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小学教育,有助于提升中小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动中小学的文化品牌建设。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从政策在场、理念转型、内容研思和空间升级等方面入手,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小学教育的实践机制,并从课程、教材和活动三个层面探寻相应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小学教育;文化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育,就是要使其能够真正接触到、看到、参与进去,全方位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气息。为此,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教育厅结合实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实施意见》,对如何在学校教育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进行了宏观规划。据此,有序推进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工作,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并全方位地融入中小学教育各个环节,对于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社会氛围、培养学生从小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小学教育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过价值标准衡量之后的中华文化瑰宝,是民族智慧的象征。浙江省汇聚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其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已成为浙江省中小学学校教育专业发展的一大特色。这种融合育人的方式不仅发挥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而且对中小学生文化素养提升、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小学文化品牌建设具有深厚的价值底蕴。
(一)中小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的助推剂
文化素养渗透在中小学生培养目标内部,即以学习文化知识的方式,唤醒学生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引导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对标正式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语文课标”),未来“文化人”的育人目标更加系统明显:“严格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等重要文件内容,促进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建立文化自信。”[1]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小学教育是彰显文化价值、提升中小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积淀助推中小学生建立开阔的文化视野。浙江省拥有地域性的文化优势,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众多,包括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类目。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人文风貌和精神品质,是培养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关键要素。另一方面,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助推中小学生进行文化体验。中小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离不开文化氛围的熏陶。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场馆众多,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馆、良渚文化博物馆、刀剪剑文化博物馆等,为学生的文化认知与体验创造了条件。
(二)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动力源
中小学生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的正确树立,是教师职业发展的责任与义务。抵制社会不良习气,应对多元文化冲击,亟需教师以文化素养和人格魅力对青少年进行引导,淬炼中小学生高尚的文化品格。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为增进中小学教师的文化育人能力提供了专业指引。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实了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了中小学教师的教科研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校教育的融合是文化育人方式的新突破。教育部和中宣部开启了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项目,将每年9月定为“文化传承月”,旨在使中小学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重要阵地,帮助中小学生认识到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2]。这就意味着教师需要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教育融合的载体,研究新型的育人模式。
(三)中小学文化品牌建设的好载体
浙江省拥有深厚的文化历史资源。2006年5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浙江省的入选项目居全国第一。这些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工作,也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学校教育的前提或基点,有助于打造一批特色化的学校文化品牌。其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突破学校文化内涵深度不够的瓶颈。它以校园空间为展示的舞台,以全体师生尤其是学生为主体,以多学科、多领域的广泛交流及特有的交往为基本形态,以各种文化活动为主要运作方式,大大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内涵建设和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浙江省嘉兴市的“南湖船拳”亦称“江南船拳”,将其融入学校教育,不仅可以优化学校的精神面貌,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解决学校文化建设影响无力的问题。这是由于学校所谓的精神文化建设(如校园文化节的开展)、物质文化建设(如校园景观的布置、命名)和制度文化建设等缺乏文化渗透力和感染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特色打破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单一化,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多样化发展铺设了道路。例如,嘉兴市的“弘扬硖石灯文化”课程、金华市的“婺剧”经典剧目传承课程等,不仅可以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而且有助于形成教育品牌,在区域内形成文化影响力。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小学教育的实践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校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内在耦合逻辑。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學教育,能够赋予学生鲜明的文化身份和人文素养。因而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小学教育的实践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政策在场:文化育人的现实依托
国家相关部门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用以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浙江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为贯彻落实国家的要求,也通过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大中小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进行宏观架构。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在地方层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政策支撑在日渐完善。从本质上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的表现形态之一。从起初的文化自觉到现在的文化自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育人价值在实践中得到彰显,而政策支撑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育人的强有力支撑。因而建立完善的政策制度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小学教育系统的第一步。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小学教育的政策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零散”“无序”是当前相关工作中存在的弊端,而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度能够打破这一困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从“无序”走向“有序”。另一方面,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政策制度能够揭示为什么以及怎么做的问题,为学校具体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提供了基本的发展方向,而在制度空间内给予学校充分的自主权,有助于学校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特色。
(二)理念转型:梯度成长的目标导向
文化遗产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分。从实践来看,区别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自然存在,而是依托于人的存在才有价值。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脆弱的部分也往往是人的缺失,即传承群体的萎缩,使其在历史长河中出现断层[3]。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涵盖了音乐、舞蹈、工艺等诸多门类。作为最早开始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的省份之一,浙江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不能停留在对指定传承人的抢救式保护上,而应通过教育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生。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小学教育亟需人才培养方向的理念转型:以人为中心,把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作为未来国家文化发展的主导方向之一,有意识、有策略地培养新型人才以适应时代的新需求,让学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上实现梯度成长。梯度成长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小学教育应具有不同的目标导向,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可以成为具有跨学科素养的基础型人才,也可以成为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专业型人才,还可以成为能传承、会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型人才。第一梯度的目标是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其涉及多学科知识,需要学生用跨学科眼光进行深入研究;第二梯度是考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作为一门学科出现,专业性知识不可或缺;第三梯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融入中小学教育的终极目标。
