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华
【摘 要】本文从科学核心素养视角出发,从提供结构性材料,保障“做思共生”;创设问题情境,触发“做思共生”;鼓励交流中质疑,增强“做思共生”等方面阐述了思维型科学课堂的创生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 做思共生 小学科学 科学思维
《课程标准》强调“探究和实践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亲历科学探究活动,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科学核心素养的载体之一。事實上,科学探究的能力,其核心是科学思维方式的形成,包括逻辑思维、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发散性思维等品质;其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理性的思维方式,从而形成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方法。可以说,科学学习的过程要真正体现科学探究的本质,就必须把焦点置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生“思维型”的科学课堂学习路径,建构“做思共生”课堂。
一、提供结构性材料,保障“做思共生”
科学教学是由一个个探究活动串联而成的,活动的开展需要借助丰富多彩的材料,所以,材料的选择是导向有效探究的重要保障。有效的材料应具有结构性,反映出学生思维的层次性和逻辑性。如果材料一呈现,学生就产生了想要“做”的冲动,说明这些材料与教学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为有效探究提供了很好的物质保障。
例如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放大镜》一课,教材安排了三个活动:一是了解放大镜的工作范围和意义;二是对比用放大镜观察和用肉眼观察有什么不同;三是通过观察发现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提供哪些材料,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活动中发现放大镜镜片的特点呢?这是教师在备课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因为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笔者为学生准备了10种材料:平面玻璃、不透明的单面玻璃、单面凸起的透明玻璃、凸起程度不同的双面凸起的玻璃、透明的圆柱体、透明的球体、不透明的圆柱体、试管、塑料袋、烧杯。如此为学生亲历探究活动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障。学生充分观察、比较、分析这些有结构的材料,反复动手实验,在获取大量事实的基础上,对各种现象进行筛选,最后总结归纳出放大工具的共同特点。这样的结构性材料顺应学生的逻辑,从而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景,触发“做思共生”
“问题是整个探究活动过程的主线”。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使其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从而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向所研究的问题上来。
1.做前导问,激发学生表象思维。
科学探究的第一环节是猜想。它是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探究活动开始前的猜测能激起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发学生的交流,对活动的开展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在大多数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猜测一下实验现象或者结果时,往往是学生举手最多的时候。
如在执教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观察土壤》一课时,笔者这样导入观察活动:
师:谁来说说,土壤中有哪些东西?
生1:土壤中有蚯蚓、蚂蚁、草根、落下的树叶。
生2:土壤中还有蜗牛、蛇、蟋蟀等。
生3:土壤中还有石块。
师:土壤里到底有没有这些东西?除了这些,土壤里还有没有其他东西呢?
显然,学生对土壤成分的猜测,是基于自身经验的。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不同,对土壤的认识自然也不同,这些都是表象思维。“土壤里到底有没有这些东西?除了这些,土壤里还有没有其他东西呢?”这样的问题与学生的思维碰撞出了火花,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每个学生都想知道自己的猜测是不是正确,他们渴望得到正确的答案,个个蠢蠢欲动。在接下来的观察活动中,笔者发现每个学生都观察得特别仔细,在观察中发展科学思维。
2.做中设问,引导学生抽象思维。
近年来,科学课提倡长时探究,就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做活动。笔者发现单纯放手让全班学生自主探究,有些时候等于在浪费时间。因为现在的部分小学生生活经验较缺乏,动手能力又弱,他们不知道怎么做,或不敢做。因此,给予学生足够的时空去探究,关键是引导学生敢于去探究,知道如何去探究,探究什么。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这里的指导更多的是问答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做“慢”科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进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神奇的小电动机》一课,教材图文结合,列出了小电动机的零部件、展示了其工作原理,但是仅仅看书本上的图片,学生根本不明白每幅图所要表达的意思。本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发现小电动机为什么通上电会转动的秘密,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是让学生明确怎么去探究,即活动步骤。如果让学生小组讨论“你们准备怎么研究”,然后给予他们20—30分钟的时间去探究,笔者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处于空闲状态。这样的探究活动可以说是无效的。教学本课时,笔者把探究活动分成了四个环节。
拆:小电动机里面有什么,它有几个部分,各部分有什么部件?
想:这几部分是怎么样组合起来才能使小电动机转动的?想一想,磁铁与电磁铁会怎样相互作用?
做:验证一下是不是这样呢?想一想,如果用这些材料,我们能看得清楚吗?
说:又有什么新发现和新问题。小电动机通电后为什么会转动呢?
笔者在每个环节都设置问题,那么学生就可以动手做了,他们有事可做了,而且要边做边思考,发展了抽象思维。
三、鼓励交流中质疑,增强“做思共生”
“科学精神”的基本要点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因此,为了获得科学真理,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辩证地看问题,批判性地接受知识,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增强“做思共生”。
教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水结冰了》一课时,学生对水开始结冰的温度一直有争议。如有一次,笔者班级的学生测得的数据如表1:
第四组学生非常自豪地说:“只有我们的实验成功了。”马上有学生反对:“我认为水在-2 ℃就开始结冰了,因为有两个小组都是-2 ℃。”一个学生插嘴说:“科学家测量到水结冰的温度是0 ℃,确实第四组的数据正确。”另一个学生提出了独特的反对意见:“是科学家错了,还是我们的数据有问题?”学生争论得面红耳赤,这时,笔者见缝插针地说:“如果我们的数据有问题,那为什么会这样?”有的学生说:“温度计本身有误差,每个小组的温度计不一样。”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们前面几节课,用的也是这个温度计,误差没有这么大呀。”一个女孩子站起来说:“我们做实验室,不能够对着温度计讲话,这样温度会上升,数据就不对了。”一个男孩子马上反驳:“现在是夏天,教室里温度太高了,我们讲话的热气可以忽略不计。”最后,经过辩论,学生认识到应该尊重自己测得的数据,科学家测得水结冰的温度是0 ℃,是指在周围环境温度也低于水结冰的温度的时候测得的。这些看似平凡的争论、质疑,将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增强。
综上所述,思维是科学探究的核心,创生思维型的小学科学课堂,有助于从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又是科学核心素养的核心和关键,在做科学中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应成为每一位科学教师追求的目标。
(作者单位:浙江省海盐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本专辑责任编辑:苏少伟)
参考文献
[1]顾长明.做思共生[J].湖北教育:科学课,2016(06):1.
[2]李枫,舒静庐.科学思维[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