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红色文化资源的优秀特质和运用价值研究

2023-02-21 19:24管新源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13期
关键词:运用价值红色文化资源红色基因

管新源

摘要:黑龙江省的红色文化建设是黑龙江省地域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针对黑龙江省的自身特点,结合红色文化,研究和运用红色文化,进一步弘扬和继承红色精髓,做好红色文化建设,打造黑龙江省红色文化品牌,创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城市,对推动黑龙江省地方特色文化建设有着巨大价值。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宝贵的历史财富,它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引导着人民群众形成优秀的个人品质,它更是一种文化资源,兼具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黑龙江省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独具特色、形式多样、载体丰富、分布广泛、脉络清晰,具有赓续红色精神和红色基因、促进黑龙江经济发展、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载体、推动黑龙江区域特色文化建设的运用价值。

关键词:红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黑龙江;运用价值;区域特色文化;红色基因

中图分类号:D64;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3)05(a)-0181-05

Research on the 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Red Cultural Resourc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red cultur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regional construction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combining with red culture, studying and applying red culture, further promoting and inheriting the essence of red culture, doing a good job in red culture construction, building a brand of red cultur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creating a city with Chines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have great value in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local characteristic cultur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Red cultural resources are precious historical treasures of China. They not only showcase the national spirit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guide the people to form excellent personal qualities, but also serve as cultural resources with both educational and economic value. The red cultural resourc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re rich, unique, diverse in form, rich in carriers, widely distributed, and clear in context. They hav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ontinuing the red spirit and red genes, promot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eilongjiang, enriching the content and carrie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special culture in Heilongjiang.

Key words: Red culture; Red cultural resources; Heilongjiang; Application valu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culture; Red gene

1 红色文化及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

自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后,中国共产党人随着革命事业的发展而创造性地提出了将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随之产生了具有中国历史特点的红色文化。红色文化不仅是在革命年代产生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也发展出了人们积极热情投入生产劳动的红色文化。由此可见,红色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大众所创建的并富有中国革命特点的优秀思想[1]。红色文化的理论基础与内涵,是进一步探索黑龙江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实践运用的理论依据,并对黑龙江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实践运用具有重要意义,为高校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奠定了实践基础[2]。

红色文化资源对研究中国红色历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红色文化资源研究者能够还原出最真实的历史。具体来说,红色文化资源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别:一种是物质文化资源,一般包含中国近代革命战争年代和建设年代所留下的与重大事件、关键角色、组织单位等相关的历史遗址古迹、代表性设施、相关器物、重大档案资料和物品[3];另一种是精神资源,一般指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产生的各种优秀历史文化精神产物,如中国红色时代信念、伟大精神、光荣传统、革命斗争文艺作品等,再如长征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毛泽东诗歌、中国红色时代诗歌、话剧、长篇小说、动画片等。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它既记载着党领导全国人民百年来筚路蓝缕的奋斗历史,也展示着中华民族艰辛奋进、顽强、生生不息的精神风貌[4],两者是互相依存、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并在彼此相辅关系中动态演化。

2 黑龙江省红色文化资源的优秀特质

2.1 资源丰富,独具特色

近代以来,黑龙江人民秉持着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齐心协力、共同抵御中华民族外辱,创建中华民族未来。在这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在这片热土上,凝聚了抗日救国勇赴国难的东北抗联精神、艰苦奋斗的大庆精神、不畏困难的铁人精神、艰苦奋斗的北大荒精神[5]。

革命战争时期许多优秀将领都在黑龙江这片土地上奋斗过,龙江大地上遍布着他们的足迹,流传着他们的故事,如赵尚志、杨靖宇、赵一曼等。新中国成立后,黑龙江人民秉承着勤劳勇敢的优秀品质,创造出了北大荒精神、工业战线上王进喜的“铁人精神”及“大庆精神”,在革命和建設中人民群众创造出的这些精神都是独具黑龙江省特色的、无法替代的红色文化。改革开放后,黑龙江人民继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涌现出张丽莉和王启民等一批英雄模范,这些模范所代表的爱国、敬业、舍己为人、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直是黑龙江红色精神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6]。

