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2016-11-09 21:49吴龙吴华山
戏剧之家 2016年20期
关键词:文化传承课程

吴龙++吴华山

【摘 要】面对当今多元文化的发展,高校应该自觉肩负起优秀戏剧文化的传承责任和使命,充分利用和挖掘地方优秀文化资源,开设优秀戏剧类课程,并且将其纳入人才培养计划,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广东汉剧;文化传承;课程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0-0016-04

一、观感

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地处广东省梅州市,是我国现存的两所专门从事汉剧表演与研究团体之一。2008年6月7日,广东汉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汉剧进入广东有300余年,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建院已有57年历史,它汇聚了国内优秀汉剧表演人才,是目前国内汉剧剧种最主要的表演传承基地。进入21世纪,该院面对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市场生存考验,没有退缩,而是勇敢面对现实,主动融入文化市场,接受现实的种种考验。为了弘扬和传承广东汉剧,也为了剧院的生存和发展,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始终坚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这种执着的敬业精神,令人由衷地钦佩!近5年间,笔者先后应邀观看了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创作公演的两场截然不同的大戏,这两出大戏无论是从品格定位,表现形式,还是在艺术探索路径上,都充分反映了当代我国传统戏剧的处境,以及当代戏剧人身处当今文化大潮中的一种矛盾挣扎的心态。

2016年3月11日晚,笔者应邀观看了新编广东汉剧《梦@时代》,置身现场的第一感觉,就是这部剧是以往从未见过的,完全突破传统戏剧表演体系的,很彻底的,具有颠覆性意味的创作与探索,读者可以从笔者挑选的两张剧照中体会到笔者当时的感受。

图1所展示的舞台形象,已经突破了传统戏剧的表演程式,动作形态具有典型的现代歌舞剧的形体意蕴。如果说创新,全剧几乎以音乐剧的样式贯穿,无论是演唱、表演、音乐、舞美,等等,几乎完全突破或者说放弃了汉剧传统表现方式。由于该剧内容是反映当代汉剧人生存现状的,仅仅是为了剧情的发展需要而偶尔出现一些反映传统汉剧表演场景的片段,但观众置身现场几乎感受不到传统汉剧表演氛围,全剧已经看不到传统戏剧程式化四功五法的表现技法,它融入了大量的现代文化气质,这种变化,令笔者感觉有点陌生。

从图2可见,该戏是一部表现现代题材的作品,从内容、表演形式等诸多方面均以迎合现代青年观众口味而设计,特别是在音乐、声腔以及舞台表演方面大量借鉴了音乐剧的表现手法。演出结束后,记者请笔者谈谈感想,笔者有感而发:“《梦@时代》是一出集歌舞、音乐剧、现代舞台等表现手法和电影蒙太奇场景转换于一身的新的舞台表现形式。它在音乐、声光、舞美、歌舞等方面的表现符合现代人,特别是青年观众群体的审美需求,是一个能够迎合当代文化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的一次积极的探索。它是广东汉剧发展历史上一出具有典型创意的作品,是一次尝试,也是一次探索,它的意义和价值如何?有待时间和市场去检验。”

4年前,2011年9月18日晚,在相同的地点,笔者也应邀观看了由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历时4年倾力打造的大型新编广东汉剧《金莲》的首演。观后,笔者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该剧是在守护传统汉剧表演程式基础之上创作的一部具有创新意义、探索意义的大戏。它的创新在于全剧运用了戏曲假定性原则,时空高度转换自由多变,以线性时空序列为主体,辅助多层空间交叉运行,借鉴了电影蒙太奇场景设计手法,也借鉴了某些话剧舞台的场景转换方式。由于现代舞台转换方式、现代舞美创意和灯光的合理融入,舞台画面展示如诗如画,舞台立体唯美,全剧在有效保留传统汉剧表演程式基础上,大胆借鉴和融入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的成功经验,极大提升了汉剧的观赏性,也为传统汉剧未来发展创造了广阔的舞台表现时空,做到了‘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金莲》首演女主角的扮演者,广东汉剧表演艺术家、二度梅花大奖获得者李鲜花女士在声腔表演上大胆借鉴了一些美声唱法的表现技法,这种尝试对未来广东汉剧声腔演唱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具有非常积极的引导意义。”

笔者也选取了该剧的两张剧照对《金莲》的评价加以说明。

单从上面笔者展示的两部戏4张剧照的对比,足以显示两部戏所立足的创作基础和思想的差异。

二、思考

同一个剧种5年里推出两部创作理念完全不同的大戏,笔者不禁要问,剧院没变,人员没变,为什么反差会如此之大?这种现象背后隐喻着什么?

笔者与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非常熟悉,通过与该院领导和主创人员交谈感受到,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5年里花费巨资创作出两部风格截然不同的大戏,从本质上讲,这既是一种戏剧人的文化自觉行为,也是当代戏剧人求生存、求发展的艰辛探索。它实际上也为我们提出了当代社会文化语境下传统戏剧文化共同面临的问题:在现代多元文化冲击下,已经融入文化大市场的汉剧是传承历经数百年淬炼的程式化表演模式,为维系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脉而坚守?还是迎合市场和当代文化市场走势,为生存和票房而进行改革创新?

