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西芳
摘 要:对嵊州市学校劳动教育现状的调研显示,很大一部分学校的劳动教育尚存在着课程虚设、技能虚浮、情境虚拟等现象。构建“金”之光、“木”之秀、“水”之灵、“火”之味、“土”之践五个模块的“乡味”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并采用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实施,有助于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融合,让劳动根植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最具家乡特色的劳动实践中体悟乡情。
关键词:劳动教育;项目化学习;“乡味”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2020年7月,教育部颁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学校在充分发挥传统劳动、传统工艺项目育人功能的同时,紧跟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形势,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创新劳动教育内容、途径和方式,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由《纲要》可见,学校在推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传统的劳动文化和在地资源不能丢。同时,新时代的劳动教育精髓需要一线教师在实践中摸索并习得。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将劳动教育从原来的综合实践课程中独立出来,并发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未来社会需要劳动综合性人才。因此,对学生劳动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已迫在眉睫。笔者在对浙江省嵊州市劳动教育现状的调研中发现,当前很大一部分学校的劳动教育尚存在课程虚设、技能虚浮、情境虚拟等现象。鉴于此,我们对市域劳动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开设基于项目化学习的“乡味”劳动教育课程,以期提高嵊州市的劳动教育质量。
一、问题聚焦:当前劳动教育的困境与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劳动教育是各地教育部门的关注热点,各地教研室也作了不同程度的推进。调查显示,嵊州市市属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占比为70%多,街道、乡镇和农村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约占60%。可见,学校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一些实践,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困惑,面临一些挑战。
(一)传统的劳动文化和乡土资源正在日渐消失
嵊州市是绍兴市所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浙江中部偏东,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在当前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浪潮下,作为全国第一批经济开放县(市)的嵊州市,也在新城建设的大环境下变得“城市化”味道渐浓。我们遗憾地发现,嵊州的地方乡土资源比如根雕、竹编、剪纸等,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这些需要慢下来、静下来做的劳动职业,已经少有人继承。究其原因,劳动力的减少是一个因素,而人们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态度的变化更是主要缘由之一。调查显示,嵊州市中小学校也鲜有将这些非遗文化作为特色项目进行建设。原因有二:一是缺乏场馆建设资金;二则缺少专业的引领。
(二)学校的劳动教育亟待理念更新与方式迭代
目前,不少学校仍在用传统的教育手段与方法演绎劳动教育的内涵,在不理解劳动教育价值与功能的背景下盲目推进,以至于进入了下述误区。
1.忽视劳动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关联
一些学校对劳动教育的目标认识不清,随意化现象比较严重,导致其设计的劳动教育课程不够严谨,甚至出现游戏化和娱乐化倾向。现在的学生本来就缺少劳动锻炼,在生活中历练太少。学校一时想出来的劳动内容,因为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无法关联,导致学生的劳动热情不高。他们只是照样画葫芦,或只求完成任务。
