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手”与“破碎的心”

2022-06-29 06:40欧阳静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2年11期
关键词:牛虻亚瑟耶稣

欧阳静

19世纪30至50年代正是意大利革命志士的斗争时期,这也是《牛虻》所讲述的时代背景。那是一个充满硝烟与抗争的时代,写下这样泼洒着革命热血作品的是一名女性作家艾捷尔·麗莲·伏尼契。她作为英国进步的资产阶级,在接触了关于革命的书籍后,曾积极深入地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结识了许多流亡的革命者,这使得她对革命有着自己真实深刻的了解,并从而写出了这样一篇感人肺腑、引人深思的世界佳作。

作家伏尼契怀着一腔革命的热血,将对宗教信仰的理解与人性、爱憎融入血与泪的革命斗争史中。凭借独特的女性视角与细腻的笔触,借助有着血肉灵魂的人物,以一个感性忧郁的角度,将枯燥的革命史化作人性中的爱与恨,将复杂的宗教信仰置于情感的争夺中,赤裸裸地剖开人物的内心,向世人展示革命与抗争的无奈与残酷。这样的故事始于一个六月的炎热晚上,这是男主人公亚瑟首次直面教会与革命思想两者间所发生的碰撞。亚瑟是一个拥有着青年人特有的天真与敏感感情的少年,他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同时也被意大利青年党的革命意志所吸引,正如同他深爱着、崇拜着他的神父蒙泰尼里,也喜爱着同为革命同志的姑娘琼斯。而他却在人生低谷时,遭到了来自这两个在他人生中占有着最重要地位的人对自己的打击。在这人生发生重大转变的时刻,他选择了佯装自杀,偷渡他乡。十三年后,他成了别人口中赫赫有名的讽刺家“牛虻”,带着满身的苦难与尖锐的言辞,重返这十三年间心系之处。

小说浓墨重彩地去勾勒“牛虻”亚瑟内心的痛苦抗争,尤其是与他内心的“上帝”蒙泰尼里抗争。作为一本革命小说的主角,亚瑟的主要活动场所却不是在外界活动中进行革命抗争,或者说他的心思并不在前线上,甚至是不擅于去进行理智的抗争。他尖锐的性格使他在写下革命作品时不懂收敛,溺于发泄怨恨,不愿心平气和地与革命同志沟通。在这漫长的斗争中,他与上帝对抗,用锤子击碎了耶稣的泥身,同时也击碎了自己心中的神迹;他与生存对抗,承受着五年生不如死的流浪生活;他与恨对抗、与爱对抗,与一生中最幸福的那段时光对抗,却无法狠下心对抗那个他最崇拜的神父、他的亲生父亲、他最痛恨又最深爱的人——蒙泰尼里。在他面前,牛虻总是忍不住变回十几年前那个年少天真的少年亚瑟,对他倾诉痛苦,尖利地质问他,又向他寻求安慰,甚至低下他高傲的头颅请求神父短暂的触碰。他击碎了盘踞在心中十几年的上帝耶稣,成了所谓的无神论者。殊不知,那个给予他生命,又将他抛弃,带他走出童年阴影,又将他推入更深的地狱的蒙泰尼里,就是属于他的“上帝”。正如亚瑟向喜爱的姑娘琼斯倾诉他的痛苦时,无奈却又悲痛地重复了蒙泰尼里对他说的话:“上帝的手是沉重的。”他意识到他的“上帝”压在自己的心上,也意识到只有将蒙泰尼里心中的“上帝”击败,他的“上帝”才能真正属于他,他才能真正做到抛开一切顾忌与教会抗争,完成革命的使命,而不是在与敌人交火时,只因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便使身体失去反抗的能力。因此,亚瑟捧着他的一腔热血,将他的恨、他的爱、他的革命思想都融在其中,递到蒙泰尼里的眼皮底下,向他倾倒自己较上帝而言,对他付出几十倍的浓烈的爱与难耐的苦难,此时此刻的他撑着伤痕累累的身躯和尊严,化身成一名末路的战士,化身为一把锈迹斑斑的利剑,却还勇敢地对抗站在蒙泰尼里身后的“耶稣”。即便当时的他就站在死亡的边缘,即将躺在散发着泥土腥气的坟坑底,但是谁又能说他不是一位与自己、与世俗抗争的,让人钦佩的革命勇士呢!

