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错融错 化错为宝

2021-12-08 06:02陈扣红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错误资源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具有一定的价值,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深度探究能力。而在当前的教学中,错误资源的利用效果不尽如人意。在此背景下,文章从故意犯错、把握错误、重现错误和反思错误等不同的角度,探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化错”的有效策略,旨在构建起以错误资源为主要素材的数学课堂,以此提升学生深度探究和反思的能力。

关键词:化错;小学数学;错误资源;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31-0069-02

引  言

错误资源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素材,它在数学课堂上占据着重要地位。若教师能灵活地运用错误资源开展教学,学生的创新思维、深度探究能力就会得到显著提高。基于此,教师要在数学课堂上精准地捕捉学生学习中的失误,总结学生的错误,以此促使学生进行实践反思。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价值

首先,教师利用错误资源开展教学工作,能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和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记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处于思维发展阶段的小学生,经常会出现短暂记忆的情况,能够熟练掌握的数学技能较少。而将错误资源作为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能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让他们明确自身出现错误的原因。

其次,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资源,能提高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经常出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但是借助错误的学习资源,其能在纠错中展开深入的探索和分析。

最后,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资源,能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数学教学实践来看,教师将错误资源作为教学素材,能使学生在思考和论证的过程中,突破浅层思维的束缚,通过论证数学问题的前因后果,找到自己的错误,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1]。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策略

(一)巧投诱饵,故意犯错——激活学生探索思维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巧投“诱饵”,通过故意出错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探索思维。这样,学生在发现教师出错时会保持极强的专注力,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会得到充分调动,并能够有条理地展开反思和论证,从而找出教师出错的原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探索思维被激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增强。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中,教师以激活学生的探索思维和反思意识为目的展开教学,首先出示一道经典的“混合运算”题目“51-36÷3+25”,并针对这道题目故意出错,说道:“同学们,这是一道非常简单的题目,我们只需要用51-36得出15,并利用15÷3,最后得出5+25=30即可。”在教师展开论述时,学生纷纷表示疑惑,经过与其他同学的互动探讨,最终发现教师错误地利用了“四则混合运算”方面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学生指出:“四则混合运算中,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同时出现加减和乘除法时,不能按照位置顺序展开计算,而是应以乘除法为先,后算加减法。”他们重新计算了此题,并得出最终的结果为64。将此结果与教师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学生明确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对知识的印象也更为深刻。

(二)精准切入,把握错误——促进学生自主思考

数学课堂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在这一动态过程中,由于思维偏差或教师引导能力不足,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不经意的错误。教师应精准地捕捉到这些错误,利用动态性错误资源,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索,进而帮助学生巩固和验证知识。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时,基于“促进学生自主思考”的目的,教师认真观察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精准把握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在课堂上,教师将学生分成人数适宜的学习小组,为每个小组提供了一个学习资源包,资源包里包含学生常见的图形,如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等,引导学生在组内展开探讨和分析,找准这些图形的对称轴,并说出不同的图形中分别有几个对称轴。对于“等腰三角形”,大多数学生认为它是有一条对称轴的图形,个别学生却认为它没有对称轴。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对“对称轴”的要求十分严苛,他们在折纸的过程中要求等腰三角形两面完全重合,而教师提供的图形是自己裁剪得来的,其中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在动手操作时学生难以使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完全重合。针对这一错误和偏差,教师给予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的时间,从此错误出发,询问学生:“如何才能剪出一个轴对称的图形?”学生经过短暂的思考和讨论后,一致决定先将纸对折,再开始裁剪,最终剪出的等腰三角形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根据这一原理,他们还剪出了多种具有创新性的轴对称图形。在动态的课堂上,教师围绕学生易错知识点展开教学,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氛围,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设置预案,重现错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错误”是“正确”的试金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规避错误,而应针对课堂中经常出现的错误,设置错误应对预案,将错误暴露出来,让学生正视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以错误资源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2]。

例如,在“负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尚未学习正负数的加减运算,针对这一真实情况,为了让学生养成运用数轴解决负数问题的习惯,教师可以预设教学方案,重现学生出现的错误,为学生出示一道题目:“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C,地球表面南极的最低气温可以达到-89.2°C,那么沸腾时的水与南极的最低气温有多少温度差?”针对这一问题,学生很可能会依据自己的直觉,得出“10.8°C”的结论。根据上述错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并指导他们在图纸上绘制数轴、标注数据,使其通过正负数的有机转换,在数轴上验证结论,从而发现在计算时出现的错误,并利用数轴计算出正确的答案。教师通过预设方案的方式,根据学生真实的思维水平或容易出错的地方,设置了一个极具针对性的问题,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探究自身出错的地方,提升了自身的探究水平和纠错意识。

(四)温故知新,反思错误——增强学生数学思维

反思是不断前行的动力,只有全面认识和总结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错误,教师和学生才能不断进步。因而,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反思错误,在日常的学习和探究过程中借助錯题本及时记录和批注自己出现错误的地方。此外,教师也要对教学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归类和汇总,并在阶段性教学结束后,利用丰富的错误资源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以此构建集“反思”和“纠错”等为一体的数学课堂。

例如,在五年级下册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以一学期为时间节点,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和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按照“简易方程”“折线统计图”“倍数与因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等几个主要的板块,将课堂回答问题和习题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分门别类地记录在错题本上,并标注出现错误的原因。在期末复习前,教师根据“整理与复习”板块的教学要求,引导学生逐一反思和总结自己的错误,从而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结  语

从“化错”的角度出发,探析小学数学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策略,对数学教学来说是一种创新尝试。在课堂上,教师将错误资源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不仅能丰富课堂的教学资源,还能精准地探寻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利用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弥补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化学生的识错和辨错能力。

[参考文献]

张月萍.用“错误”点燃“智慧”:试论错误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教学通讯,2020(25):80-81.

张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对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教育界,2020(01):91-92.

作者简介:陈扣红(1979.10-),女,江苏兴化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错误资源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课堂评价,让自己慢些
数学课堂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合理利用浅析
浅谈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