2.忽略劳动对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不少教师对劳动教育内容的认识尚未到位,认为劳动教育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学会洗碗、整理书房、清洁家庭卫生等。事实上,劳动不只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更要“帮助他人做事情”,如热爱集体、尊重他人、助人为乐、生活简朴、心地真诚、身体健康、品学兼优等品质,都是劳动所产生的良好的社会性认知水平表现。一些过于单一的自我服务劳动、单打独斗式的劳动任务完成,对学生来说缺乏驱动力和挑战性,影响他们的社会性发展和综合素养提升。
3.忽略对劳动产品的批判性审查及分享
目前,仍有不少学校对劳动教育的认识浮于表面,搞形式主义。如对劳动产品的优劣只作简单评判,有些劳动就干脆让家长代劳,以避免出现所谓的“低效”劳动或差错。这样的劳动体验对学生来说触动太小,对学生责任担当、品性培养也不利。高质量的劳动教育应该让学生学会自我检验劳动产品,并尝试修正与再调试,然后分享给他人。有效失败远比无效成功更重要。
二、出路探寻:“乡味”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
如何让原汁原味的乡土劳动文化得到传承?学校教育能否设计合理的劳动教育活动让“乡味”留存?笔者认为,课程是让活动能够常态化开展得很好的载体。
嵊州山清水秀,土地肥沃,草木葱郁;嵊州人民勤劳智慧,许多乡镇尚有非遗传承的痕迹,如石璜镇的剪纸、各乡镇的竹编作坊、艺术村的根雕厂等;嵊州还有“茶叶之乡”“越剧之乡”“美食之乡”“围棋之乡”等美誉。笔者立足嵊州本土文化,以所带工作室成员的学校为研究对象,带领工作室成员结合区域文化和本校特色,从学生需求出发,从班级、学校、片区等不同层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乡味”劳动教育。
根据嵊州传统特色,立足“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我们构建了“金”之光、“木”之秀、“水”之灵、“火”之味、“土”之践五个模块的“乡味”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详见图1)。
三、路径设计:项目化学习在“乡味”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中的运用
将劳动教育的内容聚焦到寻味乡土,我们还需改变教师的劳动教育观念,改进活动设计策略。《纲要》指出:“把握劳动教育的根本特征,让学生面对真实的个人生活、生产和社会性服务任务情境,亲历实际的劳动过程,善于观察思考,注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劳动质量和效率。”这与项目化学习的理念不谋而合。据此,我们将項目化学习运用于“乡味”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中。
(一)操作定义
我们对项目化学习的理解为,学生围绕复杂的、来自真实情境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项目主题,在精心设计任务与活动的基础上,进行较长时间的开放性探究,最终建构起知识的意义和提高自身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打破学科界限、将与学生生活有关的问题或事物作为教材的中心、将有关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知识和技能融合成一个大单元进行教学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得以真实发生。
改变单一的唯技术为中心的活动模式,基于项目化学习的“乡味”劳动教育课程要遵循“生活”“创新”“融合”“开放”八字理念,即源于真实生活、指向问题解决、打通学科知识、走向实践应用,力争做到发现真问题、开展真实践、学会真应用、实现真服务。这是让课堂走向实际的劳动实践,让学生的生长与生活紧密联系,打造多触角、全学科、动态呈现的“乡味”劳动教育新样态(详见图2)。
(二)操作流程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乡味”劳动教育旨在让学生自主劳动、合作劳动,在劳动中学会表达、学会分享、学会传承,感受乡土劳动文化的厚重和劳动本身带来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爱乡之情。
根据中小学各年级劳动教育的活动目标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不同劳动项目的时间、空间和关键要素,我们梳理了项目化学习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大致流程(详见图3)。
1.项目确立
所谓项目确立就是依据区域特色、本校实际和学生兴趣三个方面来确立项目的主题。如嵊州市贵门乡是茶乡,许多家长是茶农,贵门乡中心学校就可选择“茶”项目来开展劳动实践。当然,项目负责人要先召开学情分析会了解学生需求,并召开专家咨询会科学论证选题。
2.项目设计
项目负责人召开班级所有学科教师讨论会,设计劳动项目方案,重点是设计具体的劳动任务。首先,学生基于自身经验提出有关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一个驱动性问题,如:如何让家乡的小笼包更畅销?然后,教师制订评价劳动效果的标准。在布置项目任务时,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这个项目的评价标准;同时,在项目进行中,教师应随时评价学生的相关表现,并让学生持续地对照标准,进行自我评估。
