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德育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有效渗透

2022-06-01 06:47刘海艳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班干部德育工作

刘海艳

摘 要:班主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实施的核心人物,然而在实际实施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却存在很多问题。为此目前最为重要的就是有效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效率,德育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要素,小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受到德育工作的深重影响。班主任身为德育工作的引导者监督者可谓任重而道远,小学班主任必须要深入了解学生实际的思想道德水平,找到在实行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增强德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德育 小学班主任 管理工作 渗透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8.039

德育是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主要途径。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夯实基础,是学生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为此对其进行德育势在必行。

一、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

(一)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作为一种精神现象,以人的内心世界为核心,集中体现了人的“三观”。青少年是决定人生理想的重要时期。青少年的理想主义和信念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高度重视的问题。无论在哪个阶段,教师群体都应该首先进行理想信念的道德教育,而在小学进行理想信念的教育,对于培养学生未来的“三观”,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小学生道德教育的标准,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有了理念和信念,小学生将有学习的动力,为自己的发展制定更高的标准,并帮助建立正确的“三观”。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发展国内外形势的迫切需要,是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教育

2017年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和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完善道德建设和育人的系统实施机制,强调要构建一体化道德教育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年龄和阶段,科学定位德育目标,采用合理的德育内容和方法,认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和外化,真正做到落细落实。

(三)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思想还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为使小学生健康成长,有必要为小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小学班主任是学校中与学生联系最密切的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普及知识,提高认识,理解方法、理解规则和掌握技能。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观念淡薄

首先,道德教育的认知还不完善,虽然中国一直坚持素质教育,要求道德走在教育的前列,但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重智轻德”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为响应教育局重视德育的号召,学校非常重视德育工作,但在实践中,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一线教师,德育观念仍然薄弱,“放弃”德育现象普遍存在。根据对五所小学教师道德教育的调查和访谈结果,一是学校没有专业的道德教育教师,思想道德课由其他各科教师讲授,其中半数以上由班主任讲授,为了生存,学校一味关注招生率,过分强调智力教育,让学生承受来自学校工作和家庭工作的压力,忽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第二,学校对德育的认识不完善。虽然学校似乎重视德育,但只有大约一半的教师能够定期进行专业培训。第三,教师的德育认识也存在偏见。许多班主任自己承担的重大责任,其他教师认为道德教育应该是班主任的职责。有一种现象是,班主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他教师对德育工作视而不见。第四,家长普遍也重视智力教育。大多数家长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大多数交流都是在讨论学生的成绩。学校制度建设存在陈旧观念,这主要体现在:第一,片面地希望将道德教育形式化和制度化。为了配合教育办公室在道德教育领域的规定,学校主任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就重要议题组织课堂会议,并根据要求在课堂上拍摄几张照片,以处理学校分配的任务。“形式化道德教育”现象严重削弱了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和长期性。第二,道德教育的目的只是限制学生的行为,而不是培养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人。学校制定了不同的规章制度来限制学生的行为,禁止他们这样做,并且很少告诉学生为什么他们不能这样做。学生们只知道它是什么,而不知道为什么。

(二)德育内容不全面

首先,德育内容与生活不贴近。科学有效的小学德育内容应立足于学生的思想道德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现实是小学德育内容往往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符。根据教科书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德育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不相联系,不能激发学生的共鸣。另外,学校德育重视思想政治道德内容,而对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环境教育重视不够。调查和访问的结果表明,五所小学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很好。学生们能力薄弱,无法应付复杂情况,不知道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三)统一的德育方式

良好的德育方式有助于提高德育效果。目前,道德教育的路径仍然是以传统的理论为基础,尽可能以简单的实践为补充。小学教师在工作中只注重教学质量,忽视了德育实践的独特价值。传统的德育是一种枯燥的教育,以教师为主体,注重教学,缺乏学生的参与。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应该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围绕学生设定教育目标,但就当前小学德育工作而言,教师仍然处于德育工作的主导地位。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种方法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知识传播的速度,但在道德教育中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们不喜欢这种教学方法,而仅仅是基于一项任务来接受,没有充分理解和内化,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导,不会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隐性德育方案是除必要的課堂教学外,在德育方案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一种教学方案。隐性德育计划不同于显性德育计划。隐形德育计划是指在不特定的环境中,采取间接行动引导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自己教师的指示的教学计划。隐性德育计划具有轻率性、隐蔽性、普遍性和潜在性等特点,但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三、小学班主任进行德育的策略

(一)班主任应该更新自己的德育观念FCE1E930-55DF-4897-9A20-3CF537BEE25E

1.从主体观更新为双主体观

只有双向德育观成为主流,教师的工作才能顺利有效地开展。道德教育的双重视角涉及教育者和教育者共同参与道德教育。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要策划者和组织者,教师是道德意识、活动、体验和评价的主要推动者。道德教育的双重观点不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观点,也不是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而是关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辩证统一的双重观点。结果要么回归传统的灌输现象,要么变成自由放任。道德教育的双重观点强调教师与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关系。

