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考小说复习中的应用研究

2022-04-29 22:50黄增霞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2年2期
关键词:高效复习教学应用思维导图

黄增霞

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很强的思维工具,被广泛运用于各领域。本文着重探究思维导图在高考语文小说专题复习中的教学应用,认为思维导图所倡导的发散性思维及其纵向思维的表现形式,有利于学生整合归纳小说知识点,深化阅读思想,内化并规范答题步骤,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考小说;教学应用;高效复习

思维导图最先由英国的东尼·博赞提出,是一种具体可视的思维模式和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能够明显地表现出知识与知识关联的层次结构,让使用者清晰、直观地了解知识。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注重学生的思维培养。小说是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重点考查的体裁之一,考点涉及人物形象、思想感情、叙事技巧、语言风格等文学阅读的核心要素,对基于个体阅读经验的审美体验提出了更高要求。可视性强、注重思维散发的思维导图在高考语文复习中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更有条理性和系统性,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本文从高考备考的课堂实践与案例出发,谈一谈思维导图在高考小说复习中的应用。

一、创新学习方法,提高听课效率

高三的复习课容量大、节奏快,很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如何让学生在紧张的高三学习中愉悦学习、有效学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之一。传统的高三复习课,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接受的指令是“记笔记”。当庞杂的知识扑面而来时,学生在记录的过程中不免疲惫,过度关注笔记的记录,最后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也很难把握课堂重难点。利用思维导图这样一种特殊的绘画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打破了传统记笔记的机械模式,让学生跟随老师讲解节奏中边思考边联想,将知识点以层级化的结构呈现出来,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记笔记的效率,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有效整合知识,建构知识体系

小说是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重点之一,从命题角度看,题目围绕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和主题设置。高频考点有“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鉴赏作品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探究等考点。从具体试题看,往往具有“综合性”,即不专门针对某一考点,而是涉及多个考点。根据学生的备考情况来看,多数学生会觉得小说题涉及的知识点很多,难以记忆,甚至混淆,考试中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

利用思维导图“可视化”的特点,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说复习中,引导学生整合归纳知识点,绘制成简单的知识网络,形成完整的小说复习知识体系,形象地呈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结,大大提高了复习的效率。

三、便于条分缕析,促进知识内化

小说的阅读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从复习课和练习的反馈上看,学生对小说结构和主旨的把握不够准确,这与他们分析解读小说的方式有很大关系,他们能够把握小说“三要素”,但是未能将几个关键知识点联系起来。而利用思维导图,能够清晰地呈现小说的内容和脉络,从而更好把握小说的解读。

例如在《最后的救赎》(王小东)一文的联系中,大部分学生读了之后表示读不懂,不知道文章想表达什么,把握不了主题,因此在答题中也是摸不着头脑。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试着将小说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出来,如图1。

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意识地将人物、情节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割裂的看待小说“三要素”,进而更容易把握小说内容,即文章叙述了丁烈因从小接受父亲进行的“情感刍向”,反对输出人类情感,积极探寻人类新家园的故事,那么主题也就不难把握了,人类不能过度依赖科技,人与人之间要具有真实的情感,要想拥有美好的生活就要积极探索外部世界,不能封闭自我。

四、利于循序渐进,规范答案整理

小说阅读的复习中,部分学生基本能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但是在答题中没有明确的思路,不知道答什么、该怎么答,未能准确把握小说的答题思路和步骤。因此,在课堂上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小说基本知识点,并将知识点的联系应用于答题中,规范答题,进而有效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和解题的能力。例如在泰戈尔《过失》一文的练习中,主观题的设问为“请探究小说标题《过失》的意蕴”,不少学生却答成了小说标题的作用,这源于复习中没有掌握考点的命题形式和理清答题的思路,针对这个问题,本人作了以下尝试,即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梳理小说标题意蕴题和小说作用题的答题思路,如图2、图3所示。

五、举一反三,发散阅读思维

高考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除了小说之外,还涉及散文、戏剧等其他体裁,从近几年的高考真题来看,散文又重新进入命题人的视野,不少真题考查了散文阅读理解的能力,例如2021年全国甲卷《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2020全国三卷《记忆里的光》。第一轮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复习结束后,学生会出现考点混淆的情况,特别混淆小说与散文的答题。不可否认,同为文学类文本的小说和散文在命题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是二者毕竟是不同的体裁,因而在高考题的考点设置上还是存在明显的区别,因为要想避免“答非所问”,就必须理清二者的异同。

当“理性”的思维导图碰上“感性”的小说,必定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模式,具有可视化特点。小说阅读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将思维导图用于庞杂的小说阅读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改变传统机械记笔记的模式,创新学习的方法,调动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的同时,内化答题的思路,提高复习的效率,实现课堂的高效。

(责任编辑:向志莉)

参考文献:

[1]郭艳霞. 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2]代玉慧. 思维导图在语文高考一轮复习中的应用[J]. 中学语文,2016(03):150-151.

[3]王银珠. 思维导图在小说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以苏教版《林黛玉进贾府》为例[J]. 语文教学研究,2019(01):53-54.

猜你喜欢
高效复习教学应用思维导图
中考数学高效复习的分析和探究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
练批讲思:打造高中数学复习课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