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月飞 郭剑峰
摘 要:项目化学习和研学旅行的融合可使研学旅行走向深度学习,融入项目化学习的研学旅行应以课程的形态呈现。其实施流程包括从提出驱动性问题到形成成果直至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按课型可分为发现课、旅行课、研学课和推广课四类。从“杭嘉湖南排工程”研学旅行活动方案的迭代更新来看,融入项目化学习的研学旅行设计应统筹校内、校外两个场景,打通知识、实践两者关系,协调预设、生成两种形式。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研学旅行;实践育人
自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来,研学旅行成为教育界和旅游界的热门话题。但许多没有设计、不懂设计的研学产品,影响了研学旅行教育价值的发挥。将项目化学习和研学旅行融合,会让研学旅行走向真正的深度学习。
一、研学旅行与项目化学习的融合性分析
(一)研学旅行在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部分学校研学旅行逐渐常态化,但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如何让研学旅行指向核心知识的再构建?如何在研学旅行中激发学生主动而持续地思考探究?如何在研学旅行中让学生经历多样化、有意义的实践形式?如何让研学旅行的学习成果更有质量、更有价值?如何对研学旅行和学生表现的评价更加全面?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如何让研学旅行更好地发挥实践育人功能。
(二)项目化学习的含义
项目化学习,指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对与学科或跨学科有关的驱动性问题,进行深入持续的探索,在调动所有知识、能力、品质等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形成公开成果中,形成对核心知识或学习历程的深刻理解,并能够在新情境中进行迁移[1]。项目化学习是从知识定位、认知策略、实践形式、成果表达、评价方式乃至整个价值诉求等维度开展的系统学习设计,其核心在于“学习”[2]。
(三)研学旅行和项目化学习的融合性分析
项目化学习因其综合性、开放性等特点,被认为适合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研学旅行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一[3]。研学旅行和项目化学习在价值诉求(素养育人)、开展形式(实践活动)、成果形式(非纸笔)、评价形式(全程评价)等诸多领域高度契合。项目化学习的应用使研学旅行通过项目研究,促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建构核心知识,并用问题驱动学生主动投入思考,让学生经历包含知识、行动和态度的有意义学习实践,形成和交流有质量的公开成果,打造促进学生个体和团队共同进步的评价体系,解决当前研学旅行实践中存在的价值取向偏狭、研学内容零散、学习过程缺失、学习方式偏颇、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4]。
二、融入项目化学习的研学旅行设计
(一)研学旅行项目课程架构
融入项目化学习的研学旅行应以课程的形態呈现。两者融合而成的研学旅行项目课程应更好地发挥实践育人功能,引领学生在不同尺度的真实情境中,围绕真实问题进行调研、实验、创建等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建构核心知识与能力,并持续深入地研究、探讨、思考,最终形成有价值的研学成果。图1所示为笔者以地理学科为例建构的项目化研学旅行课程体系。
(二)研学旅行的项目开发与设计流程
研学旅行的项目化学习开发与设计,首先要确定合适的项目。项目的选题来源可结合研学旅行活动、课程标准、校内外资源等来综合考量确定,项目可长可短,但研学旅行的项目通常包括参观、考察、调查、查阅资料等活动,需要跨学科、超学科操作,可以是用时更长的开放式项目。教师可利用KWL表(KWL代表“已经知道什么,即‘Know”“想知道什么,即‘Want”“最终学到什么,即‘Learn”)调查学生关于选题知识已了解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等,以便为知识体系建构和问题设计奠定基础。
然后,要设计项目、撰写方案。融入项目化学习的研学旅行方案,不仅要包含研学旅行前、中、后的时间、地点、活动安排等,还得包含项目化学习的标志——核心知识体系、驱动性问题、认知策略、成果形式及评价标准等。
最后,还要统筹好研学旅行和项目化学习的关系,完善项目设计。
融入项目化学习的研学旅行开发与设计流程可用图2表示。
(三)融入项目化学习的研学旅行实施流程
融入项目化学习的研学旅行实施流程(详见图3),包括从提出驱动性问题到形成成果,直至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按课型可分为发现课、旅行课、研学课和推广课四类。发现课即入项活动,推广课即出项活动;旅行课和研学课立足于研学旅行本身,也是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进行任务分工、参与旅行实践、获得知识建构和凝练探索成果的阶段。
三、融入项目化学习的地理研学旅行设计案例——“杭嘉湖南排工程”研学旅行活动方案的迭代更新
(一)“杭嘉湖南排工程”研学旅行1.0版
“杭嘉湖南排工程”研学旅行立足于杭嘉湖南排水利工程盐官排涝枢纽,通过设置3个观察点的方式提出“为什么涝水要南排”“南排为何用泵排”“口门泥沙来自哪里、有何影响、如何解决”三大问题,直面真实情境。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复杂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防灾减灾意识渗透。但从研学角度来看,它是教师主导的;从旅行角度来看,它是“移步换景”的;从问题设置来看,它是分点散布的。这些都限制了此次研学旅行的学习深度。
