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远霞 刘雪 宋成茹
【摘要】绘本阅读在幼儿园不同领域的教学中皆可运用,其对教育质量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幼儿绘本具有图文并茂、趣味十足的特点,契合幼儿的思维方式。利用绘本开展阅读活动,是培养幼儿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文章以绘本为教育载体,对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展开探讨,立足3—6岁不同学段幼儿的发展特点,针对绘本阅读提出多点教育策略,以充分发挥绘本阅读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在多元化绘本阅读活动中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绘本阅读;幼儿;阅读能力;策略
作者简介:郭远霞(1996—),女,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直中心幼儿园。
刘雪(1995—),女,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直中心幼儿园。
宋成茹(1997—),女,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直中心幼儿园。
富兰克林曾经说过:“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教师在幼儿园中开展绘本阅读的目的,并非单纯让幼儿理解阅读内容,而是要让其形成主动阅读、自主探究、深度思考的良好学习品质。绘本是幼儿园教育资源之一,可运用在多领域教学中,对教育活动起着辅助作用。基于绘本特点,教师应从本班幼儿的实际学情出发,科学选择合适的绘本,并创设多元阅读活动,关注幼儿个体发展需求,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将绘本的教育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一、尊重幼儿年龄阶段,科学投放阅读材料
3—6岁幼儿各项能力处于发展初期,其学习能力强、成长速度快,需要教师及时、灵活调整教育方法及策略。幼儿园将幼儿分成小、中、大班三个学段,在以绘本为教育载体的阅读教育中,教师应遵循各个学段幼儿的发展特征,基于其实际情况科学投放阅读材料,以实现绘本阅读的有效运用。
(一)小班幼儿—基于幼儿日常讨论话题投放阅读材料
陶行知曾说:“治学以兴趣为主,兴趣愈多,则从事弥力,从事弥力,则成效显著”。捕捉幼儿学习兴趣点,了解幼儿实际需求,既可提升教育活动的针对性,还可提升幼儿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具体而言,基于幼儿兴趣投放的阅读材料,能让幼儿主动、积极、热情地对绘本展开探讨,将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内驱力,让其充分地感知阅读学习的魅力,从而增强幼儿的阅读学习意识,实现绘本阅读的有效运用。因此,在小班幼儿阅读材料投放中,教师可基于小班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讨论话题投放材料,实现阅读材料的有效运用[1]。
例如,小班幼儿刚刚步入幼儿园,初次面对集体生活,对全新的生活环境具有“防备”心理。教师从小班幼儿心理视角观察,可以发现他们对“家庭”这一话題较为感兴趣,在日常活动中,小班幼儿所讨论的话题常常与“家庭”息息相关,比如“我爸爸给我买了汽车玩具”“我和爷爷去了动物园”“妈妈给我买了新衣服”等。基于小班幼儿这一日常讨论话题,教师可将“家庭”视为阅读主题,并为小班幼儿选择合适的阅读素材,比如《我爸爸》《我妈妈》《大大的,小小的》《一家人》《永远永远爱你》等绘本。教师可采取师幼共同阅读的方式,与幼儿一同讨论故事内容,并鼓励幼儿讲述家庭生活中的趣事,让幼儿将话题讨论兴趣转化为阅读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进而为其后续的阅读学习打下基础。
(二)中班幼儿—基于幼儿所提问题投放阅读材料
中班幼儿的阅读能力相较于小班幼儿有所提升,随着生活经验的扩充,其好奇、好动、好问的年龄特点更为显著。在面对日常生活、社会现象和自然景观时,中班幼儿常常询问教师“为什么、是什么”。基于中班幼儿这一年龄特点,教师可从中班幼儿所提的问题中提取教育信息,基于问题科学投放阅读材料。具体而言,教师要思考幼儿所提问题的教育价值,并结合中班幼儿实际能力,投放能够满足其实际需求的阅读材料,以实现阅读材料的有效运用。
例如,中班幼儿好奇心旺盛,常常基于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在阅读材料的投放中,教师可围绕中班幼儿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提出的问题,为其选择相关的绘本图书。例如,有名中班幼儿在户外自由活动休息环节,结合自身真实感受向教师提出问题:“风有颜色吗?风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吗?”基于此,教师可为幼儿提供绘本故事《风是什么颜色》,并鼓励幼儿自主阅读绘本内容,通过绘本中“绿色的树叶、七彩的鲜花、萝卜的颜色、大海的味道”了解风的颜色,在阅读中找到自己的答案。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自然科学”为教育延展,为幼儿提供更多与自然环境相关的阅读材料,满足幼儿对自然的探究欲望,实现阅读材料的有效投放。
