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淑蝶
摘要:通过行动研究法、资料文献法、经验总结法探讨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技巧与形式。朗读质量的高低主要体现在语速、语调、语气以及重读轻读上,因此,在朗读训练中,教师要加强对这些因素的指导,这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朗读技巧,具备良好的朗读能力。而朗读的形式有很多种,包括配乐朗读、表演朗读、竞赛朗读等,文章中对这些朗读训练的技巧与形式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 语文 朗读训练 技巧与形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传统语文教法的精髓之一,它对学生情操陶冶、语感增强以及内容理解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就现下小学语文朗读训练情况来看,或是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或是流于形式,其功能与价值未得到充分发挥。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就朗读训练的技巧与形式分享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与心得体会。
一、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技巧
(1)指导学生准确把握语速。语速就是声音语流快慢的变化,它直接影响朗读质量,可以划分为较快、稍快、适中、稍慢、缓慢等[1]。在朗读训练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根据材料内容气氛以及人物的个性去调整语速。
例如,在朗读《鸟的天堂》一课时,语速不宜过快,要保持适中,气息从容且饱满,从而表达出一种赞美与热爱之情。文中有一个场景描写众鸟纷飞,读到这个景象时,为了体现树上的鸟多以及景象热闹,教师要让学生适当地读快一些,如果语速过慢就很难将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体现出来。总的来说,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一篇材料之前先让他们了解其内容变化,从而正确把握朗读的语速。
(2)引导学生科学调整语调。朗读是一个需要情感参与的活动,若是没有把握文章的情感而只是机械地通读全文,很难引起共鸣。叶圣陶先生曾说,朗读需要调动情感,只有这样才能称之为“美读”。而语调是朗读的情感体验,所以,在朗读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科学调整语调,通过合适的语调让委婉的地方委婉,让激昂的地方激昂,将作者当时的情感充分发挥出来[2]。
例如,在朗读《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面对文章结尾富有号召性、战斗性的句子,教师要让学生读出激昂,使听众能够通过朗读者的声音充分感受到五壮士仇恨敌人、热爱人民和祖国以及勇于牺牲的英雄气概。在朗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为了体现出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敬仰、热爱与怀念之情,教师要让学生使用低沉的语调。
(3)加强对学生的语气训练。语气是决定朗读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在朗读训练中,教师要重视并加强对学生的语气训练,即指导学生朗读出怎样的感情,如气愤、悲伤、高兴、喜悦、喜爱和赞美等。在朗读中准确把握语气可以反映出朗读者准确体会文章中心思想,通常来说,朗读的语气能够体现作者在文中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3]。
例如,在朗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要使用愤恨、同情、悲伤的语气,这样才能让人体会到作者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以及对小女孩的同情。在朗读《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使用高兴、喜悦、自豪的语气,读出小兴安岭四季的美,这样可以让听众体会到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4)指导学生辨别重读轻读。在朗读中,重读和轻读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在什么地方应该重读,在什么地方应该轻读,教师在朗读训练中要指出来。一般来说,一个词的重读和文章中心思想与主要内容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在朗读时遇到能够体现文章中心的字词时,尤其是人物的特征等词语时要重读,教师要将这些技巧传授给学生。
例如,在朗读《草船借箭》一课时,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嫉妒”这句话时,要让学生重读“才干”“嫉妒”两个词语,因为它们分别突出了诸葛亮和周瑜的特点。
二、小学语文朗读的主要形式
(1)配乐朗读。配乐朗读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一种朗读形式,在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教育领域的今天,配乐朗读的可执行性更强。在指导学生朗读之前,教师先准备好符合阅读材料情调且节奏和谐的音乐,然后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出来,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这样的氛围能够充分唤醒学生的情感,即诱发其情感体验,学生就会入情入境,从而有效朗读[4]。
例如,《海滨小城》一文描写了海滨小城美丽的景色与人们安逸的生活,在指导学生朗读这篇材料时,教师可以选择一段舒缓、轻柔的音乐如没有歌词的钢琴曲,这样就会将学生带入一种恬静、轻松的意境中,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他们就能绘声绘色地朗读。
(2)表演朗读。小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而且性格活泼好动,在朗读训练中,教师可以以此为着力点组织学生表演朗读,这样可以吸引他们全身心投入其中,将自己与文中的角色融为一体,不仅做到了“感同身受”,而且情感流露自然,非常真实。
例如,在组织学生朗读《总也倒不了的老屋》《陶罐和铁罐》等阅读材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朗读表演,分别演文中的角色,这可以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3)竞赛朗读。小学生除了有很强的好奇心还有很强的好胜心,教师在朗读训练中可以通过竞争的方式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能动性,以此激发学生的潜能。在这样的情感驱动下,学生会竭尽全力地朗读。
例如,在朗读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按照性别分成男女两个小组,然后让男生小组与女生小组展开朗读比赛。或者以其他的方式划分小组,然后组织他们展开朗读比赛,这对提升朗读训练效果以及学生的朗读能力有积极作用。
结论: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可以增强其自信心、交流能力、表达能力等。教师要重视朗读训练并掌握训练技巧,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够准确把握语调、语气、语速并且能够科学辨别重读与轻读,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要采取多样化的朗读形式如配乐朗读、表演朗读、竞赛朗读等,让朗读训练充满趣味性,以此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朗读水平。
参考文献:
[1]高玲玲,刘万佥.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有效指导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20(S1):106-108.
[2]申桃花.小學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2020(24):147-148.
[3]郑玉贞,林高明,林娟.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朗读训练编排意图及特点分析[J].语文建设,2020(14):63-66.
[4]任庆敏.琅琅读书声,浓浓语文味——论小学语文朗读教学[J].华夏教师,2020(17):43.D56A1769-15CF-4E0E-A4A9-A06FE7550D6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