(二)“杭嘉湖南排工程”研学旅行2.0版
学习项目化学习理论后,笔者开始了对“杭嘉湖南排工程”研学旅行1.0版的改造。我们以“‘杭嘉湖南排工程是如何减轻洪涝灾害的?”作为驱动性问题,并设计了实施流程(详见图4)。
深入分析这一设计,笔者发现,它虽然引入了项目化学习,但基本是“新瓶装老酒”,真正的技术难点并没有解决。如何解决项目化学习知识系统性和研学旅行知识情境性之间的矛盾?怎样设计激发学生主动投入的驱动性问题?项目化学习成果只能是研学报告吗?这些问题促使我们继续改进对课程的设计。
(三)“杭嘉湖南排工程”研学旅行3.0版
要解决“浅项目化研学旅行”问题,笔者认为要着重从核心知识网建构、驱动性问题设计、成果设计三个角度重点突破。
1.构建核心知识网
项目化学习的设计需要建立从课程标准到学科核心概念,再到关键概念直至知识点的一套知识体系,如地理学科的项目化学习核心知识体系如图5所示。
根据这一项目化学习核心知识体系,笔者设计了“杭嘉湖南排工程”研学旅行3.0版的核心知识网(详见表1)
2.设计强有力的驱动性问题
驱动性问题应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聚焦核心知识,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2.0版的“‘杭嘉湖南排工程是如何减轻洪涝灾害的?”这一驱动性问题的出发点不错,要求学生关注科学原理,但对学生控制性强,会限制其思维进阶和知识迁移。
笔者认为,充分鼓励学生心智发展的项目化研学旅行应是这样的:
(1)对现象进行再观察:太湖水系真的只能南排吗?
(2)对事物作区分:为什么南排需要开挖新的河道?为什么没有西排、北排、东排?
(3)对现象进行抽象:南排/其他方向排有怎么样的特征(如区域地理环境)?
(4)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对于南排,在真實世界中还可有哪些解决方案?
(5)进行决策分析——不同的排涝方案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最适合采用哪一种方案?
(6)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验证自己的方案是否真的产生了作用。
(7)反思和迁移——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什么?我还可以用这种方法解决其他什么类似问题?
好的驱动性问题是驱动式学习的助推器。学生不是急于解决一个问题,而是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争议、运用证据、实验、决策,获得分析现象、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用一个结果套住问题,而是对这个问题所处的情境进行分析并思考解决的策略。
最终,我们确定了“如何减轻洪涝对我们浙北的危害?”这一驱动性问题。这个驱动性问题内涵更广,能更好地对接研学旅行与核心知识,还能让学生聚焦对家乡地理、环境、工程的研究。
3.形成公开有质量的成果
成功的项目应从一开始就对项目最终的结果作出规划[5]。项目化学习的成果类型很多,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个性,我们既设置了课题报告、导游词、方案等解释说明类成果,也设置了地图和思维导图、模型、动画等制作表现类成果(详见表2)。制作实践类成果需要学生经历技术性实践、探究性实践和审美性实践,但其和解释说明类成果一样都指向核心问题的解决和核心知识的深度理解。
此外,高质量的研学旅行还要从认知策略、评价方式等多个角度进行设计。据此,我们最终设计了如图6所示的“杭嘉湖南排工程”研学旅行3.0版的实施流程。
四、对融入项目化学习的研学旅行设计的思考
(一)统筹校内、校外两个场景
研学旅行的开展场景是校外,但行前、行后的很多事项则需要在校内完成。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物质和非物质资源,以保障学生研学旅行的项目质量。此外,还可整合旅行社、景区、志愿者等社会资源为研学旅行服务。
(二)打通知识、实践两者关系
研学旅行要让学生在自然和社会的大课堂中转一转、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项目化学习中的“实践”强调的是“做”和“学”的不可分割性,不仅包含技能,也包含对知识的深度理解。融入项目化学习的研学旅行实践不是去做出来就可以了,而应是整合了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行动。
(三)协调预设、生成两种形式
教学不只是单向、封闭、静态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项目化学习以终为始,对核心问题和成果进行了有效规划,但研学旅行是在真实复杂的情境中展开的,必然会遇到很多预设之外的生成性问题。合理协调预设教学与生成教学的矛盾,是融入项目化学习的研学旅行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10.
[2]张丰.重新定义学习:项目化学习15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3.
[3]李珊珊.初中研学旅行项目化学习的理论探讨及实施策略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9:10.
[4]贺慧,吉萍.项目驱动研学旅行的内涵及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18(14):18-22.
[5]巴克教育研究所.项目学习教师指南——21世纪的中学教学法(第2版)[M].任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