(三)大班幼儿—基于幼儿成长阶段投放阅读材料
随着绘本学习的不断深入,幼儿所储备的阅读经验愈发丰富,其阅读主动性也会得到显著提升。在幼儿阅读能力培养工作中,教师需立足幼儿成长阶段科学选材,以幼儿成长需求为导向创设阅读活动,以使幼儿的阅读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大班幼儿阅读能力较强,能独立完成阅读任务,并讲述自己对阅读材料的想法。为保证材料投放的有效性,教师可立足大班幼儿的成长阶段投放阅读材料,加强对大班幼儿实际生活的关注,结合其年龄特点、思维特征准备阅读素材,以推进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
大班幼儿处于幼小衔接的关键期,因此,针对大班幼儿的教育工作也应围绕“衔接”主题开展。面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大班幼儿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常常会询问教师、家长相关的问题。基于大班幼儿的好奇心、成长阶段,教师可将“幼小衔接”视为绘本学习主题,为大班幼儿选择相关的阅读素材。如在故事《小阿力的大学校》中,主人公小阿力面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既兴奋又担心,还提出了很多问题,如:如果在学校迷路了怎么办?如果交不到新朋友怎么办?在新学校自己哭了怎么办?教师可利用主人公提出的问题作为教学引导,激活大班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大班幼儿的主动阅读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为大班幼儿提供一些无字绘本作为阅读素材,比如《海浪》《会飞的帽子》《孩子,狗,老人》等,鼓励大班幼儿自主展开阅读,看图说话,以通过绘本阅读让幼儿得到更好地成长。
二、师幼共读掌握技巧,培养幼儿读图能力
以绘本为载体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不仅需要幼儿能读懂绘本画面,还需让幼儿掌握丰富的阅读技巧,通过读图、识图、析图,真正理解故事情节内容。在幼儿绘本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共读工作,帮助幼儿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培养幼儿的读图能力。
(一)开发画面信息,发展幼儿读图意识
幼儿绘本由多幅画面组成,进而将各个故事场景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故事情节。要想让幼儿掌握丰富的阅读技巧,就需要让幼儿主动分析画面中的元素,将前后页画面、上下文故事串联起来,并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与讨论。因此,教师要扮演好幼儿阅读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引导者、支持者角色,加强对绘本图像的开发,并把握适宜的教育原则,结合图像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回忆前后页故事内容、人物事件,在共读中发展幼儿的信息串联能力[2]。久而久之,幼儿的读图意识能够得到发展,其阅读能力也会得到显著提升。
以绘本阅读《我遇见了一只小灰狼》为例,该绘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冰天雪地里的温情故事:一个在暴风雪中迷路的小女孩,遇见了一只同样迷路的小灰狼,不同于传统童话故事中大灰狼凶狠的形象,迷了路的小灰狼和小女孩在暴风雪中互帮互助,最终都找到了自己的父母,成功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中。由于该绘本没有文字提示,因此在师幼共读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比如“小女孩与小灰狼初见画面中,小女孩和小灰狼各是什么反应?”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细节,鼓励幼儿说出“不信任、害怕、疑惑”等关键词;在幼儿阅读完图书小半部分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小女孩和小灰狼发生了哪些变化?表情发生了哪些改变?”让幼儿回忆前几页的画面,学会从整体视角讲述故事。以此类推,在后续的阅读学习中,教师要适时进行引导,让幼儿主动将前后故事情节串联起来,在绘本阅读中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强化幼儿的阅读能力。
(二)设置读图游戏,角色演绎加深印象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绘本阅读将趣味性、童趣化、游戏性的特点整合在一起,以生动形象的插图向幼儿讲述了一个个趣味故事。为进一步发挥绘本阅读的教育优势,让幼儿对阅读材料产生更为深刻的印象,教师可在幼儿读图的过程中设置游戏,以实践性活动加深幼儿对阅读的学习印象,让其进一步了解绘本中所讲述的内容。
