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琴
摘 要:新课程的纲要中针对幼儿品质进行明确的培养要求,也提倡家园共育模式的开展。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如何运用家园共育促进幼儿美好品质的形成,成为广大幼儿教师亟须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在本文开头分析了当前家园共育在幼儿品质培养中的实施现状,接着从实施原则和实施策略这两个方面展开了详细的叙述,希望幼儿教师能借助该模式有效促进幼儿良好品质的不断形成。
关键词:幼儿园;家园共育;品质培养;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21-0016-03
幼儿时期,正是幼兒个体良好品质的重要塑造时期。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培养,将会直接影响幼儿后续的成长与发展。由此可见,良好品质培养得重要性。同时,《纲要》中明确提出,家庭是幼儿园实施科学教育的第一合作伙伴,教师需秉持合作的原则,与家长取得联系,充分发挥家庭的重要教育作用,共同开展科学、有效的良好品质培养。那么,幼儿园教师不仅仅需要反复分析幼儿、家庭的真实情况,更重要的是要认真组织家庭,明确家庭在家园共育中的重要角色,从而确保家园共育在良好品质培养中真正落实。
(一)共育理念匮乏
就目前的家园共育而言,不难看出多数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普遍存在共育理念匮乏的问题。在教师看来,该模式的价值并不大,所以他们很少主动研究、分析,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其他教育内容上,决定了他们共育经验的匮乏。家长更没有形成科学的共育理念,他们认为只需将自己的孩子交给教师就可以,很少甚至选择不参与幼儿教育,不愿花费时间来了解和教育幼儿。在这样的境况下,家园共育很难得到顺利实施,进一步影响到幼儿良好品质的有效培养。
(二)共育形式单一
现阶段,家园共育模式在幼儿良好品质培养中的重要价值逐渐显现出来,越来越多的教师逐渐开始尝试联合家长展开培养,但始终没能取得理想的培养效果。之所以出现这一情形,是因为教师没能针对该模式进行深入地分析,没有领悟其内涵。很多时候,教师只是简单地组织一些亲子活动,形式十分单一。从表面上看,家长似乎已经融入其中,可实际上却没有展现出家庭教育的作用,这也是阻碍家园共育顺利实施的一大因素。
(三)忽视幼儿主体
无论是良好品质培养,还是家园共育模式的运用,都是为了幼儿个体的进步与成长,但很少教师和家长能意识到这一点。一方面,部分教师认为自身的培养经验比较丰富,所以在培养时只会根据自身的经验来制订,忽视了幼儿的实际状况;另一方面,家长则希望孩子能成长为自己心目中的模样,所以不停地要求幼儿,甚至会采用老一辈理念的“棍棒教育方式”。忽视了幼儿主体,品质培养策略都是纸上谈兵,始终无法促进幼儿良好品质的快速形成。
(一)多样性原则
单纯的品质培养教育比较枯燥、无趣,不仅无法吸引幼儿,也不能起到引导家长共同教育的作用,最终的培养效果可想而知,甚至会对幼儿的成长形成较大的阻碍作用。因此,幼儿园教师需遵循多样性原则,结合品质培养内容,把握幼儿的兴趣爱好,尽可能联合家长一起制订多样化、趣味化的品质培养策略,切实提升品质培养本身的趣味性。如此一来,幼儿不自觉地被吸引,主动参与其中,培养效果自然能得到明显的提升。
(二)主体性原则
在培养初期,很多教师和家长都不停地要求幼儿形成什么品质,但是却忽视了幼儿本身的状况,也就是忽视主体的问题。因此,幼儿园教师需遵循主体性原则。基于该原则,教师和家长所设定的良好品质必须以幼儿为主体,绝不能超出幼儿本身的发展水平,否则所有的培养活动将会失去组织的意义。只有彰显出幼儿主体,才能真正设定适合幼儿个体的品质培养方案,推进幼儿品质的形成。
(一)统一培养目标
明确幼儿良好品质的重要培养意义,明确并统一双方品质培养目标,是有效提升家园合作最终培养效果的基础。倘若教师与家长在培养目标上出现了分歧,那么两者将很难实现同频率的品质培养,进而影响幼儿良好品质的科学培养。因此,幼儿园教师需注重培养目标的统一,以此来全方位推进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具体的培养内容,与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反复分析,以实现培养目标的统一,推动双方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保证家园合作最终的培养质量。
以培养幼儿劳动品质为例。现在很多幼儿都是家长的掌中宝,家长并未树立培养幼儿劳动品质的目标,这与幼儿的品质培养发生了冲突,不利于家园协同育人的开展。对此,教师应及时与家长树立统一的劳动品质培养目标。第一步,向家长明确劳动品质培养的重要性,使家长能给予足够的重视,改变家长原本的教育理念。第二步,围绕劳动品质的培养内容进行分析,与家长共同探讨有效培养的途径。最后,再与家长一起分析幼儿目前的劳动品质情形,为下一步目标的制订提供有力的依据。
(二)细化培养流程
幼儿良好品质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才能达成。而整个培养过程需要经过不断地细化,才能构建出真正适合幼儿的品质培养方案。因此,幼儿园教师需不断细化培养流程。每一个幼儿都是独立发展的个体,无论品质,还是接受能力,都会有所差异。所以,教师要综合考虑幼儿之间的差异,不断细化培养的流程,制订不同的品质培养方案,以此更好地保证最终的品质培养效果。
以培养幼儿个性品质为例。由于幼儿差异的存在,幼儿的实际需求也会有所不同,那么教师需联合家长一起细化整个品质培养。针对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可围绕生活自理品质进行培养,与家长一起教会幼儿如何正确吃饭、脱衣服、整理房间等。针对不爱帮助他人的幼儿,则可告诉幼儿如何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使幼儿形成热心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此外,教师还可了解家长的需求,可能有的家长想要培养自己孩子的上进心,教师需及时细化这一培养过程。通过这样细化良好品质的培养流程,最终促进幼儿形成个性化的良好品质。
(三)加强家园沟通
之所以家园共育始终没能在良好品质培养中取得理想效果,是因为家园沟通不到位,双方并未针对良好品质培养进行分析与讨论,无法切实了解幼儿的实际状况,后续的培养无法顺利进行。因此,幼儿园教师需注重与家长沟通的不断加强。其一,可创新沟通的形式,不再拘泥于线下的家长会交流形式,还可组建线上的沟通平台,进一步增加家园沟通的机会;其二,明确家园沟通的目的,绝不能随便聊几句,而是要尽可能了解家长、幼儿的真实需求,或者是相互分享培养经验等。
