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2-11-20 07:23:27宋晓霞
读与写 2022年7期
关键词:群文课外阅读高中语文

宋晓霞

(甘肃省临夏自治州和政县和政中学 甘肃 和政 731200)

1.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遇到的问题

1.1 有待优化的教学方式。全文阅读教学对教师提出了如下要求,需要在特定时间内整合和设计相关文本,在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同时,做好对学生的引导,以此来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但是,在全文阅读教学中,一些语文教师依然没有采用现代化的教学策略和方式,主要有如下表现。首先,缺乏充足的群文阅读时间,教学期间依然以单篇阅读为主。如果缺乏充足的教学时间,就难以在课堂中阅读大量的篇幅,也无法拓展教师的教学范围,更无法达到群文阅读提出的转移教学主体的要求,难以达到教学目标,自然也就无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其次,在群文阅读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让他们开展任务型阅读和合作型阅读等等,而大部分语文教师缺乏充足的认识,依然采用了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不仅无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会让他们对阅读感到厌倦。最后,大部分语文教师在群文阅读课堂中提取关键词时,没有教导学生如何做好关键词的提取,没有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取关键词,因此学生在群文阅读活动中,无法做到对其关联性的准确把握,也缺乏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性。由于语文教师没有以自主探究为目标,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情境,所以学生无法做到对群文阅读和单篇阅读的有效区分,进而也就无法开展高质量和高效的群文阅读教学。

1.2 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素养和能力。针对目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学生存在较大的主体差异,一些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也形成了良好的语文素养,而部分学生缺乏语感能力,也没有积累过多的阅读量,所以缺乏良好的语言素养。由于学生存在不同的能力,所以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也各不相同。但是,一些教师忽略了此类问题的诱因,也没有从差异性方面对学生予以关注,因此在教学的效果和核心素养培养方面,无法获得理想的效果。根据调查得知,主要有两个因素会导致学生无法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和阅读能力。首先是高中时期涉及了大量的学习科目,学生具有大量的学习任务,大部分学生的阅读时间并不充足,因此无法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和阅读能力。其次,一些学生的阅读时间虽然十分充足,然而阅读了大量杂论的内容,也没有采用科学的阅读方法,合理的阅读节奏,所以无法深入阅读,因此也无法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和阅读能力,自然也就无法达到语文核心素养提出的要求。而教师没有充分认识此类问题,也没有进行全面的分析,开展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的全文阅读教学。

1.3 阅读课堂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为了更好地发挥群文阅读教学的效果要在语文课堂中不断的优化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课堂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但实际上教师在语文群文阅读中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是按照自己设计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这导致学生在课堂上难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习惯与教师的约束,和在教师的指导下,被动地进行阅读,从而进一步影响了语文阅读的有效性,难以在阅读活动中深刻的理解知识,不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在语文群文阅读中,没有将阅读素材进行有效整合,在确定群文阅读组题的过程中,没有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难以针对性地发展自身核心素养,进一步弱化了语文群文阅读的功能,无法实现既定的语文阅读目标。

2.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群文阅读教学思路

2.1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方面教师应当从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出发,以学生的关键品质和必备能力作为群文阅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学生精心挑选语文全文阅读内容,整合群文阅读主题,精心策划群文阅读活动。另一方面教师应当从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思维特征出发,紧扣课程教学内容,以学生能够理解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进行阅读感悟,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拥有收获感和体验感,从而增强学生的阅读收获和体验,帮助学生感受语文阅读带来的好处。总的来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需要教师在群文阅读中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以满足学生需要为出发点,在语文群文阅读中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抒发自己的阅读感悟和阅读体验交流自己的心得,才能更好的指导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语文学位阅读教学。

2.2 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活动。以往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采取的阅读模式较为单一,加之在高考的影响下,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语文阅读知识与技能养成。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在课堂上教师往往会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然后和学生一起讨论本节课程的中心思想分析重点词语句的含义,为学生总结阅读题的一般解题思路,最后让学生背诵重点段落。这种单一的语文课堂阅读活动中,学生只是被动的参与学习,无法就阅读中的问题展开深入思考,难以激发自己的思维活力。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只是被动的参与学习,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缺少体验感,最终使得学生对于阅读缺乏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无法在语文阅读中有效提高自己的能力与素养。此外多样化的阅读活动还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为此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在语文阅读活动中与学生展开机械的沟通和互动,尊重学生的想法,重视学生的体验。

