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
摘要:体育课是一门有别于其它科目的学科,以锻炼学生的体质为核心,是贯穿于中学整体教学的“体”。把道德教育融入到初中体育教学中,是目前初中体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质,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思想品德,对他们的身心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应在坚持德育渗透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完善德育渗透的教学策略,以使体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
关键词:初中体育;德育渗透;策略探究
引言
在现代中学体育教育中,通过优质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获得身心发展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心理素质。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学生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中学体育教学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发展。新一轮的新课改,要求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以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传统的体育教学一般只注重于提高学生的身体因素,而忽略了对心灵的训练。但现在的学生更具有社会责任感。自我意识强烈,情感感受丰富,希望获得老师的关注,了解。渴望在一种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完善自身的性格。就这样,老师在教学流程中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们在通过互相交往,对生活规则的诠释的教学过程中,展示人格的魅力。而思想也决定了行为,在体育课上透过学生的思想行为能够洞察学生的品格。此外,一个人的心理品质决定行为结果,优秀的学生心理品质还能够培养抵抗挫败能力和情感調适能力,老师通过将某一任务进行的全过程中,使学生在感受成功的整个过程中提高自信心、荣誉感。为自己的成功一生铺垫基础。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自觉的抓住教育品德的渗透点,将体育道德发扬光大,让学生养成了怕困难、奋发向上、乐观开朗的积极对待生活的个性。从而体会到生命的丰富和快乐,成为快乐生活的缔造者,实现体育课程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
中学体育课程中的德育课程是一个长期培育的过程,它要求老师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在训练学生掌握好基础体育技艺、体育基础知识和专业项目操作技能的同时,还要更加重视地训练学生的行为规范、社会主义价值观、心理健康、国家生命安全素质教育、法律素质教育,以及感恩教育。
2.贯彻终身教育思想
中学体育课程中的德育教育,是促进学生思维锻炼和身体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应贯彻到中学生的全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道德的提高,对学生的爱国、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更高的标准,必须形成终身教育的观念。
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中学体育课程中的思想品德课程,应该彻底改变传统学生被动听课、机械吸收的课堂状况,教师必须切实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学,以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提高他们的人生观和荣辱观,并弘扬学校体育活动中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精神。所以,老师在课堂中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并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各种学习需要,引导学生选用最符合自身的体育学习方式。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1.根据学生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欲望
面对全体学生,老师要仔细理解学校和研究所有学生情况,让每位学生都可以在时候和空间上受到均衡的教学,并按照学生的体质、承受力量、个人不同、隐性适当地分级教学,以适应各个阶段学生的心灵、生理上的需求,并充分调动学生对身体教学的浓厚兴趣。老师要针对教学情况,根据学生的身体特征,选用"发现式""问题式"等创新多样的教学内容与表现形式,使学生们动起脑筋,边想边练。课程有相对枯燥与相对有趣之分,相对枯燥课程授课时,老师运用教学方法要力求创新,让学生的心态不断转变。在教学过程中保持着旺盛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对乏味的课程教学中没有苦学,只是以"乐"学习。如耐久跑就是体育教学中较为难教的具体内容。学生觉得运动乏味、困难、不愿意学习等。在课堂教学时,将前几次体育课时采取和球类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跑步中用左右双手运着篮球,或跑步中运带着足球8分钟和12分钟跑,最后再通过目标教学法由学生自行制定努力目标,老师们按照每个学生的目标,再分为若干组进行相互竞争,共同促进。这样的课程兴趣高,教学效果好。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德育最主要的教育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起合理的价值观念,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多教导学生重视一点事情,比如,团体内部的合作,团体合作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最基本需求之一,由于社会分工的精细导致一个人无法真正完成一项庞大的工程项目,所以一定要经过团体的整理与协调,才可以真正处理好相应的问题,因此合作力量也是现代人才培养中一定要掌握的基本力量。但有部分学校教师自视甚高,对于学生团体合作能力有所忽视,在这样的状况下,学校的成长与发展必然会受负面影响。团体合作能力的培训能够使老师更加合理地指导学生开展团体对抗,比如在开展篮球赛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安排两个小组开展对抗赛,或者在进行接力赛跑的过程中,老师完全可以以团体的形式展开,最后根据团体的成果来判断每一位学生的成绩,团体成员间需要彼此沟通,探索合作。在这种过程中,学生的团体意识就会被激活,学生对团体也会有真正深入的理解,而在此基础上,老师们在更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团体合作能力和与对方竞争意识同时也就可以达到相当好的效果。
3.优化教学模式,在合理的教育流程中德育教育
按照内容、目标、教育对象、季节气候状况,科学合理地选用教学方法。在室内课程中,可讲述中华民族的体育历史、体育成果以及为振兴中华民族体育项目教育事业而努力的运动员、教练们的历史事件等,对学生开展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一是中华民族有着漫长的体育历史,中国古代勤劳民众创造了辉煌的体育文明,构成了中华民族辉煌的体育历史。要在课程中充分地利用上述内容,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光荣感和爱国主义热忱。二是在旧社会中华国力的衰弱,遭受"东亚病夫"之耻,到新中国建立后,为了国富民强,政府积极提倡并大力发展体育运动,所有的竞技体育项目都在向世界高峰冲刺,使中华民族在全球的各种体育竞赛中,越来越表现出了东方巨人的崛起。
结语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要持续,要从现实出发,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思想方法,使学生对有关的事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他们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不会犯有方向性的错误,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促进其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菁.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的有效发展[J].学周刊,2016(9).
[2]王曼真.初中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的调控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