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利
【关键词】古诗教学,探究性,教学设计,《雁门太守行》
初中古诗教学大多以串讲为主,就连教师用书中关于古诗的教学建议也是“串讲”。但“串讲”归根结底还是“讲”,“讲”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那么,我们需要追问:古诗教学串讲什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如果古诗教学“串讲”诗歌的基本内容,那么学生所接触的相关海量信息则不能忽略。如果“串讲”的主体是学生,那么他们在课堂上很有可能转述教辅资料上的答案。从某种程度上看,这种以识记为主的“串讲”,弱化学生理解、分析、思考等多重元素的自主建构,并不利于学生的古诗学习。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方式改革的方向是“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注重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学科认知情境,设计能激发学生深度思考和高度参与的问题,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探究性特点。关于诗歌内容(情感)的理解方法,《教师教学用书》有说明:理解诗歌情感,可以从内部的体裁内容、意象选择、遣词造句、手法运用等着手,也可以通过知人论世入手。但不管选择哪个切入点,教师在教学中务必遵照“探究性”原则来实施教学。笔者在《雁门太守行》的教学中,尝试以“学生探究”的形式代替“串讲”的教学方式,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以词契文,探究古诗内容
刘勰《文心雕龙》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阅读是以语言为载体,与作者对话的过程。而这种对话,需要读者沿着作者的遣词造句,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古诗语言凝练简洁,这就需要在阅读时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句,以词契文,通过披文入情的方法达到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对于《雁门太守行》的内容,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这是一首“战争”诗,但对于诗人怎样描写战争,或者说“战争”题材是如何在诗中体现出来的,学生却迷惑不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具有探究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有思维价值的活动解决学习中的疑难点。笔者整合教科书中的“思考探究”,将教学活动设计如下:
诵读《雁门太守行》,找出诗句中表示时间、表现色彩的词语;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人所呈现的战争画面。
这是一个“问题导向”的探究性学习活动,题干中明确了学习方法和思维路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首先要找出“诗句中表示时间、表示色彩的词语”。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才能分解战争过程;找出“表现色彩的词语”才能理解诗人笔下战争的惨烈、悲壮;“发挥想象”意味着不能简单地翻译诗句,需要披文入情,让诗句与认知背景交融,然后用个性化语言表达。“用自己的话描述作者所呈现的战争画面”,是学生学习、思维活动、思考分析的综合化、实践化过程。具体来说,学生完成这个探究任务,需要经过以下思维路径:
第一,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日、夜、霜。(有具体表示时间的词语,也有以景物表示时间的词语)
第二,找出表现色彩的词语:黑、金、燕脂、紫、紅。
第三,根据诗句,分解战争过程:
黑云压城,甲光向日;
角声满天,战争激烈;夜晚凝紫,战争悲惨;
援军偷袭,天寒霜重,战鼓低沉。
第四,根据关键词发挥想象,添加自主建构成分,按照时间顺序描述战争画面,形成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该教学活动,如果没有设置“找出诗句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单纯按照诗句结构,学生依葫芦画瓢也可以描写出诗句呈现的画面,但是学生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不够通透。学习就是让学生从不懂到懂,从“混沌”走向“精通”。学习需要一定的支架作为支撑,才能真正收到效果。即使让学生探究,也要让学生在有价值处予以探究。比如该设计就可以在第一、第二处空出“霜、燕脂”等词语,然后让学生根据诗歌内容进行填空。在第三处可以空出表示时间和战争过程的词语,然后让学生根据诗歌内容进行填写。在第四处可以给学生适当的示例,比如“黑云压城,甲光向日”:敌军像一大片浓浓的黑云一步步压向城头,边塞的城墙在敌人的战鼓声、脚步声、吆喝声中仿佛就要被震塌一样;站在城楼上岿然不动的守军将士的盔甲映着日光,像金鳞似的闪闪发亮。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适切、多元的学习支架,让学生在诵读中通过抓一组关键词,探究诗歌内容,这样学生的理解就会从浅表走向深入。
二、互文阅读,探究古诗感情
“知人论世”就是为理解某个人的作品,而了解这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即结合作家思想和时代背景理解作品。知人论世能够为文学阅读和欣赏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对理解原文有很大的帮助。诗歌是表达感情的文学样式,每个读者从诗中读出的感情是不同的,但诗人在创作时一定有自己的意图。这就需要通过“互文阅读”的形式,知人论世,真正读懂诗人表达的感情。
对于《雁门太守行》的主旨感情,《教师教学用书》指出:“这是一首以战争为背景和主题的抒情诗,诗人用极凝练的方式概括了这场战争的艰苦性,高度赞扬了官军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给他们的斗争染上了悲壮的色调。”这个解读单从诗歌本身看没有问题,但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来审视,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纰漏,完整的表述应该是:高度赞扬了官军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愿。
