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022-01-13 17:13袁明伟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核心素养

袁明伟

摘要:高中地理对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是因为地理比其他学科更抽象,并且要求学生在学习地理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在这种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发展,已成为未来高中地理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基于学生基本的核心素养,本文探讨了其在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果的实用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从现代教育的发展来看,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综合能力的发展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任务。在改革新课程方面,有必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不仅是单方面的能力,而且是多种能力的集合。特别是在教育发展阶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也不断得到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是现代教育全面性和进步的体现。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能够更好地符合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同时,它也可以为中学地理教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做出贡献。

一、核心素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基本的地理素养是学生在获得地理教育以满足个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中逐渐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关键能力。学生在学习地理时会学习到具有地理特性的品质。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关键组成部分由四个要素组成:“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在这四个要素中,人地观念是知识的吸收,是其他基本素质的基础。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关键能力;地理实践力是重要的素质。四个方面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因此,为了提高地理课的有效性和实现有效的教学,地理教师必须基于核心素养改变他们以前的教学观念,以面向应用的能力为基础,着重于实际情况下的学习和应用,促进对地理的不断探索。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该模式将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增进了理解,发展了认知能力,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一)加强对学生人地观念的培养

人地观念是进行地理学教育的核心素养,其主要思想是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一个完善的人地观念必须满足以下要求:一是要清楚地认识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次,要清醒地认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巨大影响,从而形成保护自然的意识;第三,要能够准确认识自然规律,知道如何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例如,在教授与水循环相关的内容时,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地观念,让学生意识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来创设学习情境。先在多媒体中播放水滴之旅视频,用讲故事的方式点亮学习内容,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老师开始教学,了解让学生了解人地观念。这段时间,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故事调动了起来,老师可以很顺利的完成这节课的讲解。然后,教师将讨论水循环对全球环境的重要性。最终,学生将对本课课程内容中包含的人地观念有更深入的了解。可见,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人地观念的理解。

(二)加强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体验式学习的重要性继续得到强调。高中地理教师应注意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通常只注重实验工作的结果,而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教师应充分利用地理实验来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发展学生的实践技能。同时,有必要确保学生在实验探索中的主动性,使学生有机会进行独立的实验操作。在进行学生实验时,教师还需要加强学生的领导能力。可以根据知识的内容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帮助学生找到实验问题的答案。在此过程中,学生将了解实验方法。这个过程对于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一些更复杂的问题或实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实验或小组讨论来解决问题。它还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例如,在教授节约水资源的相关内容后,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可持续用水的重要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了解当地供水和工业用水的主要来源。研究工厂、住宅区和学校周边其他地区的用水习惯,分析哪些用水习惯会危害水资源,并撰写调查报告和小论文,提出合理用水的建议。根据研究结果归纳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建议。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使学生的核心地理素养得到有效的培养。

(三)强化学生的综合思维

综合性思维是地理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自然与社会、气候、土壤与城市、人口等各种地理要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培养学生地理领域综合思维的目标是让学生有机会根据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学习案例,有效地掌握各种地域要素的组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课本人文内容的研究。在教授地理时,他们可以教学生有关地理学的背景知识,鼓励学生积极向地理学家学习。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也可以使学生更加尊重科学,并可以使学生在教学中更好地与老师合作。

例如,在讲解土地荒漠化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首先描述土地荒漠化的教学实例,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我国荒漠化严重地区的区位条件,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并让代表发言,教师通过归纳总结学生们的发言要点,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辩证的角度引导学生了解地理,并帮助学生树立符合地理学科特点的综合思维。

结语

地理是高中生学习的重要学科,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日常教學中,教师的目标不仅是向学生传授一些知识原理,而且还要教给学生使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相关问题并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因此,作为一名地理老师,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帮助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赵鸿.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微课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9):164-165.

[2]马晨光.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9):257-258.

[3]佘勇强.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情境创设研究[J].地理教学,2021(14):21-24.

[4]李慧敏.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4):283-284.

[5]戴文斌,朱翔,胡茂永.浅谈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J].地理教学,2019(03):42-45.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核心素养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