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法治教育

2022-02-13 21:40潘芳芳山东省莱州市仲院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24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法治道德

■ 潘芳芳(山东省莱州市仲院中学)

道德与法治教育相比于其他学科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有很强的实用性。根据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已经开始表现出一定的叛逆性以及自主性,加上当前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对于道德法治课程并不重视,所以很容易导致学生受到不良行为的影响。基于以上观点,一定要加强对于学生的法治教育,以学科基础知识为出发点,在课堂中围绕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加强学生法治教育的作用

1.能够降低青少年犯罪率

据调查显示,当前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大部分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并未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只注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并没有帮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所以最终导致了学生缺少法律意识。此外,当前大部分学生都拥有自己的通讯设备,能够轻易接触到互联网信息,所以在接触到不良信息时,思想不成熟的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如果这时没有受到教师或者家长的正确引导,那么对学生健康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对此,可以看出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强法治意识的培养,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的犯罪问题,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能够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当前在校学生由于生活经验较少,所以对法律意识的认知也不完全,对于外界的危险以及犯罪行为没有清晰的认知,很容易成为犯罪活动中的受害人。而且学生的生活环境相对于成人来说较为简单,加上学生的社会经验有限,很容易导致一些不良犯罪分子利用在校学生法律意识薄弱这一点对学生实施诱惑,最终导致学生触犯法律。对此,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足够的法治意识,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辨别危险行为,在学生即将受到伤害时也能够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3.能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大部分在校学生对于自身的行为都缺乏正确的判断性,如果在法治教育上也没有进行有效引导,那么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也是对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在生活中哪些事是触犯法律的。进而在法律意识的影响下规范自己的行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同样要把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当成首要任务,从而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通过课堂上法治知识的普及引导学生规范自身行为,最终为新社会建设培养优质人才。

二、当前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过于老旧

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包含了很多与学生实际生活相重叠的知识,但是当前教师教学的目标主要是传授学生基本理论知识,并且教育观念落后,在教学时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社会经验,使课堂与生活脱节,教学设计缺乏灵活性。这种教学模式极大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只是麻木的听课、做笔记,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重视,这种教学模式已经给学生带来了失去独立思考能力的副作用,严重影响了教育改革的步伐。由此可以看出,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不但要教授学生相关理论,还要引导学生将实际生活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从而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在教学时教师过于看重文化课分数

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十分看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并将其成绩作为评选优良生的标准。更有甚者,为了提升学生的成绩,主科教师将道德与法治课堂变成文化课课堂,轻视了道德与法治带给学生的正面影响。长久以来,学生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较弱,法治意识得不到有效提升,并且无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这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深入学习,提升对于法治教育的重视程度,而不是将成绩作为评选优良生的唯一标准。

三、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强法治教育的策略

1.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紧贴合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校园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全方位指导学生提高法治意识。首先,教师在课堂中要严格按照教学单元来分析日常生活经常会发生的危险情况,从而帮助学生规避问题。其次,教材中大部分教学内容都标明了触犯法律的不良行为,因此教师要良好利用这一捷径。例如,在进行《法律为我们护航》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联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校园霸凌并清晰说明这属于违法事件,教师要告知学生遇到此类情况的有效处理方法,并懂得在受到欺凌时应及时寻求家长或教师的帮助。教师还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遇到此类情况的解决办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校园霸凌的相关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安全警惕性。综上所述,在道德法制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是十分必要的,并且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扩展,进一步达到开展道德法治教育课程的最终目的。

2.组织活动,使法治意识入脑入心

当前,利用活动进行教学这一手段已经得到了学校以及教师的高度认同,通过教师设立的良好主题活动能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真实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理解法治教育的深层含义,提高安全意识。对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法治主题交流探讨会,营造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对于道德法治课堂的兴趣。在交流会中教师不仅要设立丰富多彩的法治主题知识,而且还要认真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实际生活问题来开展活动,并对最终胜利的学生提供奖励,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中学生有过轻微犯罪行为,是否还应该留在学校读书”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在讨论时分成正方与反方展开辩论,在学生进行讨论后教师引出正确答案“有过轻微犯罪行为的学生不宜留在原学校读书,可以按照国家规定送去工读学校学习”,在公布答案后对想法相同的学生进行奖励。可以发现,这一交流主题不但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还能为学生敲响警钟,最大程度提醒学生违反法律后必须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另外,在学生放假期间,教师可以将学生组成小组来进行家庭实践活动。例如,有些小组可以制作法律知识海报,用更直观的绘画形式张贴在小区内供人参考,又或者制作法律安全小贴士明确指出哪些事情是不可以接触的,如网络刷单等行为。综上所述,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但能够获得切身的体会和深刻的感受,法治意识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3.师生互动中进行法治教育

