特殊的标记,以便在课堂上能够重点去学习;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即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紧跟教师的节奏和思路;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即记录所学的知识点及知识脉络,分清知识的重难点,笔记书写规范认真,为课下自主复习和与同学、教师交流做准备;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即在课后进行反思,把所学的新旧知识加以整合、融会贯通。
2.学习方式培养内容
在自主学习培养内容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到知识的获得途径除了课堂学习外,还有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成为一名自主学习者。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可以遵循六个方面:一是对于即将面临的学习任务可以利用目标设定与学习计划等方法进行分析;二是为即将投入的学习任务提供充足的动力储备;三是保持良好的专注力和执行力,运用相关的学习方法,尝试更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四是注意观察自己的思维和学习过程,主动记录自己的学习情况;五是“复盘”学习过程;六是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体验,情绪的信号也是阻碍和激励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
在合作学习培养内容方面,引导学生懂得学习需要竞争,同时也需要合作,只有竞争与合作同行,才能更好地发展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合作带来的成功的喜悦,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并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领悟合作应有的态度,初步形成合作学习的能力。
3.学习策略培养内容
在认知策略方面,引导学生对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学习能力进行体验与感悟,使其认识到这些学习能力对于提升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等注意的品质;顺序观察法、对比观察法等观察方法;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等遗忘的规律,进而掌握并运用提高注意力、观察力和记忆力的方法。
在时间管理策略方面,引导学生体会时间的宝贵,明白合理分配时间的重要性,能分析自己的时间利用情况,学会合理科学地分配时间,把学习到的时间管理策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如按照时间四象限法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按照学习任务的轻重缓急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
在应试策略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地从考试失败或成功的过程中吸取经验,通过复盘、反馈、调整逐渐建立自己的考试策略,如心态调整、注意力高度集中、总体浏览、把握试题整体的难易程度、字迹清晰工整、审题仔细、取舍得当、以大局为重等,进而确定自己的考试节奏。
综合学会学习“会学”维度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状况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特点,本研究构建了学会学习中“会学”维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学习习惯方面设计的课程是:好习惯养成计划;课前课后;专心听讲的秘密;笔尖精彩,厚“记”薄发。学习方式方面设计的课程是:如何成为一名自主学习者;竞争与合作;1+1>2。学习策略方面设计的课程是:集中你的注意力;提高观察力;记忆有方法;时间管理密码;你好,考试。
总之,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教师要在“乐学”基础上进行“会学”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能够高效完成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