受多元文化与多元媒体的冲击,如今诸多传统剧种,但凡走进它们的演出剧场,几乎可见同样的境况,即台上演员比台下观众多,台下观众日趋老龄化,青年观众几乎流失殆尽。置身这种环境中的你会感觉到我们传统戏剧的孤独和悲壮!是老一辈戏剧表演艺术家们失去了进取心?还是年轻的后生们不努力,不求上进?其实不然,我们一大批戏剧界的艺术家们没有停止教学、练功、排练、演出,他们还在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忍受着清贫和孤独。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我们在文化传承方面出现了问题。

“文革”对传统戏剧发展的影响众所周知。但是,为了弥补“文革”对传统戏剧的影响,国家教育部在2000年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有一项引人注目的举措,即增加和颁布了《义务教育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在《义务教育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中,首次增加了戏剧、舞蹈内容,使之与传统的音乐、美术并列。但十余年过去了,在实际运行的基础教育领域,我们又有哪些学校开设了戏剧课程?据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基础教育开设有戏剧课程的学校比例没有超过10%。截止2016年6月,笔者所在的广东省梅州市712所中小学校,尚未见开设有戏剧课程。

2015年9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该《意见》中,再次提到“学校美育课程主要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教学指导纲要,逐步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有条件的要增设舞蹈、戏剧、戏曲等地方课程。”2000年《义务教育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和2015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都谈到了戏剧,传达了国家对传统戏剧文化价值、审美价值,以及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精神文明建设、道德修养提升等诸方面的重视和认同。

笔者认为,国家先后两次颁布的指导性文件并非只是针对基础教育的,高等教育如果不在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丰富与完善戏剧课程内容,为基础教育培养输送大量的合格的美育教师,基础教育戏剧如何传承?如果今天我们的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师范教育不积极针对传统戏剧文化传承开展实质性的课程体系改革,传统戏剧文化传承都是空谈。

三、实践探索

为了配合国家2000年《义务教育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实施,肩负起高校文化传承的责任和使命,也为了学校特色建设,笔者之一的工作单位广东嘉应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为之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在此介绍,供大家参考。

嘉应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地处广东梅州。梅州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截止目前,梅州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项目6项,省级27项,市级57项,县级211项,合计295项。广东汉剧又是梅州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嘉应学院作为地方高校,有103年的办学特色,百年来嘉应学院已经形成了“植根侨乡,服务地方,弘扬客家文化”的鲜明办学特色。为进一步弘扬优秀的传统客家音乐文化,特别是传统戏剧文化,2011年音乐与舞蹈学院依托梅州市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首先在课程体系中增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课程》《客家音乐文化》两门课程,为了确保该课程正常有序化进行,我们将其纳入到培养方案,面向学院一二年级全体学生授课,实施学分化管理。为建设好这两门课程,我们改变了过去一门课程由一名教师负责的传统教学管理模式,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课程》及《客家音乐文化》丰富的课程资源,建立授课教师组,人员名额不限,凡是省内在广东汉剧和其他客家音乐类非遗表演项目和研究方面有成就的专家、演员、民间表演者都可以进入教师组,我们每学期根据教学计划,定期特邀他们来音乐与舞蹈学院进行授课和表演,并且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这种特邀专家、演员、民间表演者进入高校的授课方式,获得了师生们的高度认可,他们认为“非遗表演进高校成为课程,即推广和普及了非遗文化,同时也提高了传承人的社会地位”。

为了更好地普及和传承广东汉剧,嘉应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依托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强大的师资力量和完善的场地设施,在2013年与其共同申报“广东省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获得广东省教育厅的立项。3年来,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的教学与活动内容丰富,教学规范,成效显著。我们正式聘请并签约了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十余位汉剧和汉乐表演艺术家来音乐与舞蹈学院兼职授课,为音乐与舞蹈学院开设了《汉剧表演与演唱》《汉乐演奏》《舞台美术与灯光》《客家民俗舞蹈》《戏剧化妆》等课程。凡进入音乐与舞蹈学院的学生,每学期都有机会进入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观看汉剧或汉乐表演,并且自由选择参与上述不同课程的学习。目前,广东汉剧表演艺术家来学院授课和表演已经常态化,并且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为了检验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课程教学情况,我们针对汉剧和汉乐所开设的课程,每学期以展演汇报的形式结业,每次的展演汇报,场面都积极而热烈。

经过几年的实践,观看汉剧、学唱与表演汉剧和汉乐,在嘉应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已蔚然成风。《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课程》《客家音乐文化》,以及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已经成为音乐与舞蹈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品牌。学院很多学生已经成为了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一些表演艺术家的忠实“粉丝”。学院专门成立了“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办公室”,每学期初讨论工作计划,并且严格执行工作计划,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已经成为了我们的“第二课堂”。2013年音乐与舞蹈学院民乐团正式挂牌为“梅州市汉乐人才培养基地”。同年,音乐与舞蹈学院也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共建单位。

四、结语

2016年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文物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支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2011年 4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讲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嘉应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多年实践证明,充分挖掘和依托地方文化资源,将丰富的地方戏剧、曲艺、民间艺术、非遗文化引入课堂,对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民族自信,自觉抵制外来不良文化侵略具有积极的意义。从文化自觉和传承的角度讲,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祖国的希望,重视对青年人的传统文化教育,自觉地把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是高校应该肩负的重要责任和使命。

(备注:本文引用照片承蒙梅州市梅江区摄影家协会主席张文祥先生支持!特此鸣谢!)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吴 龙(1990-),男,四川江油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音乐系教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和文化传承;

第二作者:吴华山(1962-),男,辽宁抚顺人,广东嘉应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音乐文化传承与研究。

猜你喜欢
文化传承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学而时习之”的课程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