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小爱(河北省廊坊市第一中学)
智慧课堂教学是由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而出现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不再是简单讲授,而是借助互联网进行多元化表达,提高教学效率,以此构建出高中语文智慧课堂,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最终完成高中语文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在智慧课堂平台上教师能便捷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设计、课件、微课、音视频等等。在课堂上,通过字词听写、微课等媒体资源,以及随机选人、抢答、翻翻卡等智能化的互动工具,可以帮助教师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高中语文课堂更具有趣味性同时,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应以智慧教育为抓手,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基于智慧课堂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智慧教育推动了学校的特色化教育实践,使学校办学理念得到提升。学校借助教师网络教研和课堂观察大数据技术,使大面积科学推广教学改革成为可能,让封闭的课堂变得开放与包容,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学习的内容更加延展,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得到提高。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前教师可利用智慧课堂后台数据,实时把握学生动向,了解学生需要,针对性备课,从而让教学更具高效性。教师不再是教授他们的所有知识,而是根据数据统计教授学生还未掌握的知识,这样的课堂教学更轻松、更有效,同时再根据智慧课堂的智能评分功能,分析出学生的缺点与不足,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轻松、快乐地进行自主学习,创造出高效率、高质量的学习模式,从而做到智慧学习。在智慧课堂的帮助下,学生们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成为最好的自己。
智慧课堂依靠现代互联网技术,利用智能化的教学平台与设备,能为学生提供海量的教学资源。智慧课堂教学形式新颖,能把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都调动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熟的智慧课堂授课系统具有较强的兼容性,教师能导入多种格式的文件,并设计和修改课件,同时系统能提供丰富的备课素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智慧课堂提供的丰富功能和应用,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智慧课堂中随机抽查、分组、举手、抢答、调查、讨论和展示等功能,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和其他同学还可以进行“点赞”或鼓励,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智慧课堂教学,打破了教学空间限制,使学生们可以自由地在平板电脑上针对高中语文知识进行探索和研究,可以随时随地自由“刷题”并且在智慧课堂教学下,教师能够照顾到全体学生,实现师生互动,能够通过大数据学情分析,将全体学生的答案清晰呈现,辅助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集中讲解,学生实现错题累积,可以有针对性地巩固和积累语文知识。
构建高中语文智慧课堂时,教师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导学为办法,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课前引导环节,教师可利用智慧课堂,提前设置字词检测活动卡片,借助智慧课堂系统的智能分析,快速了解学生的字词发音情况,解锁课文中的生字词。同时通过调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带领学生步入情境,了解作者生平及故事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在通读全文的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标要求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读完课文之后,教师可打开提前设计好的翻翻卡,让学生走上讲台,随意选择一张卡片翻开,根据卡片回答问题。充满神秘感的互动形式让枯燥的课文复述变得有趣起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赤壁赋》这节课时,教师首先应利用智慧课堂的点读功能,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学生跟随平板进行朗读,可以更好地把握散文感情基调,通过反复诵读、品读叠词、品味意象等方式,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真正体会到诗人的情感。其次,在智慧课堂情境下,教师应准备好微课、学案等助学资料,在上课之前通过平台推送给学生,让学生做到有效预习。丰富、新鲜的媒体资源,对学生非常有吸引力。学生完成学案后及时提交到平台,客观题结果会即刻呈现,无须教师批改,系统自带的评价系统会将学生的做题情况生成图表。这既有助于教师把握学情,又减轻了负担。师生在教与学中奔赴“双赢”。
另外,学生在自行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画出体现情感变化的字眼,同时也标记出使自身感到共鸣的句子,在朗读,小组合作鉴赏中体会“客喜而笑”一扫悲伤的乐观旷达,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让其他学生进行点赞和品鉴,最终得出《赤壁赋》的感情线索是乐—悲—乐。在这个过程教师可让学生充分进行小组讨论,通过感情变化,理清文章脉络,并提出问题:那么,前后两“乐”相同吗?为什么?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应让学生明确:第一阶段的乐是一种偏重于感官的愉悦,美景使作者暂时忘忧,主观上力图避开内心烦扰而获得的暂时的陶醉;而在最后阶段的乐,是一种达观之乐,是对生命真谛、宇宙真谛大彻大悟之后的至乐,是一种勇于直面现实而经过深刻体悟之后的乐。这后一种乐(审美体验)远比前一种更稳定、更持久、更深刻。
智慧课堂情境下,学生完成问题后,教师可让学生及时通过平台提交到评价系统,评价系统会自动分析、自动生成学情报告。教师根据学情报告制定出的教学方案,必然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避免了传统课堂出现的评价盲目性、随意性等弊端问题。这也正是智慧课堂的优越之处,是传统课堂做不到的。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也在智慧课堂的帮助下深入了解到了本节课潜在的思想感情,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通过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等多种方式达到了教学目标,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作为课堂的主导者而不是参与者,这种教学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局限性,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逻辑能力、语文学习兴趣等无法进行有效提高。