黑龙江省有大批单位组织及英雄代表人物留下的抗战旧址、纪念地、红色遗迹等。据不完全统计,黑龙江省内共有各种陈列馆、革命烈士陵园和红色旧址等91处,共有教育场所41处,其中国家级教育场所19处,除哈尔滨以外,黑龙江的其他城市,如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鸡西等周边城市,均分布着许多不同级别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战斗遗址、革命先烈故居、博物馆、纪念碑、烈士陵园等。这些红色资源已经成为黑龙江省人民继承优秀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7]。

2.2 形式多样,载体丰富

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类型很多,既包含黑龙江人民在革命斗争阶段及社会主义建设阶段所留下的物质类型的文化资产,如烈士陵园、战斗遗迹、博物馆、纪念馆、烈士先烈故居等,也有大量的红色文学资料、革命文献资料、革命图片资料、革命历史资料等物质文化载体[8]。此外,还有黑龙江省人民在革命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年代中产生的,以东北地区抗联奉献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为典范的民族先进精神文化,以及老百姓在民间口口相传的与红色文化资源相关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如红色故事、革命口号、戏剧舞蹈、歌曲诗歌、绘画、手工艺品等文艺作品。

黑龙江省的红色文化资源区域分布十分广泛,涵盖的红色文化资源载体类型也十分丰富。除大量的革命旧址遗迹之外,黑龙江省的红色文脉也由来已久。十月革命后,借中东铁路通车之便,大批红色报纸、图书从苏联流入黑龙江。根据相关资料显示,1928年6—7月一个多月的时间,哈尔滨海关就接收到红色图书8种,各类期刊27种,各类报纸57种,合计约为3 100多件[9]。革命战争时期,黑龙江省的革命文学得到极大发展,文学活动日益兴盛。1925年8月15日中共哈尔滨支部创办了第一家公开发行宣传革命的报纸——《东北早报》,虽然仅存4个月就被迫停刊,但是它创刊的意义非凡。除《东北早报》外,还有《哈尔滨日报》等一些报刊,刊登了许多宣传革命的红色文章,比如《马克思主义历史与文化》《我也来谈谈革命斗争》等。

革命战争时期,许多的文艺工作者奔赴黑龙江从事革命宣传工作,在黑土地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10]。这些文艺工作者中有原籍东北地区的作家萧军、罗烽、白朗、舒群等,他们从革命圣地延安回到东北地区,在自己的家乡从事革命写作,为家乡的革命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此外,还有一大批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音乐家,如吕骥、向隅、沙青、张鲁、李劫夫、陈紫等,他们陆续来到黑龙江进行文艺创作,一大批以革命、斗争、建设为背景的文艺作品被创作出来,并且流传至今。比如,以1946年冬天东北地区的侦察战士杨子荣的故事为蓝本的《林海雪原》,该部作品是由战斗在东北的曲波撰写的长篇小说。另外现代作家周立波的以尚志元宝镇的土地改革运动为历史背景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展现了激烈的阶级斗争,就如暴风骤雨一般[11]。这些以革命和建设历史为题材的红色文学作品,既为人们进一步研究开发黑龙江的红色历史、发展红色文化事业提供了基础,又真切客观地表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

2.3 分布广泛,脉络清晰

1997年6月—2009年5月,民政部12年间共建立了353个全国性的教育培训基地,其中黑龙江省教育培训基地占12个。在我国100个“红色旅游景点”中,包括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尚志市及牡丹江市的红色旅游景点。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其中包括以松花江、鸭绿江流域和长白山区为重点的“东北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抗联英雄,林海雪原”。这些革命景区构成了独特的黑龙江红色旅游的人文脉络,体现着抗联精髓、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独特魅力[12]。

