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在素质教育理念广泛推行的大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关注,并开始呈现与其他学科教学工作融合的趋势。任课教师必须予以重视,并切实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基于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探索总结众多科学策略,在有效推动学生美术素养提升的同时,保障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小学美术;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9192(2022)04-0015-03
引 言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非常重要,因为这样他们不仅可以更好地完成当前各学科的学习任务,获取丰富的专业学科知识,还可以为未来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利于培养高水平的综合素质。当前阶段,各学科教师已经意识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并付诸实践。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存在种种不足,无法顺利优化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鉴于此,小学美术教师需要暂时停下教学进程,对自己先前所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反思,及时发现不足并进行针对性的改善,从而慢慢总结多元科学教育教学措施,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为学生综合素质及综合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优势
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有关专家学者的科学研究表明,在日常教学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并助其健康成长。
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教育应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摆在首位。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升学生个人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关键。在小学教学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育是审美及与之相关的教育,也是品行教育和内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胸怀,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赋予人温和的性情。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具体方式之一,对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环境下,小学美术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及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充分发挥美术教育作为美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积极作用。小学美术教师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开发设计美术课程,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效率,能够使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得到更多积极引导,在提高学生鉴赏能力与艺术涵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心理弹性,引导学生健康成长[1]。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一部分,如何在美术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成为许多美术教师积极探索的问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互相融合、互相促进,能够使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学习与生活。小学美术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洞察力、操作能力。学生通过学习美术,能丰富视觉效果、触感和审美感受,强化空间思维、操作能力和美术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同时,学生也可以用美术来表达自身的情感和观念,进而提升鉴赏能力,健全人格特质,最终得到全面发展。
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美术作为一门创作型课程,需要基础理论的具体指导。美术基础理论与美术作品不同,不具备形象化和趣味性,往往枯燥无味,导致大部分学生难以理解。对于学习水平较差的学生而言,会令其逐渐丧失学习的自信心,在无形中增加学习压力,甚至还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针对这一状况,小学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采用正确的方式对美术理论进行解读,同时增加其趣味性,使学生能够对美术理论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学生对在这种状态下习得的美术理论与美术创作知识记得更加牢固,其心理状态也能够得到健康发展。
小学美术的教材内容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内容,描画形式多样,由于教材编写者在选择教材内容时会把一些包含品德教育要素的内容编入教材,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重视对教材的发掘,找出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要素。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关注,在察觉到学生的心理存在问题时,应及时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
构建和睦、自由、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要求,这也是小学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之一。新式的美术课堂教学不能再以单纯教授美术方法和专业知识的教学模式为主导。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塑造新的教育理念,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心学生内心的正常需求,深入理解有关心理健康的核心理念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小学美术教师应当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激发其学习兴趣。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单一的绘画对其吸引力有限。因此,美术教师要积极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让学生在美术主题活动中获得满足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营造轻松课堂氛围,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