当前在校学生十分缺乏生活经验以及对周边事物的基本认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讲解道德法治基本理论,忽略师生沟通。这样不仅达不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还会让学生产生厌烦、乏味的心理。对此,在法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年龄特点,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安全问题在父母教师心中的重要地位,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法律的敬仰。另一方面,在法治教育中,教师还要让学生了解潜在的法律问题,最大程度规避危险事件的发生。而且还要努力营造真诚的师生交流氛围,进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搭建与学生融洽交流的平台,教师可以组建QQ群或者微信群,在群中让学生倾诉学习的压力与疑惑。如此一来,学生自然会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也会十分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并且积极配合教师开展道德法制教学。

4.创设具体情境,提高学生法治意识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情景教学丰富课堂内容,从而提高学生法治意识。例如,在教学《生活需要法律》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明白现实生活与法律是息息相关的。教师可以让班内的一名学生扮演“奸商”,一名学生扮演“消费者”,再让一名学生扮演“执法人员”。教师向学生提出“奸商卖给顾客劣质产品或缺斤少两商品”这一主题,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进行表演,并在表演的过程中让“消费者”想办法用法律来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台下的学生也可以积极探讨解决方法,这样能实现台上台下的有效互动,大幅度提升课堂效果。由此可以看出,在课堂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创建容易带入的教学情境,并贴合实际生活以及学生发展特点,帮助学生正确提高法治意识。

5.利用网络优势,丰富道德与法治教育手段

在互联网还未飞速发展之前,对学生的道德法治教育工作大多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来开展的,同时利用座谈会、社会实践等活动来进行辅助教学。而在当前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开展道德法治教育的方式手段明显增加,教师可以通过手机社交软件、网络电视、电子邮件、贴吧博客以及搜索引擎等形式开展教育工作。相较于传统的教育形式,互联网可以使教学资源更加多样化,学生可以全面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利用手机或者电脑来随时随地学习,并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在学习中大大增加了学生接触法治知识的机会。教师还可以通过图文和视频交流的形式将法治教育内容传递给学生,从而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提升学生法治意识。另外一方面,部分教师被传统教育理念所制约,授课形式对于学生来说过于呆板和无趣,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开展,能够使学生采用更具趣味性的学习方式来探究问题,从根本上改变教师陈旧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果。但同时也就要求教师熟练掌握互联网的运用与电子产品的使用方法,并且紧跟社会时事,不断根据教材内容查找相对应的现实案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互联网能够带给法治教学一定的帮助。例如,在教学《心中有法》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找出16岁的张某因为沉迷上网而进行偷盗,最终被判有期徒刑的视频让学生进行观看。进而让学生充分了解触犯法律需要承担的后果,而且教师也要清晰告诉学生这种行为是极其不正确的,不但会对以后的生活造成影响,而且还违反了道德原则,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另一方面,由于当前学生的思维发展并不成熟,并且正处于叛逆期,并没有意识到生命对于自身的重要意义,也没有意识到伤害他人生命对于自身有什么样的后果。通常在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问题的时候,学生总会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甚至会觉得法治课堂十分无趣。所以这一情况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不断创设教学环节,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堂内容多样化,进而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例如,在学习《生命的思考》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同学们知道生命意味着什么吗?我们的生命从哪里来?最后又到哪里去呢?既然最后都会死,那么我们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提问过后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讨论过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寻梦环游记》这一电影,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看,在电影中寻找答案。观看电影后,教师再与学生进行下一轮探讨“敬畏生命仅指敬畏自己的生命吗?为什么也要敬畏别人的生命?威胁到他人生命需要付出怎样的后果呢?”最后,在探讨时引导学生形成对于生命的正确观点,使学生对生命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同时让学生明白生命只有一次,所以要时刻保护自身的生命安全,而且不能做伤害其他生命的行为。由此可以看出,在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电影时会极大程度吸引学生兴趣,在学生感兴趣的同时,教师向学生渗透生命的意义以及威胁到他人生命需要承担的后果是最为有效的,学生在进行学习时也不会感到厌烦,相反会取得最佳的法治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道德法治教育作为教学时的核心内容,一定要受到广大教师和家长的重点关注。同时也要革新传统教学方式,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技术创新教学环节,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法治教育的积极性与注重程度。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情境教育及讨论交流会等形式进行课程拓展,在丰富法治教育内涵的同时还要注重教学质量,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