从世界范围看,黑龙江省不仅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时间早,而且抗战规模非常大,从江桥保卫战到攻占日军东宁据点,从1931年11月初到1945年8月末,历经14载,终得革命胜利[13]。新中国成立后,黑龙江省人民以战天斗地的积极性开垦了北大荒,极大促进了整个地方经济乃至于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那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也丰富着黑龙江省的历史文化,至今红色文化广泛地分布在黑龙江这片辽阔的土地上。2009年11月,黑龙江按照中央党史研究馆的统一要求,全面深入开展革命遗迹普查工程,发现:截至2010年11月底,在黑龙江64县(市)、68市(地)的辖区内共有1 261处遗迹,其中,革命红色遗迹924处,其他遗迹337处[14]。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加注重革命遗址的发掘和保护工作,黑龙江兴隆林业和草原局在2015年组建了一支遗迹遗址搜索队伍——东北抗联鸡冠山密营群搜索小分队,工作目标主要是在黑龙江省发掘新的革命遗址遗迹,小分队耗时近3年,总行程约30 000 km,搜索范围约3 000 km2,走遍了鸡冠山区的崇山峻岭,共发现暹罗华侨各界抗日救国大联盟密营500余个,以及抗联文物资料约万条。截至2020年2月底,我国已发掘抗联遗址遗迹300多处,这个数据是根据传统方式计算的,即把所有处在同一个地方的重要遗迹群统一算一处。

3 黑龙江省红色文化资源的运用价值

3.1 赓续红色精神和红色基因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蕴含在中国的红色革命文化中,中华民族的伟大革命精神也蕴含在中国的红色革命文化中,目前红色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此也促进了红色文化产业和产品的开发,这些红色文化产品体现着中国革命的红色精神和红色基因,因此它们超越时间、永不落伍、世代相传。这种红色精神和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今天人们砥砺奋斗、前进、不忘初心的不竭精神动力。

黑龙江人民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贡献了强大的力量。作为地区特色的文化标识,黑龙江红色文化外在表现出的革命力量和内涵于心的龙江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是黑龙江重要的文化资源和宝贵财富,是激励黑龙江人奋力前行的力量源泉。因此,要不断吸收黑土地所蕴含的强大精神力量,不断激发龙江人民的爱国情怀,使其永葆爱国之心,坚持凝心聚力,实现龙江人民的精神富足和文化创新。

3.2 促进黑龙江经济发展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的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独特且优越,抗战遗址等革命资源丰富,保存相对完整,这使得黑龙江地区更加适合红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利用。伴随文化市场快速发展,红色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开发变得更为迫切,为了使红色旅游线路更加贴近群众需求,更加靠近文化需要,传统旅游业的经营模式与浏览方式亟待提升,着力开发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旅游线路,逐步完善配套景点景区基础设施,力求满足红色旅游文化性与游览性的双项需求。同时要坚持合理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以加快实现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深度发掘与保护发展的内在平衡,串联具有黑龙江特色的覆盖全产业链的红色文旅产品,带动龙江红色文化及配套产业的蓬勃发展[15]。

一个地区的传统和文化对地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黑龙江省的革命历史、黑龙江的红色精神都以文化资源为载体,一直根植于黑龙江人民的心中,而黑龙江省红色文化精神也赋予了黑龙江人生命力、凝聚力、创新力、社会生产力。所以,黑龙江以红色文化资源为基础,积极发展红色文化事业和产业,让地方经济建设具有良好基础和发展目标。

红色文化的载体,如红色遗迹、革命旧址,传承下来的红色故事是重要的精神财富和重要的红色精神资产。许多的红色古迹、革命旧址大多位于山地,这些地区大都环境适宜、风景优美,因此合理地将红色文化、生态文明与古迹历史有机融合,寓知识宣传于文化和参观旅游之中,这样既可以宣传先进历史文化,也能促进旅游的发展,进而促进革命旧址、红色老区的旅游开发,实现当地群众致富。近年来,一些革命根据地把当地的特色文化同传统的旅游业结合,通过红色文化旅游,全面展示当地的红色精神和文化精粹,在国内外影响巨大;还通过红色经典的改编和创作,满足人们精神消费的同时,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3.3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载体