2.以实践观为主

填鸭式教育的目的是想方设法,让学生接受一定社会和阶级所设定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并最终将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就方法而言,它通常采取强制执行、奖励和惩罚的形式。其实质是义务教育、封闭教育和僵化教育,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禁锢学生的思想,压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学生通过与外界的接触,接受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逐步形成自己的道德和行为。教师要不断学习符合小学生特点的实际行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创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将德育融入实践活动实际上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基础的适度德育,小学实践活动的教育理念不同于传统的教育理念。学生是专业经验的主要收集者,教师在这项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班主任应该鼓励那些积极参与并表现良好的学生,批评那些按时表现不佳的学生,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德育实践中做得更好。实践活动超越了教材和课堂的界限,延伸到社会、生活和自然。能有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活动中的德育要求德育目标和内容明确,对教师的计划能力和组织能力要求较高。只有这样精心设计的实践行动才能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才能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良好发展。

(二)班主任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1.班主任应该有渊博的知识

主要教师应该有坚实的专业基础、深厚的学术知识、坚实的知识框架和独特的学科见解,在知识和技能方面赢得学生的尊重和钦佩。班主任应能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专业知識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重视科学,加强研究,改进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有效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2.班主任应该有高尚的品格

教师作为人类知识和学生道德发展的继承者,从选择教师之初就应将人格培养作为终身必修课。作为教学团队的中坚力量,班主任应具有高尚的品格。小学教师是学生在学校里与之交流最多的人。他的思想、心态、生活方式、工作作风,甚至言行都可以被学生模仿,因此,班主任必须有高尚的品格,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3.班主任要有出众的能力

第一,洞察力。班主任可以仔细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掌握学生的动态变化,而不是从表面现象中得出结论。第二,组织管理能力。班级事务必须由班主任处理。一个完美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组织和管理技能,有秩序地管理班级。第三,学习创新能力。教师的工作不是一个僵化和稳定的工作。班主任站在不同性格的学生面前。他的工作富有创造性,要求很高,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创新学习的能力。第四,沟通和表达的可能性。班主任是与各方沟通的联络人和桥梁。沟通和与各方的沟通是教师的一项重点和难点任务。小学班主任应善于与家长和社会保持密切联系,建立共同的教育力量,对学生实施教育。第五,反思能力。自我反思是提高班主任教师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要求班主任经常反思自己的工作。第六,自律。班主任的工作是复杂的,经常会遇到容易引起情绪波动的困难,这就要求班主任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调节不良情绪。

(三)营造良好的班风

1.制定目标

这些课程应该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和前进方向,它们必须共同设定目标。班级应该设定什么样的班级目标,是调动全班学生统一知识的过程。班主任分析了课堂情况。班级情境分析包括:性别构成、年龄结构、学生情境、家庭情境、学生个性特征、兴趣爱好、专业化、思想道德素质、教师情境等。在分析班级情境的基础上,确立切实可行的目标,设计并实施与目标相关的行动。

2.建立规章制度

好的规章原则可以有效地限制学生,养成好习惯,鼓励学生学习。也是创造良好教学风格的保证。首先,在制定课堂规则时,我们应该让学生们一起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民主意愿,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立法者和监督者。第二,在制定了班级规则之后,我们应该保持其严肃性。在制定规则之后,关键是它们的实现。我们应该让学生意识到上课的严肃性。课堂规则应该长期执行,不能日夜改变。第三,如果在执行课堂规则时,规则与实际情况发生冲突,则由班主任按时组织班会,所有学生共同学习和修改,以保持对课堂规则的共同控制。

3.树立学习标兵

如果一个班级要想取得进步和发展就必须要树立学习榜样。这种形式可以有效激烈和感染班级的其他成员。从而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风气,将班级中成绩优异素质高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让他们成为其他同学效法的模范。从而激励并带动后进生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我。

(四)培养班干部

班级管理需要学生班干的合作。班干作为班主任的左右手。他们可以帮助教师管理课堂事务,减轻课堂教师的负担。班干部是学生的榜样。学生将班干作为学习榜样。班干部是连接全班共同进步、落实班主任工作的桥梁。建立一支强大班干部对班主任进行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如果班干部想继续发展,为班级服务,为教师分忧,他们需要接受培训。他们不仅要感受到自身职位的光荣,还要感受到自身职位的压力和责任。首先,培养自律的能力。班干部主要的模范作用是加强自我控制,保持良好的纪律,学习、休息和卫生习惯,创造自己的个人善恶观,管理和为班级学生树立榜样。第二,发展管理能力。一个以身作则的班干部必须与同学们平等相处,才能管理好学生,班主任应加强管理培训。第三,培养沟通协调能力。班干部所做的是为班级成员服务的,是普通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桥梁,这需要很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第四,培养反思能力。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反思。只有反思才能取得进展。班干部应注意培养自我反思能力,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工作方法,总结和纠正反思中的经验教训。

(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前提就是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从而进行针对性地引导。为此就需要班主任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与学生打成一片,培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深厚的感情。在此基础上班主任还应该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不能有所偏爱,要一视同仁。当班主任得知学生存在学习上的问题时,要向学生的朋友一样耐心地和学生交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要有同理心,避免过分的责骂,多多关爱学生,帮助学生找到自信,确保师生交流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德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单凭一个方面是做不好的,它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本文从小学班主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提高德育有效性的优化措施。

参考文献:

[1] 吴德琴《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班主任工作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2] 化红玲《小学德育工作中的说服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论文。FCE1E930-55DF-4897-9A20-3CF537BEE25E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班干部德育工作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竞选班干部
竞选班干部
班干部制度:好经别念歪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