(三)内容研思:多维互动的深度耦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群体在生产生活中孕育积淀,受历史条件、社会环境影响而不断创新发展的文化宝藏,广泛流传于各民族地域间,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灿爛发展史上散发着文化魅力。浙江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小学教育,注重唤醒师生的文化记忆,坚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育人工作大有可为。如果进一步具体化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育人的路线,那么课程育人和活动育人是其育人途径的另一种表达。课程育人是提升中小学生文化素养最直接的途径,恰如有学者所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过价值衡量之后的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文化选择的主要素材。”[4]例如,学校可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目开设校本课程,将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课堂教学。活动育人是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特色、激发学生创造活力的重要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传方式多为体验式的价值活动和文化活动。因此,学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可从多姿多彩的活动入手,让学生在活动中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
(四)空间升级:传习场域的开放融通
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赓续历史文脉,是促进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传播的首要前提。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们价值观的塑造和文化精神的养成具有重要滋养作用,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一些含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陷入一种文化隐退状态。这一状态隔绝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性,遮盖了文化本身的内在品质。因此,如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空间的开放融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中之重。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教育义不容辞的使命。浙江省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通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课程搭建,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资源进入中小学教材,融入不同学段的课程体系;二是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师资队伍,研发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教师专业发展课题,汇聚校内、校外师资力量。另一方面,文化空间的升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保存了活力。文化空间是文化场所、民众参与、文化实践的综合体。浙江省为实现文化空间的打造,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建设。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实验室、传统工艺工作站、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馆等,均突出了文化空间的地域风土性和开放共享性。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小学教育的路径
浙江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中小学教育肩负着将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给学生的历史重任,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小学教育,是增强中小学生文化自信与爱国热情的关键环节。在实施路径上,我们可以从课程、教材和活动三方面入手。
(一)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课程群
文化遗产与历史学、艺术学、社会学、人类学均有着密切的联系,学术界对文化遗产的研究也多为跨学科交叉研究。种类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成为学校课程的重要内容,但在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小学教育的进程中,学校要注重突出地域特色,以特色化课程群的形式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与价值。首先,在课程架构上,以区域为单元发掘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整个区域内形成统一的课程设计,打造富有区域品牌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其次,在课程实施上,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真正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在区域统一部署下开设具有学校特色的线下系列课程和线上微课程。线下系列课程包括融合课程和专门课程。一方面考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交叉性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美术、音乐、体育、德育等课程有机融合;另一方面,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门课程,系统性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与技艺。线上微课程借助于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资源包,让学生的兴趣在学校课程之外得到满足。最后,在课程评价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要采取过程性评价,吸纳多元主体的参与,其最终的目的是利用反馈信息改进课程。
(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教材集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用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的总称,它不仅是指教科书,也包括参考书、活动指导、视听材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融入中小学教育,需要借助于教材开展系统性的教学活动。浙江省目前没有相应的统一教材。例如,在方言文化上,除了杭州、金华这样有代表性的大中城市有正式发行的方言教材外,大部分地区都以非公开出版的自编教材为主[5]。学校自编教材的编写力量较为薄弱,难免存在针对性不强、科学性不足等问题。因此,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融入中小学教育,还需开发对应的地方教材集。首先,在教材的编写上,要增强知识的科学性,吸纳具有渊博学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学者参与进来,把专业知识作社会化、儿童化处理,给予中小学教师和学生一定的帮助。其次,在教材的设计上,要对专业知识内容进行加工,充分考虑到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文笔要风趣,要引人入胜。再次,在教材的编排上,要适当配以插图或以二维码的形式展示多媒体学习资源库,以生动形象地展示浙江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后,在教材的选用上,要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材。
(三)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活动链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学生来说往往是陌生的。因此,学校要借助活动拉近學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距离,使学生在学习和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增强文化自信,自觉地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己任。首先,学校可在校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活动,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中实践活动的比重。教师还可根据自身特长和条件,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拜师学艺,并在校内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活动。此外,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学校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以拓展性课后服务的形式开展,如挖掘社区资源,发挥社区资源的作用,邀请社区志愿者、五老人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艺人等有特长且有一定教学组织能力的人士,为学生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学校携手社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活动,能够将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资源整合进来,让学生足不出校就可以体验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其次,学校可在校外开展实地体验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学习。浙江省内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场馆,它们为学生进行沉浸式体验活动提供了便利。最后,学科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培训,通过传统传承方式和现代教育的结合[6],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郑国民.以文化人,建设素养型语文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J].基础教育课程,2022(9):30-36.
[2]李桂云,缪悦.学校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地位与作用[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91-93.
[3]马知遥,常国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深化阶段——2011—2020年热点问题研究综述[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1(6):44-59,154.
[4]唐西胜.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育人的理念与实践——以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1(19):5-10.
[5]黄晓东.浙江省方言文化教育:现状、问题及展望[J].文化遗产,2018(3):127-133.
[6]苏黄菲菲.融入与融合: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路径选择[J].广西民族研究,2021(6):164-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