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2022-06-01 03:48:11康利霞
民族文汇 2022年21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双减有效性

康利霞

摘 要: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双减”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当下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的热点。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有效进行,传统的作业方式已不再适应当今发展的需求,因此,进行有效的作业设计,不仅是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更是实现新课改理念下“减负增效”的有力举措。

關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

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双减”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当下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的热点。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有效进行,传统的作业方式已不再适应当今发展的需求。小学数学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设计,不仅有利于小学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也是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更是实现新课改理念下“减负增效”的有力举措。

一、作业设计基本理念。

近几年,结合教育部下发的各类关于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控制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为“减负增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实现特色作业的有效性势在必行。

(一)以落实“立德树人”为宗旨,发挥育人功能。

(二)给予课程标准及课程标准,

(三)增强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体现单元意识。

(五)增进学习体验。

二、作业现状分析。

作业的设计在于研究,作业的价值在于有效。[3]据调查,作业问题的现状已成为教师和学生主要矛盾之一,教师的时间大部分被埋没在“批改作业”堆里。老师在作业布置中,往往是“信手拈来”,以课后练习、练习册、教参和试卷为主要形式。学生作业布置的随意性日趋严重,缺乏目标意识,功能单一,大部分教师布置作业主要在于巩固课堂知识与技能,以应对考试为目的,对于作业目标、难度、类型等分布结构不合理,缺乏整体性、序列性。[4]目前学生作业主要以书面作业为主,且机械重复性作业过多,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性作业不多,学生作业时间过长等诸多现象,导致作业问题往往成为学生是否喜欢一门学科、是否喜欢一位老师的重要依据。作业设计和实施的质量,理应成为衡量课程改革成效的尺度,也应该成为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作业设计分类及策略。

根据川教研[2021]80号文件关于印发四川省义务教育学校作业设计与使用指导意见的通知,小学数学学科作业包括书面作业、学科探究性、学科实践性作业和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四大板块类型,隶属13个子项目。

(一)书面作业以课时作业、单元作业、总复习作业和前置性作业为主。1.在课时作业设计策略中,提倡分层作业设计。如在学习《圆的认识》后,设计A、B、C三类不同层次的作业供学生选择性练习。A类主要是基础知识的练习,如圆的直径、半径和圆心等各部分名称的掌握,知道同圆和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适用于班上的后进生;B类题要求学生能用圆规按要求画一个规定大小的圆,并能用字母标出圆心和圆的大小,主要考察中等生基本技能的掌握。C类题拓展性较强,要求学生能利用直尺和圆规设计一副图案,供有余力的学生完成。设计层次不同的作业,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作业菜单。如:采取“自助餐”形式,分为必做题,选做题,拓展题几个层面安排,既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又达到培优辅差的目的。2.单元作业,应保持与单元教学目标达成一致性,保持作业内容与单元学习内容的关联性,低年级主要以圈点、勾画等形式完成,中高学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数学小报等方式,让学生初步学会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加深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查漏补缺,反馈矫正,拓展应用,内化提升,从而达到梳理的目的。3.在学期总复习中,提倡分板块复习。在“学期知识梳理”中,低年级应着重于在课堂中进行知识的提取、归类、记录等,如二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中,让学生回顾本学期所学内容,让学生尝试分类整理,试着将同类的内容放在一起,如“表内除法(一)、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和有余数的除法”都需要用到乘法口诀,所以都归在“数的认识与运算”一类。中年级应指向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在知识梳理中,力求体现“横成片竖成线”的知识网络体系,如关于“小数”的知识,可以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与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相结合进行整理,而小数加减法也属于四则运算中的一种,因此,又可以将“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和小数加法和减法”综合起来进行整理和复习。4.设计前置性作业,有利于老师精准把握学情,在主导与主体的互化过程中,实现特色高品质课堂,提质增效,助力“双减”。如在《圆的周长》教学前,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尝试探究:1.你认为什么是圆的周长?2.用卡片做一个圆,想办法找到它的周长。并把你的方法详细记录下来。3.你认为圆的周长跟什么有密切的关系呢?类似的前置性作业设计,不仅能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更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强化技能和培养能力。

(二)学科探究性作业主要包括尝试型作业、反思型作业和自理型作业。1.尝试型作业主要通过学生查阅资料完成学习任务,并在学习圈中进行交流、讨论,如在探究“圆的周长”时,我让学生将探究的几个前置性问题完成的情况,拍成图片利用班级微信群进行交流、分享,获得了家长与学生的好评;在《分数乘法》中,让学生用图形探究“ × ”的算理,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在“做”和“思考”的过程中逐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2.反思型和自理型作业主要通过学生整理、收集错题形成个人错题集,记录错误原因,并及时分析正确解题方法,在类比中,让学生联想到类似的题型,并自拟自编题目,完成后让老师及时订正、批阅和评价。另外,在小组或班级内建立错题资源库,每周开展一次错题交流分享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为一线教师,作业研究还有无限的发展空间与生机,我们也应及时关注班里的学生,依靠社会、家长的力量,齐心协力,找出作业布置的有效性方案,提出确实可行的措施,真正提高小学数学作业的质量,使学生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442.

[2] 王月芬.作业设计能力--未被重视的质量提升途径[J].人民教育,2020(13-14).58-62.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双减有效性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6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26:32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6:47:56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6: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