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燕,李加武
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让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离不开必要的灌输,但这不等于‘硬灌输’。在这里,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1]叙事教学就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故事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和道德品质“滴灌”进受教育者内心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即教师通过生动叙述精心准备的故事,创设逼真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科学的思想观念和正确的行为准则。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实施叙事教学可以有效解决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叙事教学契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关键课程。而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不单纯是道德知识学习的结果,道德情感的陶冶是关键。朱小蔓教授也认为:“道德教育的目标应是指向人的德性,而人之德性的根基、德性大厦不是建立在知识化与数量化的基础上,情感体验在起作用。”[2]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如果对道德知识的学习没有产生相应的道德情感体验,那么道德认知与道德认同就会相脱节,道德品质也就难以形成。而叙事教学正是这样一种情感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它通过叙述者对故事的精彩叙述,使聆听者沉浸于精心创设的故事情境之中,并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产生爱憎好恶等情感体验,从而自觉探索故事中蕴藏的价值理念。叙事教学能给予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契合了《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1.2 叙事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对教学过程具有指导性作用,一般而言,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以教师为中心”是一种为当前不少任课教师所秉持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必然会导致教学内容的枯燥、教学方法的陈旧、教学流程的固化,进而严重影响到实际教学效果。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教师在观念上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3]在叙事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叙事的主体,学生不单单是“聆听者”,也是“叙述者”。作为“聆听者”,学生在聆听故事时,“我”是一直在场的,“我”会思考如果事件主人翁是“我”,我会怎么做;作为“叙述者”,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想讲的故事。叙事教学通过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和主动性,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学理念。
1.3 叙事教学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要坚持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把握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提高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4]。这一论述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纲领性指导。“当代大学生的鲜明特点是个性、独立、务实、开放”[5],他们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烈,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容易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这就要求教师采取感染激励、榜样示范等轻松而具有明确导向性的教育方式。叙事教学将教材中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给受教育者,使他们从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故事中思考并形成原本不具备的新的思维和行为,符合“0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
2.1 精心选择故事
叙事教学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顺利开展的逻辑前提是叙事素材的选择。如何选择叙事素材?选择什么样的叙事素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6]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师选择叙事素材提供了明确指引。
(1)讲新时代的故事。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富有强烈的好奇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选择故事的时候应与时代同频共振,多讲述当下发生的新鲜事,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例如,任课教师在讲到理想信念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讲述袁隆平院士一生都在追逐“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的故事;讲到爱国主义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讲述戍边英雄的事迹,讲香港“黄金配角”吴孟达生前的最后一条微博是在2019年8月16日香港修例风波期间发的“我是中国人!”;讲到改革创新的时候,可以讲述“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飞天;讲到职业道德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讲述抗疫英雄钟南山、张定宇等人的事迹,可以讲述“大国工匠”人物事迹。诸如此类的叙事素材具有很强的时代感,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听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受到心灵的净化和思想的启迪。
(2)讲中国共产党的故事。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7]《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的课程,重大的党史事件、重要的党史人物都是讲好人生价值、理想信念、中国精神、道德修养的鲜活素材。例如,任课教师在讲到理想信念的时候,可以讲述夏明翰、方志敏等革命先烈的故事以及长征路上的感人事迹,让学生领悟到这些革命先烈之所以不怕牺牲、坚持斗争,就是因为他们有着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讲到中国革命道德的时候,可以讲述“半床棉被”的故事以及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人物的故事。讲党史故事,让学生在感动和感悟中传承红色基因,自觉成长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3)讲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社会生活多姿多彩,经典故事浩如烟海。《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师除了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和党的故事外,还需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例如,任课教师在讲到树立正确的顺逆观时,可以给学生讲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司马迁狱中撰写《史记》”“刘备屡败屡战”“曾国藩七次科考”等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终有所成的经典故事;在讲到爱国主义的时候,可以讲述屈原、文天祥等人的轶事典故。通过讲述历史名人的经典故事,能够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领略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进而达到厚植爱国情怀、培养责任担当的教学目的。
(4)讲身边的故事。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往往消减了学生对《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对《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真正产生兴趣的关键在于“拉近距离”。课堂上,任课教师可以讲述自己的故事,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可以讲述学生的故事,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叙事的在场感;可以讲述区域故事,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8]。例如,任课教师在讲到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时,可以给学生讲述一名脑瘫学子的故事,一名轮椅上的学子的故事,两名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学子的故事等;在讲到道德修养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讲述本地区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这些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故事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更具说服力。
