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古丽·拜山
摘要:幼儿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对其健康地成长和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新的课程观提倡以培养幼儿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教学的目标,强调幼儿学得投入、快乐、系统且健康。针对目前我国幼儿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幼儿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心理发展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养育方式的改变、竞争压力的加大、生活节奏的加速,都使幼儿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心理健康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一、创造轻松的环境,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是师幼共同参与、相互影响的一个动态过程。健康的人格、积极的态度、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幼儿园在开展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时,需要注重营造轻松、良好的环境。首先,教师和幼儿之间要有一个平等的合作关系,教师要蹲下和孩子说话,尊重他们的性格,倾听他们的困难,分享他们的喜悦,了解他们的兴趣,关心他们的需要。要给幼儿提供所有的机会,让他们快乐地、自觉地、自愿地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幼儿能够完全地感觉到自身的价值,而不会有任何的压力。要敢于说、敢于想象、敢于去做;其次,教师要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给幼儿树立典范。以其愉悦的心情来引导幼儿的心理变化,使其认识到自己身处一个和谐、温馨的群体之中,认识到自己在团体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并能时刻掌控自己,并保持乐观、愉快的人生。如果你发现幼儿有出现心理问题时,千万别着急。心理问题的产生有其特殊的背景和成因。要从根本上找出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从问题根源入手,进行科学引导。比如,在一次美术教学中,教师发现一个小孩拿着笔不敢画画。在他的印象中,这是一个很腼腆的孩子,而且缺乏自信,害怕自己画不好而受到责罚。这时,老师不仅没有责备他,反而蹲下来,拍拍他的脑袋,用信任的口吻鼓励他说:“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我相信你能画出一个美丽的妈妈。”受到了鼓励,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孩子如释重负。他准时地完成了自己的首个作品--《心中的好妈妈》.在画面中,母亲的头发是长长的,戴着一顶美丽的礼帽。教师正是利用这一机会,及时引导他走出了自卑的心理误区。
二、采用多种方法。有针对地进行教育
幼儿处在心理发育的时期,各种问题时时都会出现,怎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加强对幼儿心理健康的认识,加强对幼儿心理健康的调控与维护。一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以幼儿为主体的活动,每星期开设一至两节心理健康课程,调节和维护幼儿的心理健康。二是有针对性地设计心理健康课,比如,为使幼儿认识情感,理解情感在人的心理康健中的作用,开设「趣味表情」课程,让幼童通过看图、讨论、表演、交流、猜想等方法,学习到“生气”,“高兴”,“疑问”等情感的不同表现及功能,学会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小朋友进入幼儿园后,将对应的表情卡片放入图片中,既能让小朋友观察他人、敞开心扉,又能让老师时刻了解孩子的心情,让他们每天都保持良好的心态。
三、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
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家庭就会有不同的生长环境。致使一些小孩爱独自玩耍,不愿与他人沟通;有些小孩无法独自入睡,缺少安全感;有些小孩喜欢与他人交谈,与同伴争夺玩具,受不住挫折,言语举止常常过分。针对以上问题,教师适时制订了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并在每个月安排了不同的主题和教学情境。比如:“在幼儿园有很多朋友”,“关心我的朋友”,“温馨的家庭”,“我长大了”,“待人有礼”,等等。让幼儿体验到一种集体的温馨,了解尊重别人就是对自己的尊敬,以此来指导和教育幼儿。再比如:我们为那些害怕或者不愿意和别人沟通的小朋友设计了一个“我是小主人”的游戏。活动室内设有“客厅”,让小朋友主动迎接、自我介绍、表演节目,帮助小朋友克服心理上的障碍。活动过后,小朋友都期望家中有个人到家中做客,自己能像小主人一样热情大方待客,不再害羞。我们还安排了大、中、小班的小朋友在星期五下午放学之前进行“赞美时刻”的活动。教师与幼儿共同称赞彼此的优点,并在資讯窗口张贴自己的图片,以激励他们互相激励,同时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幼儿的正面情感。
四、在幼儿游戏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游戏是最基础的一项活动,它对幼儿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通过玩游戏,使幼儿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达到更好的运动效果。幼儿在玩的时候,可以随意变换他们的动作或者做一些好玩的事情。这样做,不但可以使幼儿的身体和精神都得到快乐,而且可以使他们获得更加积极和美好的情绪经验。因此,在幼儿的游戏中,教师可以将其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在玩的时候,可以自觉地营造适宜于沟通的环境,鼓励幼儿主动接近和沟通。通过这种方式,幼儿在游戏中可以学会积极合作,共同努力,并能有效地进行沟通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幼儿自然而然地就会以愉快的好奇心来探究其中的乐趣。
五、家园合作共育,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在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加强对幼儿的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使其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从而真正地提升其教育效果。在此过程中,可以借助网络,建立一个全员的沟通与互动平台,实现“一了解、两个协作、三个引导”。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幼儿在家中的生活习惯,并利用家长半日开放日等方式,让父母看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幼儿园是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幼儿所处的家庭环境差异很大。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积极地引导家长与幼儿园进行同步的教育,这样才能使幼儿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其次,通过使用网上、家园练习册等手段,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心理状况。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与父母建立紧密的关系,利用家园联系册对其进行分析,并据此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地解决。
结语
总之,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幼儿园的教学中,除了要对幼儿进行基本的智力、基本的知识外,还要给予幼儿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与科学的引导,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使其身心和谐,人格健全。
参考文献:
[1]李聪慧.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策略探讨[J].新校园(阅读),2018(02):129.
[2]张越嫦.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途径及策略——以幼儿园教学活动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9(0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