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学习支架 落实语文要素
——以《杨氏之子》教学为例

2022-03-17 08:35姚玲玲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未闻杨氏风趣

姚玲玲

(霞浦县第七小学,福建 霞浦 355100)

“支架式”教学是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和掌握能力时为其提供的一种概念框架,构建学习支架,使学生运用习得的策略迁移与模仿。[1]文言文《杨氏之子》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篇课文。就《杨氏之子》的单元语文要素而言,既需要文本语言特色的知识性支架,让学生大体了解风趣幽默的语言特色;又要搭建工具性支架,如联系各种情境,搭建结策略性支架,助力解读,内化语文要素。

一、搭建知识性支架,提升阅读能力

用朴素的方法,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比较。学习该篇文言文对话的风趣幽默,“比较”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同样的言语内容,学生会用怎样的言语表达,与课文典范表达差距在哪里?接地气的比较阅读,帮助学生生成真切的幽默言语体验。

出示两个比较的句子:1.孔雀非夫子家禽。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比较两个句子的异同。

生:意思相同,但语气不一样。

师:为什么不直接说“孔雀非君子家禽”。

生:孔君平是客人,回答“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既是对“此是君家果”的反驳,语气又比较委婉。

师:为杨氏子含蓄委婉的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点赞。请将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

学生读句子,重点强调“未闻”。

师:圈点“应声”,请比较,如果去掉“应声”效果会怎么样?

(出示:儿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你从“应声”中体会出什么?

生:杨氏之子反应敏捷。

师:“应声”表示不假思索,请再读一读,读出杨氏之子甚聪慧。

《杨氏之子》选自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是一篇文言文,虽然学生此前有过学习文言文体验,但读本文还是有点难度。探索尝试从“哪里看出杨氏之子机智”引导学生揣摩杨氏之子与孔君平机智的对谈,在变换的句式比较中,体会杨氏子用“未闻”的否定句式来回应孔君平,委婉得体地反驳了客人的说法,同时表现对客人的尊重,用幽默风趣巧妙地化解了语言危机。

通过圈点“应声”两字体会杨氏子几乎是不假思索,很快作出应答: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那么杨梅怎么会是我家的果子呢?可以看出他虽年幼但思维敏捷,呼应文首“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采用这种比较阅读,激发“感受课文风趣幽默语言”的兴趣,提升语文思维能力。

二、借助工具性学习支架,读写深度融合

教师应重视建构工具性支架支持课堂的听说读写,联系上下文,生活情境,设计语用式填空,进行个性化表达。能在整体认知活动中起着支撑作用,能促进学习活动真实、高效发生[2]。体会语言的风趣,在读准字音、停顿的基础上,读出文言文语言凝练美、音律美。小故事,大智慧,紧扣本单元语文要素: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适时提出:利用姓氏做文章,随文练笔。打通读写融合的最后1 公里,学生凭借文本的引子范本对话,依托提供的配图,欣然动笔。既加深了课文风趣语言的感受,又水到渠成,践行读写融合。

师:主客间的对话有趣在哪?

师出示对话: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君子家禽。”

生:都在姓氏上做文章,幽默风趣。

师:此是君家果。孔君平是什么意思?话外音是什么?

生:孔君平由杨梅联想到杨氏之子的姓,就跟杨氏子开玩笑,调侃他。

师指着课文的插图,顺势板书:

(杨氏—杨梅—君家果;孔君平—孔雀—君子家禽)

师:我们也尝试利用姓氏来风趣一番。先看插图再练笔。

(出示“支架”)

()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是君子家()。

(出示:章鱼图)

(章)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章鱼是君子家鱼。

(出示龙眼图)

(龙)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龙眼是君子家果。

(出示茅台酒)

(茅)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茅台是君子家酒。

师:让我们再一次捧起书,走进这个闪现智慧的故事。请在今后的日常口语交际、习作中尝试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课后动笔,同学们利用姓氏或其他做文章,你来我往,写一段机智对话。

以上片段通过探讨“主客间的对话有趣在哪里?”杨氏子和孔君平的对话都在姓氏上做文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互相调侃,不乏机智幽默,令人忍俊不禁。创设相似的语境条件,将习得的幽默语言转化为真实的言语训练。

三、推进方法性支架,链接课堂内外

搭建方法性支架,总结学法。整合教学资源,丰富重构素材。开发利用生活资源,引导学生文言文学习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学习经验,鉴古知今。

师:交流课前收集的风趣幽默的段子。

生:小明领到了暑假作业,向老师抱怨:“老师,这也太厚了吧!”老师说:“是吗?那么我让他变薄1/4,怎么样?”小明说:“这真真是好极的。”说罢,老师翻到书的最后,麻利地把参考答案全撕了,然后说:“拿回去做吧,你看,薄了不少吧。”

师:笑话给我们带来快乐。请运用所学文言文方法,自学另一篇文言文《口中狗窦》从而进一步感受语言幽默。

(出示:《口中狗窦》)

口中狗窦张吴兴,年八岁,口中缺一齿。人因戏之曰:“君口中何为开狗窦?”张曰:“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耳。”

师:请借助注释,了解大意。

(译文)张吴兴八岁时,门牙掉了,有人就故意和他开玩笑说:“你的嘴里怎么开了狗洞?”张应声答道:“正是为了让你们这些人从这里进出。”

师:课后用自己的话讲讲《杨氏之子》这个故事,读读《世说新语》,搜集幽默故事,古今笑话,和同学分享交流。

尊重学生独特体验,鼓励自学,使学生的视野跳出书本走进更广阔的生活,将相关的文言文资料作为课堂资源,方法性学习支架,加深对文本理解,助力解读,充分利用文言文,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富有幽默风趣等文体特点去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内化语文要素,构建方法性学习支架,实现1+X 拓展学习,学习文本从单篇到多篇,学习视野从单一角度到多视野,学习的顺序从线性到网状,扩展的学生思维,再次“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指向语文要素教学。

猜你喜欢
未闻杨氏风趣
Books that change my life 改变我一生的书籍
罗翔——一名幽默风趣的法学老师
黄文军
Fort Besieged
动漫梗《未闻花名》——你因何而落泪?
雅痞新风趣
一个坏官员导致冤假错案
邵毅霞:挥毫得畅,风趣巧拔
日防卫相“未闻”废除文官统制反对声
《针灸大成》中“杨氏医案”的灸法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