2.3 激发学生群文阅读的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学习兴趣才能够驱使自己不断的进行深入学习和讨论进而拥有良好的体验感,进一步通过群文阅读发展自己的核心素养。因此在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以兴趣为指引进行群文阅读,才能够维持长期的学习热情。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中,教师应当以兴趣为指引,将兴趣贯穿于群文阅读的各个环节中。在阅读课堂导入时为了更好的引入陈文乐多的主题教师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的导入活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在课堂中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的状态下进行全文阅读,激发学生深入阅读的欲望,维持学生的阅读热情,在课后也可以为学生整合更多的全文阅读资源,让学生在生动阅读中不断激发自己的思维,提高群文阅读的效果。培养学生兴趣,还需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开群文阅读活动,这需要教师深入高中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总结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元素,为学生整合更多形式灵活多样的阅读活动。

2.4 推动阅读教学的信息化。互联网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也应当充分运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展开教学。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高中语文全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充分运用互联网为学生整合更多的资源,搭建在线阅读平台。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整合相应的主题在网络平台上引导学生进行在线阅读,通过这样的方式延伸课堂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倡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自主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传统的群文阅读方式,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学生搭建阅读或交流的平台,加强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指导学生进行高效阅读,借助这样的方法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双重作用下,提高群文阅读的效果。实现信息化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基于信息技术的特点,教师可以将课内课外阅读课堂构成整体。在课堂中制定了明确的群文阅读目标和主题之后,让学生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然后利用信息技术平台为学生推送自主阅读资源,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消化课堂内学习的知识并且进行运用,从而实现核心素养培养。

2.5 丰富语文课外阅读内容。在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仅靠课内进行阅读远远不够,还需要教师为学生整合更多的课外阅读资源,通过海量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制定了明确的语文群文阅读主题之后,根据主题内容应当为学生延伸更多的资源,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阅读,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结合更多的课外阅读活动,例如定时或不定时的在班级内展开,课外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围绕群文阅读的主题课内知识联系课外,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在这样的思维交流与碰撞中,让学生产生思维的话,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此外教师在课外阅读活动中也可以成立读书小组,让学生进行分组阅读,在课外阅读中以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相互激励,共同进步不断的通过课外的延伸,补足课内的知识,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效果。

3.在语文核心素养下开展高中全文阅读的有效策略

全文阅读属于阅读模式中十分灵活的一种,实现了对传统死记硬背法的突破,采用相互关联的教材文章或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类似所学文章的读物,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阅读习惯和探究能力,不同的阅读主题可以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实现对他们灵活思维的拓展,由于群文阅读具有各种不同的内容,因此可以全方位的发展学生的能力。

3.1 连点成线,构建和运用学习语言。全文阅读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不同的文章就有不同的主题,所以需要做到对文章内涵的理解。这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同时,学生在开展群文阅读的过程中,还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在阅读期间,学生可能无法做到对阅读活动的全身心投入,也无法获取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所以在群文阅读活动中,教师需要做好对学生的引导,教授学生如何从各类文章中实现对有效信息的提取,以连点成线的形式,帮助学生实现对自身语言体系的构建和运用。

例如在教授《登高》这篇古诗文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这首诗的简单学习,无法做到对诗人情感的完全理解,也无法拓展探究杜甫诗文的不同风格。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其他几篇杜甫的作品,并对每首诗所表达的情感进行提取。例如《百忧集行》和《望岳》诗中描写的“一日上树能千回”“会当凌绝顶”等等,采用连点成线的方式,根据这些情感对一生漂泊的杜甫加以理解,他在大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依然心怀天下。学生在对诗人情感加以理解后,需要了掌握作品的抒情特点和用词特点,在语文课堂中贯彻落实相应的教学目标。

3.2 采用想象的方式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全文阅读可以有机地组合不同类型的文章,所以具有纵横交错的文章内容,这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思维发展空间。教师首先需要以多位观察为目标做好对学生的引导,虽然全部阅读具有丰富的内容,然而不同的作者在创作文章时采用了不同的思路。例如,语文教材中的《离骚》,《兰亭集序》这两篇诗词。作者主要借助《离骚》表达自己的悲惨遭遇,对自己多艰的人生表示感叹。并表达了自己想要追求崇尚美德的愿望。体现出了诗人坚定的决心。而《兰亭集序》则表达了作者在对良辰美景进行欣赏的同时,不禁感慨乐于忧,生与死。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十分眷恋和热爱人生。虽然两篇文章都表达了忧伤的主题,然而,学生需要站在作者的角度分析所描绘的景象,如此学生可以了解到在文章主题相同的情况下,作者会采用不同的写作思路。其次,语文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全文阅读以具有关联的事物为重点,所以,学生需要进行部分的想象,如此,可以有效的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拓展他们的阅读思路,学生可以在阅读活动中获得更加丰富的思想感受,如此可以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加强。

