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资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7-02-20 18:20陈立新
语文教学之友 2017年2期
关键词:运用价值乡土资源中学语文

摘要: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增强语文课程资源意识应积极开发利用本土语文课程资源。近年高考语文试卷中也多有体现。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乡土资源也是大势所趋。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总结起来主要有:乡土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解读教材,有助于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知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关键词:乡土资源;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运用价值

新课标明确提出高中语文教学需依据本地区自然、社会及人文等方面的资源满足多样化及选择性需求,增强语文课程资源意识。教师应据此加以积极利用和开发,激发学生浓厚乡土情结。随着分省自主命题的高考改革,在高考语文试卷中体现乡土文化内容渐渐成为一种常态。如2005年湖北语文高考卷要求考生基于湖北地域特点撰写湖北旅游资源推广广告文案中的广告词;2006年北京卷则要求以“北京的符号”为题撰写文章;2007年安徽省高考语文卷则展示了现代文阅读《乡村的风》,文章中透着浓厚的安徽乡土文化气息,语言应用题第20题则更是乡土特色明显:要求学生写关于陶行知先生的简介,选择人物的某一角度加以评价。由此可见,将乡土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显得尤为必要。笔者就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乡土资源的使用做了如下尝试。

一、引入乡土资源,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很多学生总是觉得语文学科尤其是古诗词、文言文部分更多的是需要死记硬背,甚至有学生觉得這些内容和现在的时代相去甚远,学习这部分内容没有用。教师可从课堂学习内容中的乡土资源入手,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如在声调上,定远话还保留入声,这非常有利于解释古诗词的押韵。如从柳永所写《雨霖铃·寒蝉凄切》的上阕中可以看出其中前面四句均使用了仄声韵。笔者所在地区定远方言“歇”“噎”和“发”“阔”都读入声,使用定远方言读这篇文章时都押韵。但如果使用普通话会发现“歇”读xiē,“噎”读yē,这样这两个字都成了平声。同样,据普通话发音“发”读fā,平声,“阔”读kuò,去声,两字也不押韵。学生们一定会对这种现象充满疑惑,教师可据此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

再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最后三句诗词为仄声韵。“急”“泣”“湿”定远方言这三个字为入声,但普通话则分别读jí、qì、shī, “急”成了阳平,“湿”成了阴平。

根据笔者所在地区地域特点,可以用方言来解释押韵的问题。一方面,当熟悉的乡音响起在课堂上时,让学生倍感亲切,有利于调节情绪、活跃气氛;另一方面,用学生所熟知的知识来解释,学生一听就懂,而且记忆深刻。

二、巧用乡土资源,顺利解读课文

在理解发音时,可介绍汉字读音变化的过程。在理解《红楼梦》中的“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时,课本上的注释:“雪”“薛”谐音,影射薛家。部分学生根据普通话的发音提出这两个字并不同音的疑惑。不止如此,“雪”“薛”两个字在学生们所在地定远的方言中的念法也存在差异,两个字均为入声。笔者告知学生,很多汉字的语音变化是长时间演变的结果,学生结合本地这两个字的念法会对教师的解释恍然大悟。

又如在学习《祝福》这篇文章时,笔者会向学生介绍安徽等地“童养媳”的民俗。本地区有首歌谣:“鸡子叫,狗子咬,八岁我,起来早,公婆茶汤要烧好,几房马桶轻巧倒。快到田间去薅草,转到水田扯秧苗。两个时辰转回家,一家早饭快快烧。别人吃饭我洗衣,再到山头把柴挑。脚冷手冷搓搓了,肚子饿了扒个苕。忙到日头落山了,赶回家把夜饭烧。一家人都睡了,我点油灯做鞋帽。”教师可将这一内容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朴实的民谣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更为直观地了解“童养媳”的凄惨之处。《祝福》一文中祥林嫂的出身就是童养媳,其丈夫比她小十来岁,祥林嫂饱受生活折磨。通过这首歌谣,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三、介绍乡土文化,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

据新闻报道,韩国向联合国申报端午节作为韩国文化遗产。端午节本是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竟然被认定为他国文化遗产。这引发国人哗然一片。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报道,强化乡土文化知识介绍,帮助学生深化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如在学习与屈原相关的文章时可介绍端午节吃粽子及划龙舟习俗的由来,学生理解了语文知识,在阅读诗词时也更为顺畅,传统民俗的相关常识也得以知晓。

又如在教学鲁迅的《祝福》时,我们可以介绍定远的一些祭祀祈福的活动。春节时,大年初一早上,家家放爆竹,烧时香,敬神祗,“开财门”。这一天忌扫地、汲水、泼水、动针剪等;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家家吃元宵,闹花灯,这天晚餐,农村家家习惯用香油炒饭,叫“闹秧根”,象征新一年秧好拔、好洗、好插又好活;农历二月初二是龙灯节,旧称龙抬头,人们祈祷龙王带来“风调雨顺”。晚上做“土地会”,敬香、聚餐……教师在介绍以上相关知识的同时也讲解这样做的寓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人物的行为和心理。

四、展示乡土名胜,激发学生热爱家乡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可适时介绍学生身边的乡土名胜,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如在教授《游褒禅山记》时,我们利用投影介绍定远的韭山洞。告诉学生韭山洞位于县城西北20公里的韭山,因盛产野韭而得名,又因群山连绵别名九山。山腹有溶洞,因名韭山洞。洞内宽窄不一,有时宽约百米,有时只可一人通行,洞顶有的高达数十米,石幔重重,洞中藏洞,各种乳石、石笋等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幻灯的投影、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让学生感到韭山洞丝毫不比褒禅山逊色,从而激起学生的自豪感。

语文源自生活,乡土资源可以成为语文课堂学习与学生生活之间的纽带。教师可基于课标要求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组合,科学设计,使得高中语文课堂增加趣味的同时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学生们可在这样的语文教学下逐渐具备乡土意识,其传统文化的积淀也会因此倍增。

参考文献:

[1]陈介刚.充分利用乡土文学作品进行语文教学[J].宜宾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1).

[2]陈太根.高中语文课堂内外的教学资源开发—兼谈在高中生中开展饮食文化教育[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6).

[3]雷洪芬.发掘乡土文化资源 服务语文教育教学[J].课外语文,2016,(10).

作者简介:陈立新(1981—),男,安徽省定远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运用价值乡土资源中学语文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浅析公平性理论在供电企业薪酬管理工作中的运用价值
乡土资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中国古代音乐史”课程直观教学法运用初探
合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区域活动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
关于乡土资源在小学语文中高段教学中的实践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