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英
摘 要:传统教学模式较为僵化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新教育改革发展形势下,必须转变课程教学思维,将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学习的动力充分调动起来,真正为学生高效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情境创设是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近年来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越发广泛,为了保证情境创设能够在语文课堂中发挥更大的价值,教师要针对情境创设的内涵和价值展开全面深刻的研究,将其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融入于语文课堂中。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运用策略
引言
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段改革,社会各界对于小学阶段的教学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教师要摆脱固有教学观念的影响,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从而给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全面科学的指导。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是近年来很常见的一个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境更容易让小学生投入到课文描述的场景中,从而主动配合教师的相关工作,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1]。
一、情境教学法运用的要点
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就要采取优化的方式,将情境教学方法融入语文课堂中,从而改变传统语文教学现状,激发学生语文知识学习动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将情境教学方法融入语文课堂中,要注重把握应用要点,通过为学生呈现形象化的学习内容,吸引学生目光,增强学生的真实感受,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作用,利用情感的融入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生动以及活跃的氛围中学习语文基础知识,使既定的各类语文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教师在课堂中灵活地运用情境教学策略,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饱满的情感基础上理解语文知识,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
二、情境教学法运用的措施
(一)情境导入,吸引关注
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弱,性格活泼好动,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这一特点,在导课环节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以此吸引学生关注,帮助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可以以课文内容为依据,为学生设置学习情境,鼓励学生模仿课文中的人物,通过模仿深度感知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教师可以将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分类,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人物,为学生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进行模仿,学生通过模仿能够深刻感受课文主题[3]。同时,学生通过表演营造了轻松、宽泛的课堂学习氛围,调动了学习主体意识。导课环节的人物模仿活动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和认知课文内容的探究欲望。在学生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基本了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在情境模式下进行表演,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准备相关的表演道具,以增强情境的生动形象性,学生通过表演能够对课文内容产生学习情感,激发对课文的探究欲望,想进一步了解课文内涵。
(二)创设问题化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情境创设法的应用,教师要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问题来启迪学生的智慧,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潜力被最大化的激發出来,在问答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中去形成头脑风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对于问题化情境的创设教师要遵循层次性、趣味性的原则,以此来保证情境创设的应用效果。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主动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
例如:在《走月亮》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先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月亮高高挂在天上,作者为什么要说“走”月亮,这有怎样的含义?通过这一问题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会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接下来教师再引导学生去自主阅读,学生就会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中思考,保证学生阅读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在自主阅读之后还可以在小组内阐述自己的观点,针对答案展开讨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团结意识。另一方面教师在创设问题化情境中,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层次性,要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处,这样可以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体会和感受文本表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例如:在《巨人的花园》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1)巨人的花园前后有哪些变化?(2)巨人做出了哪些改变?(3)巨人为什么会做出改变?通过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在阅读和学习中整理并总结答案,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进步。
(三)创设生活化情境,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严格按照新课标教学要求,以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为目标,创新教学的流程,突出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探究的主体性,采用生活化情境创设的方式,提升学生学习质量。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产生学习热情,将生活化场景和课堂情境相结合,拉近语文课堂和学生的关系,促进学生产生学习共鸣,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单调的教学形式,从生活化角度设计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认知。
例如,在讲解《小蝌蚪找妈妈》的内容时,教师可在课堂导入环节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小蝌蚪找妈妈遇到的场景,让学生获得代入感,从小蝌蚪角度思考小蝌蚪遇到乌龟以及鲫鱼等场景,让学生能对小蝌蚪成长过程的体态变化产生深刻印象,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生活中学生也对小蝌蚪有一定的了解,通过生活场景和语文课堂情境相结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学习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结束语
总之,教师要深化对于情境教学法的研究,结合当前的实际学情,在立足于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去设计教学活动,将情境创设法应用于教学时间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学生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甜.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教育界,2020(41):44-45.
[2]韩敏.情境教学法在课堂的运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09):131-132.
[3]王庆华.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0(27):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