3.3 结合审美和创造,加强学生语文表达能力。学生通过群文阅读活动可以实现对语言魅力的充分感受,体会蕴藏在文字和思想中的美。全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语言之美,并且可以促进学生在生活创造中对自然感悟和社会感悟的应用。进而培养他们的语言审美能力。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活动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需要发展他们的创造力,要求学生再次加工语言,并在创作中运用自己的阅读成果,如此可以有效地加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教师在阅读活动中讲解波澜这一主题时,可以将如下书目推荐给学生:《麦琪的礼物》,《项链》等等。学生在阅读此类文章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作者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应用,将波澜隐藏到了字里行间,掌握如何遣词用句,借助转折和细节描写等方式实现对紧张氛围的营造。在完成此类文章的阅读后,学生会作出总结:在经过多次自我说服后,我决定鼓起勇气告诉教师这件事。于是我逐渐走出教室,在走廊上行走的时候心跳越来越快。我再三犹豫终于来到了教师办公室。教师此时正在批改我们的作业,他严肃的表情加大了我的紧张感。通过营造此类紧张氛围,可以快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虽然之后的内容并不特别,但是,仅凭这段描写就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4 阅读经典,弘扬传统文化。在高中生群体中开展语文群文阅读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合理的选择适用的文章内容,其中需要包含优美的文章句子的。如此可以加强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此外还可以将传统文化引入到群文阅读中,如此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他们身心的良好发展。例如在群文阅读活动中学习《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时,学生在完成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后,需要了解有关《左转》的各种文学常识,的主要是由于《左传》的写作目的是对《春秋》进行解说。在完成这篇文章的阅读后,学生会感受到壮士不育的烛之武,如同英雄末路。并且还可以体会到他的委屈之情,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他依然以国事为重,具有深明大义的精神。并且他敢于承认错误,能够用真情和诚实,感动他人。学生在充分了解文章故事后,教师需要教授学生如何理解故事情节,感受句子和词语中蕴藏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在完成品德高尚的烛之武的学习后,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爱国情怀。并且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行,借助传统文化,加强他们的核心素养。

3.5 合理安排任务,构建有效课堂。教师可以将自主学习有效地渗透到群文阅读活动中,让学生在阅读学习的同时思考问题,借助小组合作的形式,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对重要的语文知识进行挖掘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对学生的引导,让他们做到对有价值信息的关注,进而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对相关教学任务的制定,让学生在进行群文阅读的同时思考问题,并阐释具体的议题,如此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他们的作为品质,还可以开展更加有效的权威阅读教学。

例如教师在让学生探讨“求学之道”的过程中,可以在群文阅读中引入《孙权劝学》,《秉烛夜读》等文章,通过对旧知识的温习来学习新知识,通过教师对学生的逐渐引导,可以让他们对自我产生全新的认知。教师需要以这几个文本为重点,做好对如下问题的设置:你喜欢的老师是怎么样的?怎样才能够开展高校的高中学习?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等等。如此可以提升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在完成全文阅读氛围的创建后,教师需要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同时思考问题。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在组内提出各自的疑问,深入地对求学之道进行探讨和交流。通过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协作,不仅可以活跃他们的思维,加强他们的思维品质。在全文阅读学习中将相应的任务布置给学生,还可以摆正学生的学习心态,加强他们的阅读素养和综合能力。

结束语

阅读群文不仅可以实现对知识的增长,对智慧的启迪,还能够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提升。群文阅读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属于重要的板块,语文课堂中也逐渐引入了群文导读教学,然而,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群文导读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甚至经常被忽略。教师以功利性为目的的教学,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学生缺乏进行阅读的动机和兴趣。以上这些现状并不是不能改变的,教师可以通过对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对多样化活动的组织,来实现对学生群文阅读热情的激发。

猜你喜欢
群文课外阅读高中语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2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28
群文活动
大众文艺(2018年19期)2018-10-19 09:27:44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09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