2.2 生动叙述故事
一定程度上,怎么讲比讲什么更加重要。因为只有会讲故事,把故事叙述的生动有趣,学生才愿意听、听得进。讲故事,叙事技巧的掌握和情感的投入至关重要。
(1)掌握一定的叙事技巧,增强叙事的吸引力。“叙述”故事不是“背诵”故事,思政课教师在叙述故事时需要掌握一定的叙事技巧。一是要注重运用语言的艺术。教师要紧跟时代潮流,主动适应青年学生的接收方式,构建他们有好感、听得进的话语体系。语气、语调、语速要有起伏变化;善用借喻、影射、讽刺、双关等多种修辞手法;适当使用“凡尔赛”“内卷”“躺平”“破防”等网络流行语。二是呈现丰富准确的肢体动作。肢体动作即教师用头、眼、手、身等人体部位的协调活动把故事演出来,它是人的内在思想感情在肢体上的形象显示,是语言的有益补充,能帮助叙事者更好地诠释不同人物。任课教师在叙事时要根据叙事内容的转折变化、思想情感的波澜起伏,适时呈现出或感动或悲伤或喜悦等丰富多彩的肢体动作。总之,好的叙事语言和肢体动作能够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2)真情叙述故事,增强叙事的感染力。叙事过程中,任课教师除需要掌握一定的叙事技巧外,还需要投入真挚的情感,否则叙事就会缺乏感染力。教师要根据所叙之事的主题营造出相应的叙事氛围,以感染和调动学生们的情绪,进而帮助受教育者尽快融入所叙之事的情感体悟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引导学生。真情才能感染人。教师在课堂上展现的情怀最能打动人,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1]在谈到自己为什么对焦裕禄同志有那么深厚的感情、一直把焦裕禄同志当作榜样,就是因为初中政治课老师在讲述焦裕禄同志感人事迹的过程中数度哽咽,多次泣不成声,同学们感动地流下了眼泪,他也被深深地震撼了。可见,在这种浓厚的情绪氛围中聆听故事,可以使受教育者更好地体悟故事中潜藏的价值观念,激励受教育者将故事中的价值观念转化为自身的价值追求。
2.3 组织学生讲故事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叙事教学的有效运用,不仅在于教师自身掌握丰富的叙事素材、拥有强大的叙事能力,也在于有针对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叙事能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讲故事,不仅老师讲,而且要组织学生自己讲。”[1]因为,往往只有学生的叙事才真正是他们自身所体验与理解到的价值观念,是他们所能够认同与履行的价值观念,是活生生的、最具有教育意义的价值观念。
任课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独立性和主体性,让他们通过独立发现和叙述故事,积极参与甚至改变教学进程,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多设计一些能启发学生思考和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例如,任课教师在讲到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时,可以让学生谈谈他们所感受到的新时代之“新”;在讲到职业道德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讲述职业道德高尚或者不高尚的人物的事例。大学生来自四面八方,会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故事的内容一定是非常精彩的,无疑会给思政课堂注入鲜活的教学素材。
2.4 引导学生评故事
叙事教学中,学生聆听、叙述故事,从认知上讲,只是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是准确理解故事中蕴含道理的起点。要让学生在叙事中反思、提升,最终获得成长,还需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生活实际评析所叙故事。例如,就前面所举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的例子来说,教师在叙述完这个故事后,可以采用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对这个故事进行评析。袁隆平院士为什么会树立那两个梦想?他的梦想是如何实现的?学生在思考、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就会明白:一个人在树立个人理想的时候一定要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这样个人理想才有实现的可能性;理想要变为现实还需要自己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通过引导学生评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悟出道理,从思考中产生信念,从信念中产生行动,最终达到“知思信行合一”的理想状态。
3.1 叙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问题
传统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课堂是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教师讲授的内容是抽象的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学生是被动“接收”的“容器”,其结果往往是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从而导致德育弱效、无效甚至负效。为走出这一困境,很多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叙事教学由于能使学校德育由控制走向激发、由传授走向发展,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但是,叙事教学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方法,也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叙事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课前要从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故事中选取具有针对性的故事,确定适当的叙述方式,还要在课堂上控制节奏、调整方向,引导学生在归纳演绎中领略理论的魅力;学生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丰富的知识背景和相应的交流技巧。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叙事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在教学中任课教师要把叙事教学与灌输式、讨论式等其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全方位操作,使叙事教学发挥最大的优势,加快德育内化与外化的进程,实现德育目标。
3.2 价值引导与生动叙事的关系问题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明显的价值取向,旨在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使大学生成长成为有大志、大德、大才,能担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我们引入“叙事”教学。然而,在课堂教学环节,出现了师生过多关注所叙之事本身,对于事迹的细枝末节进行大肆渲染,而对于事迹背后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关注较少,故事的趣味性盖过育人性的问题。那么这种叙事就会变成“故事会”,也就遮蔽了叙事的本真目的,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无法达到《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开展叙事教学时,一定要把握课程教育本身的价值性,深入挖掘故事背后的价值意义,在努力呈现故事的生活性与生动性的同时,将价值理念渗透于故事的情节之中,并在叙事过程中进行合理引导,处理好价值引导与生动叙事的一致性问题。
3.3 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关系问题
在叙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共享知识、经验、智慧。学生不再是教学客体,而是主体。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消费需求”,而这又是教师选择叙事素材的重要依据,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安排参与教学活动,叙述和评价故事。当然,教师在教学全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并不会随着师生平等关系的建立而丧失,教师仍然扮演着叙事教学引导者、实施者和协调者的角色。他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故事,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在学生的叙述偏离了教学主题时给予引导,保证教学的正确方向和正常运行。正如后现代课程学家多尔所说:“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建构,从外在于学生情境转化为与这一情境共存。”[9]因此,在实施叙事教学活动中,要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德育重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