关于对“悲剧”的定义,亚里士多德曾在《诗学》中说过:“其目的在于引起怜悯和恐惧,并导致这些情感的净化;主人公往往出乎意料的遭到不幸,从而成悲剧,因而悲剧的冲突成了人和命运的冲突。”尽管结局的安排出人意料,不可否认的是,这样发展是巧妙且意义重大的,相信即便是知道结局的人,也会忍不住将小说的最后几章翻来覆去地读上几遍。这是两个互相深爱的人在面对对方时,直面内心的信仰与矛盾,这是一场情感的爆发,没有鲜血,没有枪炮,只有眼泪与倾诉,但是对于这两人来说,恐怕比任何一场战争都要激烈,都要令人悲痛。在这场“战争”中,最后的赢家看似是蒙泰尼里,这个深情却残忍的男人,抛弃亚瑟、欺骗亚瑟,甚至在最后从“上帝”与亚瑟之间做出选择的时候,不管自己那年过三十的亲儿子近乎诉苦、撒娇,甚至叫出那个亲昵的称呼乞求他回来,蒙泰尼里都没有回头。不过蒙泰尼里终究还是后悔了,在他亲手触摸亚瑟那不断流出鲜红液体的身体时,在他站在大教堂准备举行圣体仪式时,眼见手中捧着由上帝血肉化成的饼与红酒,却流出了亚瑟的鲜血,铺天盖地,教徒们却在血海中露出虚伪与贪婪的姿态。蒙泰尼里曾说过“我只有一件东西可以贡献,一颗破碎的心”“一颗破碎的、悔悟的心不该被唾弃”。最后,在重要仪式上公然反抗统治阶层的蒙泰尼里,不管是因通告所说的因心脏动脉瘤破碎而与世长辞,抑或这只是作为一个被教会秘密处决的借口,他终究还是贡献出了自己悔悟的、破碎的心,以乞求不被亚瑟唾弃了。而亚瑟也用自己的死,激起了无数对他怀有敬重关爱之情的人的反抗,引燃了众人奋起革命的那颗热血之心。

此外,这虽是一本讲述意大利革命党与教会势力之间斗争的革命小说,却将许多抽象的宗教思想转化到具体可触的现实中。如男主人公亚瑟与耶稣有着类似的身世,都是由已婚妇女诞下的私生子,都是由亲生父亲将独生子献祭给人类消除所谓的罪孽,包括在蒙泰尼里站在父亲的角度上,眼中那由耶稣圣体化成的饼与红酒流出的亚瑟的鲜血。这都是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当时教会的含义,思考宗教与革命思想之间产生冲突的合理性。

《牛虻》的情节连贯有起伏,人物丰满、有血有肉,意义深远重大。它将革命、宗教、人性相互交融,使人溺于情感波澜中的同时,细思革命形势的严峻,触摸到神秘隐晦的宗教奥秘。从真情实感的流露中,体验那压在蒙泰尼里与亚瑟心上那只“上帝的手”;在残酷郁结的革命战场上,感受那颗“破碎的心”。

猜你喜欢
牛虻亚瑟耶稣
亚瑟·贾法的非线性叙事述略
亚瑟,收拾房间
一次弯腰等于十八次弯腰
亚瑟,收拾房间
ARTHUR'S HICCUPS
死于蛛网的牛虻
死于蛛网的牛虻
死于蛛网的牛虻
我对每个人说再见
英国耶稣受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