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笑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美育教育成了中小学阶段是必不可少的课程,初入小学阶段的孩子,对于系统化音乐知识的学习及掌握有一定的难度,他们更多的是模仿式和体验式学习。而作为世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的奥尔夫音乐教育,让音乐课堂更加生动鲜活起来,音乐课堂不在是单调的节奏和旋律,而是演唱、律动、绘画、运动、演奏、朗读等为一体的艺术课堂,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运用和实践,本文将从语言、律动、节奏游戏、声势创编四个方面来进行思考与实践探究。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声势律动;课堂教学
引言
奥尔夫音乐教育原理认为音乐教育应保持其原本性,源于生活,贴近自然,每一个人都要亲自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不仅是聆听者,也是参与者,从而在音乐中感知反应能力、领悟能力、身体各部分的协调能力。奥尔夫教学中的声势教学,是通过拍手、拍腿、拍肩、跺脚、捻指等发出声响的一系列人体动作,来听辨音乐、理解音乐、享受音乐。这对于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记忆、反应、创造音乐的能力具有很大的意义,下面结合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声势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思考与探究。
一、语言艺术——感知音乐节奏
人类的语言源于自然,语言是孩子最先掌握的一门技能,节奏也在日常生活中融汇贯通,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语言节奏上的设计就要有趣味性和生动性,通过语言节奏来引出音乐节奏,如在《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渗透一些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在学唱时,可以用带有民族特色的语言动作来感知音乐的节奏,从而体会蒙古族的热情好客的特色风情。射箭声音“嗖”可以模仿“X-”;摔跤声音“嘿嗖”可以模仿“X.X”;骑马声“哒哒”可以模仿“X X”。长期训练使之形成一种习惯,根据学生掌握的难易程度,不断增加肢体动作变化,这样使学生能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记忆力。
二、声势律动——认知音乐节奏
声势律动是指通过拍打身体来发出声响,例如拍手、跺脚、捻指等,从而对音乐产生节奏感,在此过程中,通过肢体动作不断地变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音乐、感知音乐,这是一种最快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在音乐教学中,时常带着学生一起做律动,让学生把自己的身体当做最天然的“乐器”。
(一)肢体声势
拍手、拍肩、跺脚、捻指等这些动作都是小学生经常会用到的律动,怎么把这些最简单的动作融入歌曲中呢?如在学习《拍手谣》这首歌时候,可以先播放一首欢快的音乐,带着学生做一个拍手律动,以小组为单位互动,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随后教师根据歌词设计肢体动作,“你拍一,我拍一,黄雀落在树当西”这里的“黄雀”可以双手模仿鸟儿飞翔的样子,“你拍四,我拍四,四个小孩写大字”这里的“小孩写大字”则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挥想象力,这些简单的动作让学生体会到歌曲节拍的特点和语言的形象化。
(二)声音声势
对于低年段的小学生,声音声势可以先从模仿声音开始,进行听觉上的训练。如动物的声音,交通工具的声音、日常生活中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等,通过模仿来认识节奏,培养学生想象力,在同一个状态下,先从最单纯的声音发出声响,后慢慢加入一个两个甚至更多声音元素,相互交织相互追逐,从而形成多个声部的产生。这样启发了学生对音乐节奏的认识,全身心的投入音乐中,享受创作的乐趣。
三、节奏游戏——巩固音乐节奏
(一)节奏模仿
低年级的学生对于节奏的学习掌握还不稳定,只能通过模仿老师来加强记忆,可以通过师生接龙的方式,反复模仿节奏,又简单到复杂,由慢速到快速。如《星期歌》的节奏“周一,di li ti;周二di li ti;周三di li ti;一周已经过一半;周四di li ti; 周五di li ti;周末,双休日”,跟学生一起进行师生接龙,老师念第一小节的节奏,学生模仿老师的节奏进行下一个小节的律动,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开始加入律动音乐,跟着音乐的速度,由慢速到快速的层层变化,学生在模仿中慢慢对这个节奏有了固定意识。
(二)节奏创编
主要发挥学生的主观创造力,结合所学的节奏编写一条完整的节奏型,根据所给的节拍和小节来填写节奏,学生们可以在这个环节中尽情发挥想象,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组员轮流来填写一个小节节奏,大家合力完成“节奏小火车”,看哪个小组的“节奏小火车”又长又准确,整个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学生自己参与设计节奏型,再考验其他组的组员去模仿,增加各小组之间的竞争,人人都是创作者和参与者。这样做的目的既让学生充满了挑战感新鲜感,也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更是让学生在记忆节奏、编写节奏的过程锻炼听力和记忆力,活跃了思维逻辑,有目的性、计划性地采取措施方法去引导小学低年段的孩子对音乐专业知识产生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爱好和习惯。
四、声势创编——绽放音乐魅力
通过一系列的节奏、声势训练,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和音乐节奏感都有了很大提高,为后面的拓展打下坚实基础,当下最红的“抖音”短视频带火了很多民谣原创音乐,很多歌曲旋律朗朗上口,深得学生喜欢,其中“手势舞”和“杯子舞”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模仿,如在《蜗牛与黄鹂鸟》这一课中,用杯子舞贯穿整个课堂,借助杯子来认知新的切分节奏,在拍杯子的过程中有节奏地朗读歌词,解决了这首歌曲的重难点,在杯子舞的带动下,学生边拍边唱,找出自己觉得最需要多练习的乐句,最后分角色进行表演,根据角色的不同,杯声势律动也会不一样,在新一轮的创编下,使得这首歌变得更生动形象,更具欣赏性。
结语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教育的目的是造就能创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的事的人,这种人能有所创造、发明和发现”。新时代下的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素质教育、美育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总趋势,艺术教育在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观能动性、合作精神、社交活动、行为习惯、群体意识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声势教学法,培养儿童的乐感,对音乐的热爱,使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享受在创作体验到的乐趣。在音乐课堂中感受音乐的美,让音乐课堂成为学生们最喜欢的课程。
参考文献
[1]陈川.奥尔夫教學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新智慧,2021(8):2-19.
[2]杨文煜.浅析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1(22):12-51.
[3]方畅妍.声势教学法在课堂上的运用[J].小学科学:教师,2020(5):4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