学生是否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决定了其是否能够高效学习。鉴于此,在平时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开展美术教学工作时,各任课教师在科学实施教学计划的同时,还需借助多元策略努力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帮助学生消除学习负担,促使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活动,逐步提升学科能力与综合素养。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学习用画笔描绘人物形象时,不要固守传统思维,机械地沿用以往的方式进行具体教学活动,而是要科学地引用创新策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助力学生高效学习,促使其进步。也就是说,教师要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不要居高临下地向学生传授绘画知识与技巧,而是要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对学生循循善诱,启发学生大胆思考,引导其主动获取美术知识。在恰当时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竞赛游戏活动,为课堂增添丰富的趣味元素,增加课堂吸引力。在完成基础性讲解任务后,教师可适当留白,为学生留出一定的自主时间,鼓励学生就所学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同时也鼓励他们大胆提问,进而在教师的指引下更加高效而准确地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等。通过上述一系列方法与策略,教师可以顺利营造出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创设出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全方位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心理影响,帮助他们逐步消除学习负担。由此,几乎每个学生都能更加积极地投入绘画學习实践活动中,并且坚定了持续学习的信念,推动他们最终达成既定的学习发展目标。
(二)重视正面语言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小学美术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而在此过程中,各任课教师尤其需要重视的一项具体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鉴于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师不仅需要努力教授学科知识与技能,还需增加对学生的正面语言激励,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在高效完成当下任务的同时,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平时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用线条流畅地勾画物体轮廓的过程中,笔者并没有一味单纯地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活动,而是详细观察学生,探寻他们身上的优点,并及时予以正面语言激励。具体的激励语言包括“你的绘画领悟能力很高,非常棒!”“你具有很好的观察能力,这有助于你更好地通过画笔描绘事物,值得其他学生学习!”“你拥有勤学好问的品质,这将有助于你及时发现并改进自己的不足,汲取他人优点,从而迅速实现自我提升!”等。通过上述正面语言的激励,班里所有学生都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优点,实现了自我肯定,增强了自信心。以此为支撑,学生势必能够做到大胆下笔,甚至进行创新绘画,从而切实完成预想中的学习目标。更重要的是,这将为学生今后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胜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促使他们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三)布置小组实践任务,培养学生积极合作的意识
在以小学生为对象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促进学生集体观念与合作意识的养成,为他们持续进行优质学习及全面健康发展助力。鉴于此,在针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教学活动时,教师就有必要在恰当时机为学生布置小组实践任务,为学生提供自主锻炼机会,有效培养学生积极合作的意识,推动学生高效学习。
例如,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学习水墨画时,笔者相机为学生布置了一系列小组实践任务,鼓励学生积极完成。当基础知识讲解分析任务告一段落后,笔者就根据班级学生的表现,将他们划分到不同小组当中,同时为学生提供了系列问答及简单的绘画题目,要求各小组学生互相合作讨论,共同努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完成最多题目,最后哪个小组表现最优秀就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在完成课堂教学训练工作后,笔者又着重为学生布置了一项小组实践任务,要求学生在课下自由结组,共同讨论选择一处风景并进行详细观察,基于交流讨论的结果,共同创作一幅风景水墨画等。在完成上述小组合作实践任务时,班里各个学生不仅可以得到更好的专业学习锻炼,还可以充分体验到集体合作的价值与作用,慢慢改变以往固有的思想认知,从而逐步形成积极合作的意识。基于此,学生势必可以做到取长补短,大幅拓展绘画学习思维,更加顺利地达成既定的水墨画绘画学习目标,进而为今后长远的学习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持续高效地获取更多知识和能力,稳步提高包括美术在内的综合素养。
(四)加强课外师生交流,给予学生情感宣泄的机会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中人、事、物的影响,从而产生一些负面情绪,这不利于他们的学习进步与健康成长。由此,在平时的美术学科教学工作中,教师有必要加强课外师生交流,给予学生情感宣泄的机会,帮助学生及时消除负面情绪,保持健康心理状态。
例如,在美术课堂上组织学生完成拼贴画学习任务后,为了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笔者为学生布置了相应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持续学习锻炼。与此同时,笔者还着重加强了与学生的交流。比如,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尽力与班里各个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近一段时间在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与烦恼。除此以外,笔者还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学生建立了紧密联系。即使是在放学后,笔者也可以随时询问了解学生当前的心理状态,引导他们诉说自己当前的困惑等,并及时给予启发和点拨。通过上述课外交流活动,笔者为学生提供了众多情感宣泄的机会,便于学生及时化解负面情绪,并基于笔者的指引,有效净化心理,从而更加积极热情地投入学习活动。
结 语
总之,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对于每个人而言都非常重要,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即使是小学美术学科教师也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探究各种科学策略,保证学生心理健康,推动他们全面健康发展。在美术课堂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能帮助小学美术教师维持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状态,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身边的美,能够赏析美、创造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使学生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更好地进步与成长。
[参考文献]
[1]苏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中华少年,2017(06):226.
作者简介:郭梅(1975.12-),女,安徽阜阳人,任教于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鼓楼中心学校,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