以培养幼儿勤奋品質为例。第一步,合理利用网络,组建线上的沟通平台+微信沟通群,将其作为家园协同培养幼儿勤奋品质的途径。通过该平台,教师与家长可相互交换培养幼儿勤奋品质的心得与经验。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分享自己在幼儿园采用哪些途径培养幼儿勤奋品质,也可以介绍园内的培养情况,为家长后续的培养提供有力依据。之后,还可与家长分享如何在家中培养,像带领幼儿一起倒垃圾、做家务等。家长由于经验不够丰富,很容易遇到一些问题,那么就可通过该平台与教师进行交流,进而推动幼儿勤奋品质的快速形成。
(四)组织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是快速实施家园共育模式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幼儿良好品质形成的关键,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当灵活组织亲子活动,使其成为品质培养的载体。教师需针对幼儿的兴趣爱好进行分析,尽可能引入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或形式,这样可大幅度提升幼儿的参与程度。与此同时,对家长的吸引力也会变大,让家长和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将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品质教育,良好品质的形成指日可待。
以培养幼儿身体素质品质为例。目前,大多数教师和家长都比较在意幼儿文化水平的提升,导致幼儿身体素质没能得到及时的培养,这并不利于幼儿的长久发展。对此,教师可组织亲子体育游戏,发挥培养幼儿身体素质品质的积极作用。教师可组织传皮球的亲子游戏,由一名家长和一名幼儿背靠背夹住皮球,看哪一队能最快将皮球传到操场的另一边。这种亲子游戏不仅能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还能锻炼幼儿与家长之间的合作以及幼儿的耐心,对幼儿有着十分明显的锻炼意义。
(五)发挥榜样力量
著名的心理学家提出,幼儿正处在喜欢模仿的时期,他们通常会对自己身边人有较大的模仿兴趣,会忍不住模仿他们的言行举止。因此,幼儿园教师可尝试抓住幼儿的这一特征,发挥自身的榜样力量。考虑到幼儿本身还不具备较强的辨别能力,不能很好地区分言行举止的好坏,教师和家长需特别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务必给幼儿展现出良好品质,使幼儿能主动模仿。幼儿在模仿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品质教育,他们的思想品质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以培养幼儿有责任心的良好品质为例。考虑到幼儿平时很喜欢模仿,那么教师与家长可借助幼儿的这一特征,发挥出自身的榜样力量。在平时,教师和家长都要尽可能向幼儿展现出有责任心的一面,比如展现自己在工作上的责任等,使幼儿能学习到自己身上的优秀品质。需要注意一点,幼儿很多时候只是单纯的模仿,教师和家长还需加以指导,才能落实良好品质培养。通过发挥榜样力量,以自身的行为来对幼儿形成潜移默化的教育,更能感染到幼儿,使幼儿不自觉地接受教育。
(六)注重教育培训
教师是整个家园共育模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会影响到品质培养的最终效果。倘若教师能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并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相信家园合作模式势必能在品质培养中顺利开展。因此,幼儿园需及时开展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提升水平和教育经验。
幼儿园要注重提升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家园协同培养的经验,以保证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第一,开展名师座谈会,邀请著名的讲师到园内开展培训,培训的主题就是家园协同培养幼儿良好品质,使教师的专业知识变得更加扎实,这是实现有效培养的重要基础。第二,组织园内教师开展交流会。在交流会中,每一个教师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实践经验,也可以提出自己在培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开展教师培养,从专业知识和实践培养这两个方面入手,保证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那么家园协同培养自然也能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家园共育模式对幼儿良好品质的培养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因此,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更需要主动研究和分析该模式,并切实把握幼儿的实际状况,积极联合家长,共同制订出行之有效的幼儿培养策略,让幼儿品质培养变得更有针对性、目的性,推动幼儿良好品质的逐步形成,从而为幼儿将来的成长乃至人生发展奠定品质基础。
[1]张晗.基于家园共育实施小班幼儿品格教育的策略研究[J].教师,2023(23):57-59.
[2]陈彩霞.家园共育视角下培育幼儿学习品质的策略研究[J].家长,2023(13):54-56.
[3]贾艳秋.家园共育背景下的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策略[J].河南教育(基教版),2023(03):93-94.
[4]刘婷.通过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品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J].家长,2023(02):37-39.
[5]高百芬.丰富家园合作途径,提高家园共育质量[J].当代家庭教育,2023(01):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