因此,教师应基于智慧课堂的教学形式,积极为学生们创设出符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应针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开展互动教学时教师应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互动性,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别了,不列颠尼亚》这一课时,教师首先可导入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利用《我和我的祖国》中“香港回归”的视频片段导入,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爱国主义的情怀,以此让学生了解文章背后的含义。“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我国开创了“一国两制”的新局面,引起世界瞩目,举国欢腾。”时间回到1997年7月1日,假设你是一名新华社的记者,你打算用什么角度来写这篇文章。在智慧课堂上,教师将本节课的核心问题推送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合作探究。在此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也分工协作,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后整理形成文字答案上传平板,各抒己见。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模式,带着问题阅读整篇文章并探讨该问题,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学生可通过有效的探讨、沟通、交流逐渐掌握新闻写作的结构,了解新闻的写作特点。小组合作完成探究任务后,派代表展示本组的合作成果。其他同学在小组代表展示结束后,可以补充、质疑,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完善,这便是智慧课堂的展示质疑环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的合作、探究精神得到有效释放。
而传统的学生展示方式多为口头表达或板演。口头表达易忘记,有些同学甚至表达不清楚,效果自然不好;板演则浪费大量的课堂时间。但在智慧课堂下就不会出现上述问题。在学生不断感知文章内容时,教师应引导小组学生体会文章中重要的语句含义,并且学习新闻写作方法,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这则新闻是站在什么角度写的,新闻写作与普通写作的角度有何不同等。通过有效的小组学习教学模式,可增强学生们的成功体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劝学》这节课时,首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对自身的帮助,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坚持、积累、专一,从而促进学生理解人文精神精髓。其次,教师应利用智慧课堂让学生借助推送的微课和课件解决部分疑问,勾画疑问之处,教师适时介入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智慧化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提高自身的思维逻辑,并加深对本篇课文的理解。学生合作讨论结束后,教师可利用智慧课堂的检测功能,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测一些问题,以检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此时问题设计少而精,要求学生当堂完成。教师据此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效果等,以便接下来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学生借此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最后,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教学因受时空的限制,教师辅导作业兼顾面小,效率低。而在智慧课堂情境下,教师课后辅导非常方便。为此,完成课堂教学后,教师可依据学生学习情况、接受能力等,推送多层次、个性化的作业,兼顾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性,再借助平台提交作业,批改作业,打破了时空的限制。
与此同时,教师可利用智慧课堂为学生拓展出更多的知识,教师可播放《荀子》这本书的其他几篇文章,并让学生思考这与荀子的思想有什么联系呢?如,三字经开篇“人之初,性本善”,“性善论”是孟子的观点,孟子主张“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而“性恶论”是荀子的观点。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在这样的教学课堂下,学生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交流与沟通能力,也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扎实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在教师利用智慧课堂出示更多教学资源时,学生也拓展了自身的语文知识。
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应以智慧教学模式,不断促进学生的语文思维进一步提高,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在平板电脑上作答,作答情况及时反馈到数据统计与分析系统,教师根据错误率,进行针对性授课,让学生再次巩固知识点,实现精准教学,从而帮助学生提升语文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高中语文必修一下册《雷雨》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戏剧常识并理解舞台说明的作用,结合雷雨这篇课文,分析课文中的戏剧冲突、课文结构布局、课文特点等,深刻体会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和人物性格。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利用平板画出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的思维导图、结构布局导图,让学生对比展演讲解,从而形成自己的思维认知。其次,教师应让学生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文本中某些句子的潜台词。如“我要的是旧雨衣”“窗户谁打开的”这两句看似日常的对话,让学生分析其背后的含义。最后,教师可让学生结合这两句话,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掌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并挖掘其形成的原因,进行写作,并在平板上进行作答,引导学生对文中内容进行合理想象,把握文章主旨以及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真实体会作者的心情,深刻了解文章内容。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改革任重而道远,为此教师应积极构建高中语文智慧课堂,教师应深刻体会到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带来的重大变革,以此利用智慧课堂教学形式,大力推进课堂教学信息化,努力提高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真正让智慧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热情,以智慧校园的建设助力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