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芬
摘 要:笔者阅读了《听程红兵老师说课评课》,程红兵老师围绕说课和评课两个方面,针对一个好的课堂如何研磨与运行,以及如何激发课堂中的师生智慧,分析课堂模式,研究课堂标准,探讨课堂的共性和个性,并通过援引大量的观课和评课的具体案例,向我们呈现了怎样成就一个好的课堂、一个智慧的课堂,以及一个有情怀的教师、一个有教育理想的教育人在课堂上应有的识见和作为。
关键词:说课;评课;课堂教学
笔者所任职学校普宁市燎原中学,地处城乡接合部,学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各个层次的学生表现差异很大。如何让各层次学生在课堂上都能进步?如何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是笔者一直思考和寻求突破的问题。笔者摘选阅读《听程红兵老师说课评课》的一些篇章,结合教学实践谈论对学校管理的一些思考。
一、立足课堂,引领不同层次学生成长
好教师才能成就好课堂。教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
书中的一席话,让笔者深深感受到了程老师对“课堂”的用情至深:学生的时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没有水平要求意味着课堂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课堂教学必须要“打开”引发学生的思考、对学生差异化教学……让后进生演板,让中等生纠错,让优秀生更简便有效地介绍解题思路、解题方法……
读到这里,笔者有所触动:这一举措覆盖全班不同层次的不同学生,真正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一)好课的听、看、说
走上讲台,教书育人,走下讲台,为人师表。教师都希望能上好课,上精彩的、获好评的课。如何成就一堂好课呢?且看程老师好课的听、看、说。
听,学生在课堂上希望听到三种声音:掌声,笑声,辩论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掌是为给学生鼓励,当然也有赞赏。有时候掌声是教师要求的,不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如果是学生自发的掌声,那就说明学生有了共鸣,有了激情,有了感动,学习效果应该会很好。笑声活跃课堂气氛,也许是师生的幽默,也许是师生的精彩表现,给学生带来欢笑,让学生集体放松,再学习时会有神清气爽的感觉。现在信息交流畅通,学生希望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或者和教师辩论一番。这样学生的思维活跃,教学效率就会更高。
看,关注课堂上的三个细节。一是关注思维方式。这是指数理化老师的教学一般应用演绎法,提到不要只用一种方法,会导致学生面对新问题会有无所适从的状态。由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要让学生面对生活,面对现象,而不是直接面对公式。二是关注课堂的开发度。过去是“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现在提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就是我们所说的时时处处皆学问。三是关注旁例和反例。在听课的过程中,要观察教师是不是只涉及了一个方面的正相关的例子,而没有让学生读懂旁例和反例。课堂教学给学生的是多方面的、立体的、全面的,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举一反三。
说,教师语言的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想得清楚,说得明白。这应该是对一个教师的基本要求。所以,教师必须头脑清晰,语言表达准确。第二境界:声情并茂、传神动听。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语言是艺术,艺术的语言具有感染力,教师语言做到生动传神,悦耳动听,能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思维调动起来,能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第三境界:教师言有尽,而意无穷。教师的三言两语打开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尽情地思考,充分地想象,这是教师的课堂语言的最高境界。这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需要教师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及较强的应变能力、足够的智慧。
(二)好课的三个层次,规范课堂,高效课堂,智慧课堂
规范课堂基本要求:目标要适当,内容要恰当,方法要得当。所谓目标要适当就是教学目标聚焦在学生行为上,而不是简单地聚焦在教材上,要目标具体化,让学生做什么,学什么,完成什么。内容恰当,就是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确定科学、正确、有意义的提问和课堂设计。方法得当则要做到得体、自然。
高效课堂的三个维度:目标精确,内容精当,方法精准。目标精确即要有要求,需要对时间、数量和质量有具体要求。内容精当,教学内容服务于学生,促进学生发展,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来设计。方法精准,即心中有数,用不同的方式教不同的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了解每位学生的真实水平,而且了解要全面。
智慧课堂:思维层次更高,开發程度更广,文化意味更浓。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新的问题离开课堂,这就是智慧课堂。要做到这一步,关键就是教师心态开放,思维开放。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程老师对郭初阳老师教学《伊索寓言》一则的高度评价。郭老师给学生同时呈现同一则寓言的三个版本,和学生一起小结为“假话、真话、意见”。通过几个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把传统名篇通过创造性的改编,一一对比,其目标指向清晰,不是简单地教语文,同时培养学生所应该具有的基本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的关键时刻引领学生呢?“于无向处指向,于无法处教法,于无疑处生疑,于无力处给力。”这句话精辟、深刻、博大、透彻。教师在课堂上要始终发挥主导作用,到位而不越位,循循善诱,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基于对教材理解走出简单化、浅显化的格局,打开思路,放飞思想,尽情思考,深入理解,最终豁然开朗,达到高效学习目的。