3.项目探究
乡土劳动的前提是熟悉乡土文化。学生只有做好劳动前的探究活动,才能对劳动本身发生兴趣。尤其是市属学校的学生,对乡土资源的认识大多通过参观艺术村、当地博物馆、一些展厅等渠道获得,缺乏亲身体验的机会。学校要联合社区、农科所、实践基地等,给学生搭建躬身实践的平台,使学生通过充分讨论、实践、合作完成任务,获得劳动的喜悦和成就感。项目探究的基本流程或步骤包括:组建小组、拟定计划、劳动实践、形成产品和应用成果。
4.项目发布
劳动项目的最终成果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发布与展示。展示方式包括实物、录像、图片、PPT、网页等。学生可对劳动产品和劳动成效进行相互点评或质疑,再进行修正、完善,然后再正式发布和应用。
(三)操作亮点
1.活动地图
我们要求将一个学期的活动要求都呈现在活动地图上。学生拿到地图就可以了解自己的劳动活动安排,每一阶段的劳动历程都可以在地图上呈现。同时,学习地图上会有留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补充能促进天赋成长的活动内容。
2.项目日记
怎样写项目日记?我们要求学生每天抽出20分钟反思劳动中的进步,并记录下来。这样的学习日记与叙述性的日记是不同的。
(四)操作说明
项目化学习的四个阶段缺一不可。项目确立要注重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点,做到以生为本;项目设计重在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新意识;项目实施是核心阶段,计划表的制订很重要,实施过程中可动态调整;项目发布可分阶段进行,也可在活动总结阶段进行。
四、支持系统:“乡味”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质量保障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乡味”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是一个立体式互动过程,需要“人力、资源、评价”三位一体的支持(详见图4)。
(一)三维指导团
每个劳动项目都有匹配的“三维指导团”,即由教师、家长、专家组成的综合团队。具体包括:不同年段、不同学科的教师参与指导,充分调动跨学科的师资力量;各行各业的家长为学生的实践提供多样资源,使课程实施更有保障;邀请能人志士、民间巧匠、社会贤达等定期指导。
(二)四类资源包
教材编备:编制校本教材如《嵊州美食》《农耕实践》,开发拓展课程如“剡编竹艺”“剡溪文化”,建设精品课程(群)如“鹿娃访匠人”“寻味·创艺”“小小植艺家”,编写学材如《研学旅行在绍兴——美丽乡村》等。
技术装备:运用信息技术、各种工具、各类工艺等进行设计,并动手操作,将创意转化为物品或作品。
材料储备:学校和劳动基地提供一些基本的劳动工具,服务性的劳动一般由学生自备,实践前学生要学会正确地使用劳动工具。
场地准备:教师要全面考察全市或乡镇当地的传统劳动文化资源,并努力争取基地的支持;区域要统筹形成一份全市的劳动实践基地菜单,各校可通过点单進行劳动周实践。
(三)三式评价法
“亲历·情境”过程评价:教师不再停留于对作品好坏的评价,更关注学生的态度和情感体验,以鼓励为主,注意呵护学生可贵的积极性;更注重成功体验,让学生有成就感,再反过来自我强化,激发内驱力;更注重对学生爱乡之情的激发,让学生学会责任担当。如“小笼包”包装设计活动,学生参观包子店、搜集包装袋、采访吃客、设计logo、选择材料、制作包装盒、销售推广等,锻炼了绘画、写作、动手操作等多种能力,教师注重现场评价与互动,并记录每位学生的表现。
“多维·选择”个性评价:采用多维评价方式,让学生在劳动时有获得感、成就感;根据学生情况确定评价维度,提供展现个性特长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根据不同的活动样态设计不同的评价模块(如表1所示),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模块以及评价者。
“即时·延后”双时评价:学生进行实践劳动后,应及时进行劳动成果发布。首先,学生可以在小组内相互合作、交流、评价,选出最佳作品。然后,参与小组间的展示和评比。评比应以提优点、亮点为主,让学生相互借鉴,当然也可提建设性意见,以拓宽大家的创作思路。作品发布后还可以请家长、社会人士等作点评。为增强评价的互动性,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线上评价,如将劳动作品和活动心得上传到校园网,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在线上点评,同时触发讨论与思考。
总之,在项目化学习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尝试破解“乡味”流失的困境,在守住传统文化的同时,开拓新的劳动方式。通过对乡土资源的挖掘,我们构建了“乡味”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并借助立体式的课程实施和支持系统,实现了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融合。让劳动根植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最具家乡特色的劳动实践中体悟乡情,并为他们打开一扇创造性地劳动的敞亮的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