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霞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育;素质教育;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13-
引言
在素质教育全面盛行的今天,语文又作为小学教学科目中的重点教学科目,要求语文教师实行素质教育,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意思是促进学生的品德、智力、身体素质、审美素养等综合素养一并发展的教育,要求教师要在语文教育中不仅要为学生传授文化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在教学中融入德育、美育、劳育等教育内容来有针对性的渗透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一、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素质教育的必要含义
在素質教育理念全面盛行下,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渗透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教师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在课内、课外多阅读书籍,来积累好词好句作为学生的写作素材,也促进学生写作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达到显著的提升。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理念,从而培育学生的正确三观建构,旨在发展学生的智力水平的同时,也促进学生的思想境界、审美能力一并发展,来使学生受益颇多。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
1、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内部适合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容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导向的启蒙时期。教师要重视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因此,教师在语文教育时,不仅为学生传授相应的文化知识,还应在教学内容里渗透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以及正确的学习观,帮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受益匪浅。例如,教师在讲授《桂林山水》这一篇课文时,教师首先带领学生整体感知这一篇文章。于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文语句的勾画分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就会反复推敲作者在描写漓江水特点时所运用到的静、绿、清等词的巧妙之处,来深入体会作者是如何描写桂林山的秀、奇、险等山势特征的。这样教师在引导学生对于文章内容有一个整体把握后,就进一步让学生感受作者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从而引导学生要学会保护国家的自然景观,来有效激发学生内心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此同时,教师还为学生进行及时地的思想道德教育,指导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要爱护、保护环境,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做一个遵法守纪的好公民。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紧贴教材内容,适时为学生实行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三观导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让学生在持续学习中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
2、教师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进步
语言表达能力是每一个学生都需要具备的一项能力,这项能力关乎着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事业发展。众所周知,一个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不论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都是人群中的优秀者。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重要启蒙阶段。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教师应让学生在课堂上、课堂下进行大量的阅读,指导学生在阅读好书的过程中,能进行批注、做笔记,遇到好词佳句时也能及时摘抄下来,作为写作素材,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例如,在教学《翠鸟》这一篇课文时,教师正在讲解翠鸟的飞行状态和飞行速度这一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仔细品读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词语或是句子来刻画描写的。文中:“蹬开”、“像箭一样”等词汇表现出翠鸟有非常快的速度,“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这一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翠鸟的外形特点描绘得非常生动形象。教师引导学生去记下这些好词好句,学生们就会在优美语句的熏陶下对语文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也丰富了自身的写作词汇库,切实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写作比赛、辩论比赛,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竞赛中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以此来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三、结语
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关键重点学科,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不仅要为学生传递文化知识,还要在教学中开展德育、美育、劳育等教育内容,真正使语文教学实现“教书育人”的教育目标,来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教师应紧密贴合教材内容,挖掘可以渗透素质教育的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在积累文化知识增进文化素养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德、美、劳等方面综合发展,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十分有利。
参考文献
[1]杨秋云.小学语文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实施研究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06):138-139.
[2]刘凯.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7):57-58.
[3]陆长霞.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分析[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7(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