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万强 卓小瑜
摘 要:中小學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学校劳动教育的场地,应打上浓厚的“文化”印记,彰显独特的“教育”功能。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学校可以通过打造美观和谐的物质文化、开发丰富多彩的课程文化、建立科学规范的制度文化和培育热气腾腾的精神文化,把“劳动场地”建成“文化园地”,用文化来引领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劳动教育;劳动场地;物质文化;课程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随着《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颁布实施,劳动教育在中小学校迅速升温。很多学校克服重重困难、想尽千方百计,开辟一块“自留地”,为劳动教育提供“一席之地”。但是,“有劳动没教育”“有劳动没文化”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令人担忧。客观地讲,学校劳动教育不像农民种庄稼:农民种庄稼关心的是“秋收万颗子”;劳动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在劳动中接受教育,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因此,学校的劳动教育应打上浓厚的“文化”印记,在“教育”上下功夫,彰显出浓郁的文化特色,把“劳动场地”建成“文化园地”,既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也使学生接受熏陶、涵养品格。
一、打造美观和谐的物质文化
劳动场所的物质文化是学校劳动文化甚至办学理念的物化成果,包括劳动场地、劳动环境、劳动设施、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成果等。它们往往“肉眼可见”,给人以最直观的视觉冲击和感性体验;它们也能“触及灵魂”,给人以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和熏陶。在劳动场所的文化设计上,学校要有整体思路和统一布局,如主题的确定、场地的划分、道路的铺设、标识的塑造、周边的美化等,要下好“一盘棋”、体现文化味儿。如有学校结合当地茶文化源远流长、农耕文化深厚悠远的优势,将毗邻的废弃粮站征用,改造成“礼尚仓廪创客空间”,创设了多个科学合理的功能区,分别是:用于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的“承趣别院”,用于品读农耕文化、积淀农学思想的“耕读有馆”,用于研习茶礼六事、证悟茶道精神的“问茶空间”,用于了解航海历史、学习海模制作的“天清码头”等。这些主题空间的设计、布置,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劳动元素、劳动氛围巧妙地融入物质文化建设之中。与此同时,学校在各班劳动场地的建设上,鼓励“我的地盘我做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规划园区、设计标牌、培育文化,经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学校的“承趣别院”里,各班根据学生意愿,结合实际,开辟了各具特色的果香园、东篱园、百草园、盆景园、疏乐园、养殖园等。在这些劳动乐园里,学生们对每一种蔬菜、瓜果、花草、树木,都挂上标牌,配上插图,附上文字,介绍其名称、类别、功用、特性等。这让学生在自己的劳动场地里既主动创造文化,又快乐享用文化。
二、开发丰富多彩的课程文化
中小学要开好劳动教育课,仅仅做到“每周不少于1课时”是不够的。跨学科的劳动教育融合,应成为劳动教育的突破口和创新点。因此,在劳动教育中深度融合生物、科学、思政、语文、数学、化学、历史、地理等学科内容,建立系统完整的课程体系,开发丰富多彩的课程文化,才能增强劳动教育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如在“快乐农场”中,学校可让学生自选一种当地熟悉的蔬菜进行栽种,从中了解种子的浸种要领,掌握给蔬菜灭虫的方法,学会给蔬菜施肥的技巧,知道蔬菜管护的基本要领,并以写生、写日记等方式记录蔬菜的生长,享受蔬菜收获的喜悦。这一过程,学生的学习就涉及劳动、生物、化学、科学、语文、综合实践等学科内容。
在劳动教育中,学校还可以用项目化学习方式融合学科内容,把劳动话题转化成为众多学科的共同话题。如有学校在萝卜丰收季,策划了“真耕实践绣萝生花”多学科融合项目化学习活动。科学课上,学生了解萝卜的生长过程、形态、外形特征;数学课上,学生称果实、算价钱、做预算等;语文课上,学生写观察日记、诵读跟萝卜有关的谚语;音乐课上,学生学唱跟萝卜有关的歌谣;美术课上,学生画萝卜;劳动课上,学生拔萝卜、运萝卜、洗萝卜、削萝卜、做萝卜宴……这种劳动教育方式,让劳动实践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情趣,发展学生的劳动素养。
三、建立科学规范的制度文化
学校劳动教育重在教育、难在规范,而管理制度则是劳动教育走向规范的必要保障。从本质上讲,管理制度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在一些学校的劳动教育中,“有课表没课程”“有想法没方法”的现象依然存在。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管理制度,制订科学翔实的劳动教育方案就成为一种必然。教育部要求,劳动教育方案“要明确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课时安排、主要劳动实践活动安排、劳动教育过程组织与指导及考核评价办法等”。因此,学校对劳动教育既要有整体的顶层设计,又要有具体的过程管理。例如,有学校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培养要求,高站位决策,确立了“一个目标、二级课程、三个融合、四园联动”的劳动教育模式。同时,学校不断完善劳动教育管理制度,设计了校园义工岗位、田园劳动课程、家园劳动清单、社园劳动路径等落地举措。比如,在田园劳动课程里,学校按照春种、夏管、秋收、冬藏的四季规律,结合二十四节气,编写了《蔬菜种植指导手册》。手册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年级、教育目标、课时安排、时间节点、劳动内容、技术要领、管理要求、安全保护、心得体会、考核评价等要素。这样就把制度文化与乡土文化、农耕文化有机融合,让学生“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四、培育热气腾腾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是人产生具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从本文所述的劳动教育四种文化形态来看,物质文化是做在点上的,课程文化是连在线上的,制度文化是写在面上的,而精神文化才是印在心里的。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是唤醒灵魂、塑造生命的过程。培育热气腾腾的劳动教育精神文化,就是要唤醒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催生参与劳动的动力,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理解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譬如有学校立足实际,构建“勤俭、勤劳、勤学、勤奋”的“四勤”校园文化,开发“四勤”劳动教育课程,通过“四勤之星”评选、校园“书山有路勤为径”假山群建设、以“四勤”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开发,培育学生积极的劳动精神,使学生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一道理,进而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勤劳勇敢的优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与此同时,学校以“劳动创造快乐”为核心内涵,以“乐”来命名各个区域,有“乐教苑”“乐美苑”“乐勤苑”“乐膳苑”“乐学苑”“乐健苑”“乐耕苑”等。在“乐耕苑”里,学生全程参与播种、育苗、浇水、施肥、杀虫、采摘、收获、加工等整个过程,深化对过程的体验,增进对成果的情感,升华对劳动的认识。实践证明,只有把“劳力”与“劳心”结合起来,把外在的变成内在的,把“他律”的变成“自律”的,把物质的上升为精神的,才能达到在劳动中接受教育的目的。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而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学校,如果能把“劳动场地”建成“文化园地”,把劳动教育与文化涵养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接受真正的劳动教育,学生才更能理解“劳动创造美”的道理,也更有本领去“建功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