二、立足课堂,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这是一本写给教师的教学宝典,也是写给校长的操作指南。既有很强的学术指导,又有一定的实操性。程红兵校长之所以能把课堂认识得这么透彻,是因为他更愿意把自己看成一个教师,对课堂永远保持着敬畏和热忱。
学校的发展在于教师的成长,而创造是教师的价值所在。书中精辟的见解、鲜活的事例带给笔者很多的思考。首先,《课堂,校长的第一视点》中说道:“承载学校文化的最主要载体就是课堂,绝对没有离开课堂的学校文化!学校是提供课程服务的地方,学校的主要产品就是课程,而学校的课程主要表现在进行中的课堂,因此校长的第一视觉应该落在课堂上,学校的课堂主要表现在进行中的课堂。学校所有的问题最终都会在课堂中体现,教师的问题,学生的问题,管理的问题,理念的问题,都会转化为课堂的问题。有经验的校长走进课堂,就能知道学校的问题所在,就能把握住学校的脉搏。”那么,我们应该思考:校长进入课堂如何发现问题,如何评价课堂,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何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程老师在书中都给我们做了一一解答,受益匪浅,但如何在日常的工作中去落实,去实践,还需要教师不断悟懂弄通。
一直以来,一线教师对于是否欢迎学校领导进入自己班级听课,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人觉得,领导听课,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关键是听完了课,也讲不出所以然,对教学质量的提高缺少促进作用;也有人觉得,领导能来听课是对教学的重视,这样能促使教师更加认真准备每一节课,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等等。这些都说明在两个层面出现了问题:一方面,教师对课堂的意义认识不足,需要提高课堂的效力与吸引力,做到“时刻准备着”;另一方面,学校领导班子对于何为好课、何为好课堂缺乏明确的认识,论课议课的角度与方式,迫切需要提升。
在阅读时,笔者想到了一节语文公开课,课文内容是一首诗。教师从诗歌背景,到诗词情感,师生之间的互动,环环相扣,也比较紧凑。但点评过后,笔者总是觉得有缺少。现在就豁然开朗了:教学不能是教师单向的“独白”,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但课堂局限于诗歌本身。诗人的情感,是根据当时国人的需要而来,这也是凸显诗的价值。“打开”课堂,分析情感的同时,更要“聚焦”——作者如何表达情感的变化?作者当时有什么感受?是怎样的情感波澜?可以让学生化身为作者本身,“设身处地”感受,提高思维的层次。课堂缺少的,恰恰就是只有“打开”,没有“聚焦”。这堂课只是在浅表层次上与学生交流,思维含量也不高。再者,是不是还可以与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诗对比,或者与不同时期相同风格的诗进行对比?把握共性与差异性,进行学习迁移。当然,这个需要教师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其次,何为“好课堂”,如何能让学生的学习增值?通过阅读,笔者是这样理解的。教师层面:想得清楚、说得明白、言尽而意无穷;内容层面:扎实有价值,充实有效率,丰实有生成,平实不作秀,真实带遗憾。学生层面:要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要带着新的问题离开课堂;从“无我”到“有我”,由“老师今天问了你几个问题”转变为“我今天向老师提了几个问题”。
由此,如何立足课堂,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任何教学思想,离开教学实际都是空谈。课堂是教师扎根、开花、结果的沃土,是教师展现才华的舞台。好课堂不是与生俱来的,是教学积累与反思中逐步提炼、生成的。
(一)教师行为在教学实践当中发生改变
“教学方案的设计,绝对不是一个校长的事情,也绝不是一个分管副校长的事情,也绝不是一个教务主任的事情,而是全校教师的事情,需要校长组织大家共同完成。”现在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还是只停留在集体备课上,重视对教学内容的确定,而缺少教学方法与学生思维生成的思考。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需要多少时间、需要怎样的空间?用什么方式学习最有效?诸多方面都缺少思考。教师在专业素养方面需要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二)如何让教师少走弯路,需要有学科“领头羊”
书中说道:“当我们评判一个课堂,是否饱含智慧时,可以用下面几个标准来衡量——思维层次是否更高?开放程度是否更广?文化意味是否更浓?”这是教师高度、广度、浓度构建形成的成长梯度。当中坚力量发挥作用时,就需要有目的、有方向地培养接班人,做好学科的人才储备。“后来者”的进阶和补充,形成梯队,既是学校保持良好发展的基础,也是教师能力逐步提升的重要环节。
(三)如何把讲评课上好,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突破口
对于学生的错题,程老师分析具体的题目、具体的学生、具体的原因,把“用心”做到了极致。讲评课不是简单评讲,分析题目不是重点,而是学生分层剖析:这道题有几个同学错了,是什么规律、什么方法、什么原因;哪些學生错误的根源是类似的;某某同学为什么会在这类问题上犯错;甚至还可以对一些答题内容似是而非的情况,加以纠正。对学生的研究,更胜于对课堂的研究、对教材的研究。这也对毕业班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中考备考的一种优化。
最后,就如何破解学校教育管理的资源有限性与提高教育效益无限的矛盾,程教授提出了“改变一点点,最后真的一点点改变”,这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从容。笔者认为建平中学实行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最为新奇,能够把每个月的工作分解到各个时间点与负责人,各司其职。这需要相应管理高度和组织协调能力。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一辈又一辈的教育人凭着对教育的一份深入骨髓的“爱”,一路上,无论风雨,不忘初心,立德树人!昨天他们的辛勤耕耘,今天我们的传承与坚守,才能换来明天教育的精彩与辉煌!
感谢程老师,让我们有机会拜读这样一本高质量的书。以炽烈的教育激情,高尚的教育情怀,开阔深邃的视野,浓郁厚实的文化,将一个个看似简单而平常的有关课堂问题赋予哲学般的思辨与考量,带给我们无尽的启迪和思考。
参考文献:
[1]杨有富.浅谈高中新课程状态下教师听课、说课、评课的作用和方法[J].内蒙古教育,2019(05).
[2]熊海花.开展说课评课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江西教育,2004(07).
[3]陈晓刚.浅谈“说课”“评课”[J].贵州教育,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