教育价值是红色文化资源的最主要的价值。黑龙江省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革命战争时期、建设时期、改革时期革命先烈和时代劳模的英勇事迹。以黑龙江省红色文化资源为载体,依托黑龙江省红色文化,学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以黑龙江省红色文化资源为载体,开展三进活动,通过文化浸染的教育形式将红色基地转化为教学课堂,红色素材转化为经典教材,让感性教育与理性思考有效融合,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体系,引导、动员、教育大学生。通过向大学生群体展示黑龙江省拥有的革命精神、优良的革命传统等,使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党的发展的艰难历程,更加深刻直观地了解、学习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坚定对党的信心、对社会主义的信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促使大学生思想行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言行一致,知行合一。

红色文化资源不仅在黑龙江省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激励了为国家奋斗的革命战士,在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体系中仍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比如,革命年代的红色旗帜、红色标语、红色诗歌、书籍,以及新时代的红色影视作品、剪纸和各种纪念碑、博物馆、革命旧址等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文化政治资源。把红色文化教育资源与高校的教学活动内容和教育方式紧密结合,促进红色文化教育资源与思政课教育深度结合,进一步突出学生主体作用,为高校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进一步完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结构,引导高校深入理解黑龙江省红色文化资源蕴藏的宝贵红色文化价值及内容,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魅力、渗透力,有效充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载体。

3.4 推动黑龙江特色文化建设

黑龙江省具有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地处东北平原,水资源丰富,大江大河穿境而过,成为黑龙江冰雪运动发展的独特自然元素。目前,黑龙江省正在开发许多具有吸引力的、规模较大的国际冰雪文化体育产业项目,在中国乃至世界冰雪文化发展领域产生了大的影响力。举办各类国际冰雪赛事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大地促进了黑龙江省冰雪文化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冰雪文化已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文化产业资源。

黑龙江冰雪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地域记忆优势,实现黑龙江冰雪生态旅游与红色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将黑龙江的红色文化与当地传统冰雪文化有机结合,将本土文化植根于红色文化中,了解革命先辈们在黑土地上传播的精神之火,注重了解红色文化,体验冰与火的激情[16]。体验冰雪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碰撞,加强红色文化与冰雪产业的内在结合,充分展示红色文化,在红色文化更具现实性和创造性的同时,增加冰雪传播的价值和红色文化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

[1] 陶冶.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的优秀特质与开发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0(11):1-3.

[2] 于春梅,刘姝琪.红色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探析——以黑龙江省为例[J].理论观察,2020(2):123-125.

[3] 张云霞.东北抗联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8(1):130-135.

[4] 刘润为.红色文化与文化自信[J].红旗文稿,2017(12):4-7.

[5] 郭淑梅.“红色文脉”与黑龙江地域文化精神传承[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3-11(18).

[6] 王同苗,叶文康.浅析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表达及时代价值[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22):36-37.

[7] 相江苏.红色文化资源“双向循环衍生”开发模式探究[J].镇江高专学报,2022(1):54-57.

[8] 田苗,宋土顺,黄晓丽,等.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研究[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11-14.

[9] 潘贺男,苏醒,邵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学习教育重要论述的逻辑进路探析[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1(21):19-21.

[10]何冰.用“抗联英雄·林海雪原”红色文化引领我省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N].吉林党校报,2020-03-14(3).

[11]尚亚楠.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12]邢树娜.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调查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2(6):67-68.

[13]吴超.红色文化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红色文化学刊,2019(3):23-25.

[14]马晓燕.基于实践体验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探究[J].思想理論教育,2019(2):56-58.

[15]方婷,陆观荣.文化认同视角下的广西红色文化自信培育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21):23-25.

[16]刘姗,曾令超.红色文化的中国特质:增强文化自信的新向度[J].克拉玛依学刊,2018(6):86-88.

猜你喜欢
运用价值红色文化资源红色基因
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的路径探讨
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乡土资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乡土资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成为红色基因传承者中的作用
“中国古代音乐史”课程直观教学法运用初探
红色基因融入精准扶贫工作的价值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现状及法律保护对策
SWOT理论视域下商洛市开发红色文化资源的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