以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为例,该绘本是一本非常经典的情绪认知书籍,其以颜色帮助幼儿识别情绪、理解情绪,并教授幼儿正确的情绪处理方法。故事围绕一只混合了各种颜色的“情绪小怪兽”展开讲述,以此为线索向幼儿讲述了“黄色—快乐;蓝色—伤心;红色—生气;黑色—害怕;绿色—平静”五种颜色。在阅读学习中,教师可以为幼儿设计情绪模仿游戏,让幼儿模仿每种表情,以加深幼儿对绘本图像的印象。
三、基于绘本创设问题,强化幼儿阅读素养
巧用阅读问题可提升幼儿阅读兴趣,成功激活幼儿的探究思维,并有效提升幼儿的阅读学习深度,使其在问题分析中学会自主阅读[3]。在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为幼儿创设具有探究性与创新性的问题,利用问题加深幼儿对绘本的理解,进一步发展幼儿的阅读能力。
(一)探究性问题:激活绘本阅读兴趣
探究性问题常用在绘本阅读教学前,旨在激活幼儿的绘本阅读兴趣。在探究性问题设置中,教师可结合幼儿实际生活或已有的经验展开教学活动,将生活经验、绘本元素融合在一起,以“矛盾、问题”为线索,激活幼儿对阅读材料的兴趣。教师可结合阅读内容为幼儿创设疑问探究情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欲,从而促使其产生主动探究、自主阅读的意识。
以绘本《我好担心》为例,该绘本讲述了一只名叫小莉的鼠小妹,每天都担心各种各样的事情,到了上幼儿园的时候,她担心的更多了,这样的情绪也让全家人都担心她起来,但在来到幼儿园之后,事情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4]。在阅读该绘本前,教师可利用幼儿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大家还记得自己来到幼儿园的第一天吗?鼠小妹要去上幼儿园了,她在家里紧张不安,提出了好多问题,请小朋友们帮一帮鼠小妹,看看她遇到了哪些困难。”教师先引导幼儿回忆生活经验,随后引出绘本问题,以探究性的活动激发幼儿阅读绘本的兴趣,促使幼儿主动展开阅读学习,并让幼儿在阅读结束后说说自己的解决方案,使其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学会分析故事、探讨主题,进而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创新性问题:总结经验,大胆想象
创新性问题即教师围绕阅读学习的主题提出全新的问题,鼓励幼儿总结阅读经验,对问题展开大胆想象。创新性问题可运用在幼儿整个绘本阅读过程中,尤其在小、中班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中,该教育方式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随着创新性问题的提出,幼儿独立思考、自主阅读、语言组织的能力均能得到提升,并能更为准确地把握阅读材料中的情感态度,幼儿的阅读学习质量与语言逻辑思维也可得到同步提升[5]。
以小班绘本《我长大以后》为例,绘本中小公主突然想了解自己长大以后的样子,于是她分别问了妈妈、爸爸、大厨、大将军、海军司令、首相、医生和女仆,但每一个人给出的答案都是不同的,并且都与他们的职业相关。独有的职业标签是该绘本故事的一大亮点。在阅读学习结束后,教师可围绕主题“我长大以后”与“职业标签”向幼儿提出创新性问题,比如:“故事中的小公主,有没有想好自己长大后要做什么?大家给出的建议有什么相同之处?你们长大后想做什么?”教师结合阅读主题向幼儿提出创新性问题,鼓励幼儿结合閱读经验讲述自己的理想以及未来想要成为的人,以讨论学习加深幼儿的阅读印象,强化其阅读素养。
结语
3—6岁是培养幼儿阅读能力的黄金期,也是幼儿阅读习惯建立的关键期。在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需加强对不同绘本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要让幼儿理解绘本情节、故事哲理,还要让幼儿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并能针对阅读问题展开深入的思考与探索。幼儿良好阅读能力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面对理解能力与语言能力飞速发展的幼儿,教师要学会合理调整阅读活动,充分发挥出绘本资源的妙用,使得幼儿在阅读中获取终身受益的经验。
【参考文献】
[1]陈宁.幼儿绘本与自主性游戏有效整合的教学研究和实践[J].当代家庭教育,2022(31):113-116.
[2]宋秀珍.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中幼儿自主阅读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22(31):68-70.
[3]王一涵.大班幼儿绘本阅读中阅读能力的培养[J].山西教育(教学),2022(10):84-85.
[4]夏婷婷.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中幼儿自主阅读能力提升策略[J].科幻画报,2022(10):20-21.
[5]姚瑞.幼儿园开展绘本阅读教学的路径探析[J].求知导刊,2021(44):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