究其原因,要从李贺的人生经历说起。李贺是皇室远亲,少有天资,因父名“晋肃”,被人以“避讳”为由谗害,不得考取进士,因此一生穷困潦倒,怀才不遇。他的许多诗作都表达了怀才不遇的苦闷,同时在一些诗中流露出希望得到明君赏识、建功立业的心愿。基于此,对《雁门太守行》的思想感情就不能单从诗歌的内部来解读,必须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这样才能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互文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开展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探究。具体设计如下:
阅读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其六)和《开愁歌》,结合“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中的典故。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在《雁门太守行》表达的思想感情。
资料补充:
资料一:《南园十三首》(其五、其六)(略)
资料二:《开愁歌》(略)
资料三: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略)
资料一、二是对李贺诗歌的互文阅读,目的是理解李贺怀才不遇的人生苦闷;资料三是对黄金台的延伸阅读,利用学生对黄金台文化密码的已有认识,帮助学生从更深广的层面理解《雁门太守行》中蕴含的“渴望被明君赏识,建功立业,忠君报国”的思想感情。
这一互文阅读设计不是简单介绍李贺的人生经历,而是通过阅读诗人相关诗作的方式,探究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须要特别说明的是,知人论世不是仅仅介绍诗人的人生经历,让学生知道几个干巴巴的概念,而是通过相关文本的阅读体悟,让学生在一组文本的阅读、比较、佐证、辨析中,探究诗人的人生经历与诗歌内容之间的必然关系,从更深、更广的层面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互文性就是一个特定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的相互关系,没有一个文本是孤立存在的,意义的生产性就存在于诸多文本的相互关系中。”[1]知人论世不是人生履历介绍,最佳途径是让学生阅读相关文本,获取第一手资料,真正获得自己的阅读感悟。这种直面文本的阅读方式,让学生接触更多的语言信息,获取更多与诗歌相关联的知识,让学生在接触多元信息和思维的整合中实现对文本意义的深层建构。
三、立足项目,探究诗人风格
探究詩人风格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教师设计探究性学习项目,给予学生适当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感悟诗人的艺术风格。
教科书中的“思考探究”指出,“李贺作诗,工于设色,陆游就曾说他的诗‘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这是一个结论先行的问题设计,由于学生对李贺的诗歌知识积累很少,以此作为学习支架,提醒学生注意《雁门太守行》的艺术特色,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教学不可止步于此,完全可以从陆游的评价入手,探究李贺诗歌创作中的“设色”艺术。可以采取项目学习的方式向学生定向推荐必读诗歌和相关学术资料,初步形成学术小论文。具体设计如下:
李贺作诗,工于设色,陆游就曾说他的诗“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课下阅读李贺的《南山田中行》《昌谷北园新笋四首》《长平箭头歌》《将进酒》《梦天》等诗歌,关注诗中表示色彩的词语,分析李贺诗歌创作的“设色”艺术,并用600字的小论文表达你的探究结果。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1.建议你阅读以下学术文章,对你的探究学习会有帮助。
(1)马骁骏《论李贺诗歌“设色”的特点》,《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2)文爽《黑底作画——李贺诗歌中“暗色”与“亮色”之关系》,《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3)关建妮《李贺诗歌的色彩意义》,《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S1期;
(4)刘卫华《李贺诗歌的色彩世界》,《名作欣赏》2013年第11期;
(5)刘宁、孙旭《浅谈色彩艺术在李贺诗歌中的体现》,《语文建设》2012年第2期;
(6)郭晓阳《李贺诗歌色彩描写的特点》,《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期。
2.阅读学术文章,需要把握文中作者的主要观点,并且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重点关注作者是如何分析材料支撑观点的。然后在此基础上,把长篇的学术文章用自己的语言转化成学习资料。
3.在大量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主要观点,然后把自己阅读学术文章获得的学习资料转化成论据材料,并注意行文中的分析论证。
这一设计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从课内走向课外,通过设计语文学科认知情境,补充相关的学习助读资料和学习支架,让学生在诗歌、学术论文等多种文本的阅读中获取信息,筛选整合,提炼观点,然后以小论文写作的形式完成学习项目。应该说,这一学习项目具有很强的探究性、综合性和一定的学术性特点。学生完成这一任务,会对李贺诗歌的“设色”艺术产生深入的理解和思考,并且也能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同时,该项目以读写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的阅读成果用“写”的形式呈现出来,实现了学生学习的思维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